这场仗是瓦岗军对战张须陀的唯一一场胜仗,也是最后一场,虽然来得太晚,但毕竟还是来了,总比没有来要好。张须陀死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彻底巩固了,而他的收获不还止于此,李密在这场战役中还俘获了几名张须陀麾下的将领:罗士信,秦叔宝。不久之后又有一个名叫裴仁基的隋将前来归顺,
李密又给了翟让一个意外的惊喜,生活在礼仪之邦的翟让也回赠了一份礼物给李密,兵。617年,翟让分了一部分兵给李密带。李密杀死了翟让当时最大最凶狠的对手,翟让飞了李密最缺最要想的东西,公平交易。
不安于现状的李密又向翟让现了一计:“现在到处都有人起义,翟大哥您可以趁他们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一一歼灭他们,像现在这样小打小闹有什么意思?要搞就搞大的。我们可以攻下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把粮食发给需要的人,到时候天下的人都会很快来归附你,这天下不就得到了吗?”
不知道是不是被张须陀打怕了,翟让听了李密的话后,没有像以前那样,一拍手,“善”。而是说:“我起兵时只是一个逃犯而已,能够做到现在这样风生水起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没有想过自立为王,等把兴洛仓打下来再说吧。有此可看出,翟让是一个不专业的起义者,而李密是专业的,非专业的最终结果就是被专业的淘汰。
而此时李密的眼光却越过了兴洛仓,落到了东都洛阳,杨玄感没有打下的地方不料义军里面出现了内奸,向朝廷告了密,不得已,李密决定先攻下兴洛仓。兴洛仓也叫做洛口仓,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个粮仓。仓城周围二十多里,城里挖了三千个大窖,每个窖里贮藏着八千石粮食。
617年2月,李密带了1000人来到洛口仓外面。李密对士兵说:“这里面放着很多粮食,这些粮食都是你们还有和你们一样的贫困的人用血汗种出来的,朝廷却坐享其成,朝廷用你们种的粮食养兵,再来打你们,成吗?”
“不成。”
于是,义军向兴洛仓发起了猛攻,隋军立即展开了顽强的抵抗,但是遭到了义军更顽强的**,经过义军的奋战,终于攻下了兴洛仓。
李密让没有粮食的老百姓都来取粮食,百姓对李密的感激那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到达巩县时,李密一举击败守军,最后,李密见到了巩县的县长柴孝和。
李密问柴孝和:“我已攻破巩县,你为何还不逃?”
柴孝和说:“我为什么要逃?你不知道我等你已经很久了吗?”
李密顿时紧张了,疑心有变,没想到柴孝和笑呵呵地说:“久仰李公大名,如过李公不嫌弃的话,孝和愿为李公效犬马之劳。”
造反造到这份上了,还不成功,那真的是天理地理都难容啊。不过,也有例外,不幸的是,李密恰好就是一个例外。
李密又连续攻下几座城池。这时,翟让又送了一份厚礼给李密,在众人不解中,翟让让出了自己瓦岗军首领的位置。翟让是有自知之明的,也是聪明的,李密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强于自己,而李密这个人谁都看得出来野心勃勃,哪肯甘于人下,总有一天,他会取自己而代之,到时我的选择就只有两个:自杀,或者他杀。不是我甘心让出这个位置,皇帝谁不想做,可是只能怨我自己不及李密,今日我这样做,或许可以保一条命,日后随便给我个小官做做就行了。我不愿意,可是我不得不。
面对翟让的这一举动,李密说不行不行。
翟让说我不如公,请受。
李密说那好吧,这可怎么好意思啊,真是的,我不想的。可是你们看他硬是……
李密在部下的劝说下,在巩县自立为王,建号魏公,改元永平。封翟让为司徒,官位相当于宰相。柴孝和为护军将军。
造反几年了,李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而他的一个亲戚却因他倒霉了。
晋阳县牢静悄悄,刘文静坐在牢房有些发凉的地板上,旁边的稻草已经发霉。刘文静目光呆滞地看着天花板,心里埋怨着李密,你没事造钱造纸造什么不好,偏偏要造反,早知道和你攀什么亲啊,不过事到如今我还是希望你快点打赢好来救我。
这时一个侍卫走进来,冲刘文静喊道:“老头,有人来看你来了?”
是李密么?这么快?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刘文静想。
来者不是李密,但是只要有他在,就算有十个李密也得不到天下。
刘文静没有见到李密,却胜过见到李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战圣来临”内容快照:
『战圣来临』
来者是18岁的李世民。李世民的爹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李渊的爷爷乃是北周的开国功臣,为北周“八柱国家”之一,被封为唐公,子孙也将继承这个封号和官位,这也是为什么李渊建立的朝代~唐朝的原因。这里有必~说说八柱国,北周所封的八柱国有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说说其中的几个人。宇文泰:西魏和北周的建立者。长子,宇文毓,北周明帝。李虎:生了一个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