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有人肯定要问了,陈胜那帮穷苦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怎么能一路畅通无阻,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很多县城。秦始皇那歼灭六国的虎狼之师去哪里了?难道朝廷没有得到消息吗?
如果大家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秦征服不是没有得到消息,而是他们根本就不信,不信就是假的,假的就是不存在,不存在就当然不需要发兵了,多么荒谬的逻辑,多么自欺欺人的思维。
实际上早有人将消息报告了朝廷。胡亥这个可以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弱智的昏君当然不肯相信。他大概想,什么,大秦帝国在我的治理之下还有暴动,怎么会呢,一定是你们搞错了。你这些人妖言惑众,扰乱天下,来呀,将他们抓到牢里关起来。
可怜这些忠于大秦帝国的人,原以为上报这样的重大情况,至少能讨一些打赏,没想到好被关进了大牢,看来好人做不得呀!
谁料虽然胡亥弱智,但衷心的人还是有的,信使来了一个又一个,最后结局都是一样的,都被掩耳盗铃的胡亥给扔到大牢里去,他们挤在一起,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后来的人都明哲保身,学聪明了,上来就对着胡亥的胃口说:“陛下啊,几个暴民闹事,都被镇**去了。
这才说得象句人话嘛,什么暴民,死路一条。
胡亥的朝堂于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但这次不同了,暴民都称王王了,接下来估计是称皇帝,不能再瞒了,即使是死,也要上报.这位忠心的勇士来到了咸阳,见了胡亥,倒头就拜:“陛下呀,大事不好了,一个陈胜的人起义占领了陈县称王了!”“什么,称王了,不可能,天下哪有这么大胆的人,来呀,把这个妖言惑众的人给我关起来。
弱智的胡亥看来还是要自欺欺人下去,他听不得坏消息。
也许是脑袋突然开窍了,嗯,称王这件事情还是不小,或许是真的呢,还是问问妥当。
于是很少亲自理政的胡亥将宫里的儒生召集在一起:“楚地几个人作乱,现在已经占领陈县,一个叫陈胜的人都称王了,你们有什么呀?”
这些死读圣贤书的人都是些直肠子,头脑容易发热的人,而且这次还热得不轻,他们那知道这个弱智皇帝的心思,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作乱就是谋反,罪不容诛,希望陛下火速发兵给与剿灭。
胡亥本想找他们安慰一下自己,让他们说出没有此事,或者已经平定之类的奉承话,没想到他们那么不识趣,把自己最不想听的话给直接说了。胡亥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估计比猪肝还难看。
此时此刻,只有一个深知胡亥心意的人没有做声,这个人叫叔孙通。看到胡亥就要发怒,他立刻说出了一番让胡亥大感欣慰的话:“陛下千万不要生气呀。如今天下一统。民间的兵器都已经被销毁。而陛下又是贤能圣明的君主。朝廷法令之下,人人安于职守。怎么可能有人谋反呢!估计只是几个强盗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各地郡县肯定是会解决问题的。
胡亥掩耳盗铃真是到家了,立马**了笑容:“爱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我差点被他们给骗了。你们现在觉得如何?”
这些儒生见到这种情况,那些开了窍的,立马见风使舵,是呀,陛下,无非就是几个盗贼而已,成不了大患。那些没开窍的,继续“蠢”了下去:“就是谋反,就是谋反,应该立刻发兵镇压。
胡亥火了,太不识相了嘛,来人啊,把这些说谋反的统统给我抓到牢里关起来。叔孙通言止有理,让寡人甚敢欣慰。加封升迁。
此地不宜久留,得到皇上允许,叔孙通带着一身冷汗,估计是一阵风似的跑回了假,很可能赛过了奥运黑人短跑冠军。
叔孙通回到家里,他的门生早听说了这件事情,这些以正人君子自比的人纷纷责怪孙通不该对胡亥阿谀奉承,有失读书人的忠义。
叔孙通不以为然:“你们这些人懂得什么,我差点回不来呢!”
自己今天撒了谎,陈胜谋反这件事是终究不会长期瞒下去的,二世那天要是知道我当面说谎话,那可是欺君之罪,我的性命不保。
叔孙通不敢逗留,立刻带着家人逃出咸阳,回山东老家去了。
这里还有一个人没有忘记进谏,这个人大家之前见过,李斯,但胡亥一样不听,看来胡亥只有等到火烧眉毛后,才会跳起来。
起义军就是一把火,现在不扑灭它,有一天它是会烧到胡亥的。
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四章 一声惊雷之兵临咸阳”内容快照:
『第四章 一声惊雷之兵临咸阳』
~~陈县之后,陈胜继续开始了~~之旅。他在军事~~出了~署,~目标是四面出~,尽快瓦~秦朝的统治。具~情况如~。第一由周章率领一支~队绕过荣阳,直接~大秦帝国的心脏咸阳。这是最为重~的战略任务。第二由假王吴广监督田臧向西~军,目标是荣阳。荣阳在战略~有着非常重~的重~的地位。它是黄河和济~的~汇~,又是鸿~的起点,占领了荣阳就可以阻挡秦军的东~。而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