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就要快过年了,唐家观古镇是一天比一天热闹,在街上宽敞的地方,还搭起了两个舞台,据说届时将有来自上海的越剧名旦白莲花将要亲自为安化人民登台献艺,古镇周边的村村寨寨都贴满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广告画上那个身披一件雪白狐裘,眉目如画,站立在云端的凌波仙女,怎么看着就怎么让天保觉得眼熟呢?
要回家过年了,天保的老家是在安化的另外一座叫做黄沙坪的茶叶重镇,也是在资江岸边。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古镇临江的房子虽然都是吊脚木楼,可是这里最威武的要数三个水运码头,几百年来,这里一直都是繁华富庶之地。这个镇上有四十八家茶行,最有名气的当数李家的永泰福,陈家的天来香,谌家晋丰厚等几家茶行。每家茶行的雇工都有上百人。
每年的三四月,周边乡镇的茶农都会络绎不绝的把青翠滴绿的青茶通过木排或是马帮驮送到黄沙坪来,然后茶行经过多道程序加工成绿茶红茶和黑茶。特别是黑茶制作尤为复杂,须经过手工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等多种程序。古镇上最为隆重的时间是高马二溪茶下山的时候,镇上所有的茶行都要鸣放鞭炮予以迎接,这种形式叫做请“贡茶”,因为高马二溪茶又叫高山云雾茶,地势很高,都在海拔800米以上,云深雾厚,虽然茶叶比平地上面的茶树慢了半个月,但是叶片比平地茶叶肉片厚实,水分充足。民间有韵形容是:“茶茎可撑船,叶片能包盐;道光抿一口,益寿又延年。”该茶在清代,经两江总督陶澍进献给道光皇帝及宫廷嫔妃们品用后,大家觉得口感甚好,道光爷大为欣赏,于是被列为清宫御用贡茶。出于对皇权的敬重,高马云雾茶下山历来是用请的。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虽然大清政府早就已经垮台了,但是这样的程序却一直被沿用下来。
天保的爷爷已经托人捎来口信,让李臣早点带着长孙回家,说是三代人都要上祖山去,请早已经去仙逝多年的老祖宗夫妻回家一起过年团聚。这种习俗是安化的传统风俗,每逢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上祖山点然香烛,烧两块纸钱,在祖宗坟前磕几个响头,就算接到了祖宗回家了。过年的时候,杀年猪也要祭祀祖宗,杀完猪,必须烧两块纸,还需要念几句祈祷的话语,那些话语我们现在都还记得:“绿水长流,清山绵绵,请来祖先在跟前;明年要过丰收日,后年需过富足年;养猪的夜长八百,看牛的日长千斤;出门就是财喜,条条路上踩黄金……
吃年饭之前也是一样,在堂屋里必须先摆上酒肉,烧上纸钱,放一挂鞭炮,等祖宗和神灵享用过,全家才能吃饭。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鬼魂十有八九是没有的,家家户户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出于对祖宗的孝顺,安化传统风俗是这样,二是为了教育后代,让后辈们懂得忠孝礼仪。
时间很紧,回家就显得比较匆忙,天保来不及跟那个漂亮的神仙姐姐道别就匆匆忙忙的跟着父亲和排帮的其他兄弟牵着几匹马沿着资水北岸上路了。
黄沙坪古镇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小镇,它是古丝绸之路茶路的起点,明清期间的边销茶就是从这里经由马帮驮运起程,途经关山万里,恶水千条,千辛万苦才能到达大西北的草原的。西北游牧民族食物以荤为主,营养倒是很有营养,但是内含热量太多,并且不容易消化,而黑茶恰好有化油脂健脾胃的功能,安化是黑茶的主产地,于是就承担起了边销的重要责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安化的茶行,除了本地的外,晋商,徽商都在黄沙坪设有茶行。当年的黄沙坪有五条青石板路,每条路都有两三公里长,这些清石板路都是茶道,是茶农们走进黄沙坪这些茶行的必经之路。据天保区长讲述,这些青石板路所铺盖的青石板都是由马帮从文溪的白竹水村一块一块的驮来,为了修好这几根路,曾经累死了十多匹良马。
修路的钱是由四十八家茶行和银钩和**两家赌坊出资修建的,白花花的银圆是一麻袋一麻袋的装,路修好之后四十八家茶行和两家赌坊出动了五十条青龙舞动**欢庆。
当年的黄沙坪,十分的热闹与繁华,各地的客商驮队都从东西南北赶来进茶,每当新茶出厂,四十八家茶行门口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非常拥挤,你来我往吆喝之声此起彼伏。客商们如果拥挤了一天,如果你觉得累了,你可以泡个脚,找个妹子享受享受,那么古镇的下面通往田庄的路口就是悦来坡,悦来坡下是古镇最有名的悦来客栈,客栈里有最美丽最温柔的姑娘。倘若你有诗人的气质,你可以荡舟江面,江面有乌蓬船。船上有美丽的女子弹着幽怨琵琶,船上还有菜有小酒,你可以尽情的吟诗作对,让乐女们弹唱。
如果你精力充足,觉得意犹未尽,你可以借一叶小舟飘过秀丽的江水,去鲶鱼洲上的银钩赌坊和**古堡玩两把,说不定天降财神,会有意料不到财富打在你的头上。
在赌坊里,你用不着担心自己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胁,你也用不着害怕你赢了钱带不走,如果里手里头输得没有了现钱,只要你有足够的信誉,茶行的老板都是赌坊里常客,他们随时都可以为你垫付资金。鲶鱼虽然只是湖中的一个小岛,但是所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想要什么有什么,不怕办不到,只怕想不到。小岛上竹林幽雅,亭台轩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虽然小岛地处湖心,但是你也不用担心涨水,老人们讲,小岛的下面埋有一只法力无边的金鸭子,它顶着小岛,水涨州也长。是不是真有其事,我们不知道,不过该岛的确未尝淹没过,就连一九五四年那场大水铺天盖地的到来,古镇被淹,鲶鱼洲也毫发无损。后来专家也曾经分析过,经过测量,原因有三,一是小岛地势很高,比古镇还要高过一米五;二是小岛面积宽,有四五平方公里;三是岛处湖心,水向两边分流,而两边河道疏通,没有淤积堵塞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小岛在洪水的多次考验面前总是固若金汤的原因。
关于鲶鱼洲,幼年的天保区长他听惯了关于它太多的传说。古镇上有一座九王阁,据说是千杯不醉的吕洞宾曾经在鲶鱼洲上被一个凡人喝得烂醉如泥,洞宾虽然已经警告过那个狂妄的凡人,但是一代仙家被一介凡夫俗子喝醉,显然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天保听到的传说是这样讲的:吕洞宾奉师傅黄龙真人之命到凡间渡化凡间的有缘之人,临行前他曾经夸下海口,最少能够渡化两人,发誓业绩要超过师傅的一个的记录。到凡间游历了三十个年头,在岳阳楼上三戏白牡丹,人没有渡化,自己还惹下一身情债。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在唐朝开元年间,他又游历到了梅山,虽然他的师傅曾经一再告戒他,梅山是二郎神的故乡,多奇能异士,要他加倍小心。可是艺高人胆大,吕洞宾就是不信邪,一日来到梅山的九王阁,向店家要了一坛梅山春,炒了一碟小河鱼就在阁楼上自斟自饮起来。正在幽闲自得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书生出现在门口,看见有人在喝酒,拱了拱手,说了声兄台请了,就在洞宾桌子对面的凳子上坐下来了。他也要了一份和洞宾一样的小河鱼,要了一坛梅山春和洞宾对饮起来。这个人其实就是排帮的教主金瓜老龙,家无别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娘子。也许是觉得自己做为神仙被凡人所冒犯了,总之吕洞宾不高兴了,决意要挑衅金瓜老龙。于是就说话了:“兄弟,这样喝闷酒没有意思,不如我们拼一拼酒,谁的酒量大,谁就不用付钱,输了自己主动掏钱付帐。”。金瓜老龙笑笑,没有做声,算是答应了。两人你一碗我一碗,你一坛我一坛,在阁楼里干开了。两个人都是有来历的,一个是大罗历劫的不老金仙,一个是凡间修炼的千年老龙,这一斗可谓是天昏地暗。吕洞宾自号千杯不醉,老龙王实际酒量如海,这一比高低自见。因为吕洞宾虽然有酒量,他毕竟要用自己的八九玄功压着,而金瓜老龙对外身份虽是排教教主,其实他真正的身份是就资江之主,修炼万载的老龙王。你可以想见,几坛酒倾入滚滚资江能够掀起什么浪花。那一拼,引来了无数百姓围观,反正是洞宾输了,输得很惨,只好向老龙求饶。做为得道之人的金瓜老龙还算风度比较好,并没有逼着吕洞宾认输,只是让他付清了酒帐就走下九王阁,自己划船过江去了。
人无伤虎心,虎有害人意。吕洞宾恼羞成怒,就对围观的百姓说金瓜老龙是妖孽,如果不相信的话,他可以让金瓜老龙显现原形。金瓜老龙仗义疏财,好打不平,在群众中口碑很好,百姓们一听都火了,纷纷骂他是恰醉了酒讲酒话。见百姓们不相信他的话,吕洞宾就用白纸折叠了一张纸船放在水缸里面,并用一根细线牵住了小纸船,然后用食指指向江中,果然怪事出现了,金瓜老龙的小船在江心不断的打转转,就是划不动。老龙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掐指一算,知道是吕洞宾在捣鬼。只好在江中一直等到天将要入黑的时候,才显现原形,只见资江上空一条金光四射的五爪金龙腾空而去。群众这才相信金瓜老龙不是凡人,这就好解释为什么排帮兄弟每次驾驶木排到洞庭和汉口,无论是遇到多大的风浪都从未出过事情的原因。金瓜老龙为什么早不走,为什么硬要等到晚上才飞腾变化呢,其实理由很简单,一是他不想曝露自己不是凡人的身份,二是不想吓坏胆小的平民百姓。
第二天,吕洞宾又来到了九王阁,在原来的地方还是要了一坛梅山春自斟自饮,因为他是来看老龙王的笑话的。这回老龙王变精明了,他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砍柴的老头子,装着是路经九王隔歇脚。洞宾不虞有诈,被老樵夫在背上拍了三巴掌。当时洞宾只觉得背上是一种透骨之凉,知道受了暗算,立马驾起祥云腾空而去。原来老龙那一拍,就将三枚穿心透骨钉拍入了吕洞宾的背脊骨。回家后,老龙就要率领排帮兄弟驾驶木排准备下洞庭湖,临走前交代妻子,如果有一个身背宝剑的道士来求医,你可以去岛上花园里采一株化钉草给他煎水喝。
人算不如天算,吕洞宾并没有来找金瓜老龙来求医,而是直接走入师傅的炼丹炉内消耗了五百年道行炼化了那三口铁钉。吃了大亏的吕洞宾岂肯甘休,在他师傅黄龙真人修行的后山上砍了镇山之宝降龙木,来降老龙王的来了。
从洞庭湖返回安化后,老龙就问妻子洞宾来过没有,是不是给了他仙药,听老婆说吕洞宾一直没有来求药,他就知道出事了,掐指一算,什么都明白了。他知道祸事来了,就交代他的妻子,如果他在和吕洞宾的战斗中受了伤,不要急,把他放入棺材里面,在内室点上七星灯,坚持七七四十九天,他就还可以重生为人。
战斗中,虽然善战,老龙还是被吕洞宾的降龙木打中三次,老龙王原本也是不老之身,奈何降龙木是他的克星,当场口吐鲜血狼狈而归。
第二天,吕洞宾化身为一青衣秀才以故友之名前来探访。见洞宾哭词哀肯,热泪双流。妇人家到底是头发长见识短,反过来安慰洞宾,就把老龙王的救命计策告诉了他。于是吕洞宾装作口舌干渴,要求到室内喝茶,假装失手打熄了一盏蜡烛,然后又假装羞愧告辞而去。
四十九天之后,夫人满心欢喜揭开棺材盖,以为老公定可重生,哪里知道整口棺材都是血水,老龙王就躺在棺材的血水之间。见到蠢笨的妻子,金瓜老龙叹息一声,命该如此,天要亡我,岂能奈何!
临死前他交代妻子,把他平常睡觉用的草席的芦苇,一根一根的**,在小岛四周丢弃,这样他才死得瞑目。
妻子这一回倒还算是听话,照做不爽。一日洞宾正在洞庭湖上划船饮酒,突然啪的一声雷响,小船被雷击打得四分五裂,因为没有思想准备,吕洞宾被老龙王的阴灵一把拽入湖中,一起做了水中之鬼。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在清朝末年,排帮的兄弟在古镇上复修了九王阁,在鲶鱼洲上建造了老龙墓,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们去膜拜他们。因为岛上有几百亩的桔园,和几千亩的金竹,少年的天保上岛的主要目的一是玩玩,二是摸桔子吃。
这个春节过得很隆重,对于这一点天保感觉很明显,在大人们眼光里,他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了。因为排帮上下一致决定,明年就准备让他跟着排帮一起出去闯历练了。其实这个春节最有意义的还是排帮兄弟从汉口带回的消息,小日本在中国的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虽然到处是中国的伤兵,但是他们在中国百姓眼光里都是民族的英雄。因为偷袭珍珠港,美国人也加入了抗日的行列。所以安化的大街小巷都在唱汉戏,有一种喜悦压抑在人们的心里,因为人们都预感到小鬼子可能蹦达不了多久了。
天保只随着父母走了几趟亲戚就到了初八,父亲要回唐家馆开铺子的门,所以天保就跟着他们下来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凭吊一代明吏天保陪~”内容快照:
『凭吊一代明吏天保陪~』
关于天保怎么就被~成了东保(东保在安化民间是笑话一个人一~肠子,没有思维的意思),~照民间的~测,大多数的民间人士一般~测这个绰号是叶~~出来的,~测者的理由有三:一是因为叶~是~,无论怎么样的称呼,即使是~天保~狗儿,天保也是肯定不会生气的;二是把天保~~东保,可以理~为~是平易近人,与天保关系相当密切;三是说明~没有架子,农村里~人绰号,相互平等的人~的一种称呼,是一种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