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善寺
寺里的蟋蟀在不停的鸣叫着,刚刚敲过的钟声在空中荡漾着悠扬沉浑的韵味,在里院隐约能听到沙弥们的诵经声,颇能发人深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独园--”
诵经的声音渐渐减弱,月光皎洁,一个修长的身影洒在了放生池的栏杆上。
微风习习,草木寂寂,在她的面前,是撒满月光的池水,蝙蝠在她身后的树杈上轻轻摇荡,她在栏杆前慢慢走着,正想走下几个台阶,身旁的侍卫小声道:“圣上小心--”她抬起头来,月光照在她的脸上,这一瞬间,侍卫从心底感到了恐惧。
她看着栏杆缝隙中的水草,它们似乎是她过去年代的见证人,水草永远碧绿、优美,而她则在一天天的衰老。
皇帝顺手摘下一片叶子,抛向池中,看着它浮在水中,几尾金鱼借着月光追逐着树叶儿,使那叶子不停地打起转来。
“臣虽菲才几年来蒙圣恩不断升迁,既蒙圣恩,白当竭力。从不敢欺君罔上,身为宰辅臣尽心竭力抚黎民,秉公断案,常言道‘念私恩忘国法不是清官’,圣上自古道,明君驾前多铮臣,现如今虽是太平盛世,但刑狱之事为我大周江山之本,李元芳忠心可表!圣上万不可使其忠心如付汪洋大海啊!”
皇帝回想着狄仁杰奏章的内容,这是个将死的臣子把自己的最真实的想法袒露给了她!
狄仁杰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这个臣子跟她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在自己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他说出了内心深处的话,他所做过的,所想过的,他就是为了那个人。他的内心完全袒露了出来,跟自己亲眼看到的完全一样。
半夜狄府
因为陈年的病痛狄公早早躺下了,蜡烛才灭,狄公的眼皮儿也合上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睡觉,可这一想他又清醒了过来,他一地在思考:林少清、李元芳、他们的命运都跟他直接有关,唉都是上辈子的冤债,经过还魂转世来到了他的面前。
狄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十分受用,那烦躁的心情也感到了亲切安详。
“这是为什么?”他也不知是什么时辰,他似乎听到了忽远忽近,的厮杀声。他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场地,看到了林少清飘逸的剑花儿,看到了李元芳手捧幽兰剑对他说‘大人卑职从此弃刀用剑--’这些都是他心头难以磨灭的回忆。
他两人的形象在这静谧之夜萦绕在他的眼前,他俩的出现让他的享受到温暖,也使他心绪激荡。
他觉得自己看到了门下透进的一丝灯火,听到了门外自远自近的脚步声,他知道那是儿子在为他温药了,“总算快天亮了!”可那灯光和脚步声旋而又渐渐远去,门下的那一丝类光也随之消失了。
年纪大了总是这样,他明白了那是自己的老眼昏花的幻觉,他又得独自煎熬整整一宿,别无他法。
他似乎又睡着了,有时偶尔醒来片刻,睁眼凝望黑暗中的幻影,“大人真乃神人也!”只有在梦中,他狄仁杰才能又回到往昔,重新体验到破案的乐趣,可是在梦中他始终没有见到元芳的脸,元芳总是背对着他。“元芳!”狄公一偏脑袋,醒了过来。
他觉得自己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往昔之事都排列在他的身边,他在从中寻找,须臾间他又能回到自己的黄金时代--
“圣上应该是看到我的奏折了--”想到此处狄公觉得自己睡得踏实了,他完全放松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 楼观道人”内容快照:
『第二章 楼观道人』
引子陕西终南~有一道教学派名为楼观派,至隋唐时达到鼎盛,成为当时道教的~点之一。安史之~後,楼观派渐趋衰微,到元代合并於全真道。楼观派尊尹喜为祖师,崇奉的经典为《道德经》、《西升经》、《妙真经》等,另外还传习~清经、三皇文和灵宝经。该派~~清派的影响较大,习诵《大~真经》、《黄庭内景经》等。楼观台,号称"天~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周至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