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春天,太行山脚下沁水河畔的中原大地一片万紫千红,碧绿麦田一望无际,象大海的浪涛烘托着一个个隐约的村庄,油菜花耀眼金黄,村边的一簇簇榆树挂满了发白的榆钱儿,槐花和梨花开成一片雪原,遍地的杂草鲜嫩油亮,一池池的芦苇开始抽尖儿,儿童们在河边挖螃蟹逮老鳖,喧嚣的声音里不时飘过嘹亮的树笛,幽远的天空蓝得几乎让人不敢相信它是真实的存在。工业文明以前的田园风光还是原生态的,如果不是因为战乱的世事,这该是一个滋生幸福和爱情温暖的家乡。
大平原在这里被黄河横跨和大山切割,形成一个牛角形状的小平地,端的是水草丰足,田地肥沃,庄稼茁壮,往北走上一程,很快便是太行山的南麓余脉,一带山川巨兽般横卧,铜墙铁壁地阻挡着北国的风寒,绵延起伏的山川中,正北的极点有一个突兀的峰峦,领袖群峰,拔地而起,巍峨高耸,险峻不可揣测,沿着崎岖小道上行,可见一两道观荒废,砖瓦卧草,硫璃剥落,早已失去了道人的迹象。山峰俊秀独霸,站立其上常可盱见晨曦之时东方处诸山谷雾气升腾,隐隐紫色,因号紫金顶,南半山腰处有一些落脚缓坡,有神农氏收寻百草的遗迹圣痕,因号神农山:北边则极为陡峭,如刀削斧劈,直落银河,扑入紫黑谷地,断过这一处,往前突然生出一带山岭,脊背高昂,扭曲盘旋,朝东北方向劲射而去,岭上药草满地,黄色迎春适时而开,烂漫若锦,高大树木则惟有龙身白色巨松,一坨坨傲然掩映。山岭之美可远观蔚为,恢宏其气势,也可近觅一草一石之奇异。冬雪时遍山而白,夏繁时青黛突然,春花秋枫,如诗如画丝丝清新,如酒如歌熏熏陶醉。
砰!砰!静寂的山脚下忽然响起了一阵零乱而清脆的枪声,在山地的回荡下,久久地拖着,终于消逝在农历三月的晚风中。
位于山脚下的那个得天独厚的大土窝子的山平镇上,刹那间就乱成了一锅粥,从山下跑上的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快逃啊,快逃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难民的洪流冲进了镇子,然后直接就卷上了山坡,长期的时局动荡让当地百姓形成了习惯,凡是大股土匪火并和小军阀们大战,山下百姓必往山间藏匿,镇子里的人见这样的场面也不是第一次,所以,很多个并不是多急,镇子的自卫队长钱毛驴挎着盒子炮慢悠悠地从镇公所出来,他的一下手下拦截住一家逃难的山下百姓:“喂,大哥!跑恁急啥哩?”
满口黄牙的脸上不停地抽着,嘴巴的开合节奏远远超过语句的需要:“大哥!哦,不,老总,老,老总总啊总,日本人,鬼子上来了!”
“鬼子?就是咱徐福两千年前带去的龟孙子王八蛋们回老家了?”自卫队的小头目徐二愣子不屑一顾地说:“他们有没有咱们当地的老黑狠?”
“狠了,狠得狠!”难民家的女人脸上涂抹着锅底上的黑,象年下演戏的包公。
“?”
“男的枪戳,女的坏了身子再捅刀!”难民们拥上来,议论着这些可怕的消息,然后流过镇子里自大的自卫队无意的障碍,很快钻进山谷的缝隙里不见了。
镇长罗大头带着二十来个土兵好意地维持村子道路上的秩序,看着源源不断的人群,他终于发了毛,把手指喀哒一捻,叫上贴身心腹,低语道:“喂,去叫我们的家人赶紧跑,看样子不善啊。”
那人眼珠子一转,竭力作出聪明能干的样子:“镇长,国军一个营不是在王庄顶着吗?”
“浑!他们才是乌鸦!鬼子就是他们招来的!”罗大头的脑袋大得要爆炸了。
“快转移啊,镇长有令,全部百姓速速转移到山上!”自卫队这些土不拉几的兵们扛着三两根新钢枪三十几只破鸟枪耀武扬威地屁颠屁颠地传播军令。
“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深山庙宇”内容快照:
『深山庙宇』
青龙岭之前端又名白松岭,平日里人迹罕至,野狼狐~成群,大百天也时常能听到狼群的恶嚎。~~嚎~凄惨地震~~谷,令人不寒而~栗,十年前,这里曾经兴起过一~土匪,但是,还没有等官府前往镇~他们就奇怪地消逝了,有人猜他们是被狼群~~~吃了,有人说他们被~神收走作了徒弟,也有说闹瘟疫那~子这里也没有幸免,他们全~遭了瘟,但是,从此以后,白松岭就更加神秘更加让人敬而远之。从~平镇的东边斜~,有一~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