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自从侦破了“舞台谋杀案”和“绑架案”之后。张子宾书记与小宋局长和郭雨辰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之交。郭雨辰非常钦佩张书记的为人正直、为官正直;张书记非常欣赏郭雨辰的敏捷思维和渊博知识。一来二往倒也就形同父子了。所以听张书记这样问,他就明白了他问话的意思,赶忙回答:“前天郭雨辰来电话,说送走他女朋友的‘洋奶奶’就回来!他还特别提到你交给他的那部《谁之罪》的小说,说他已经读完了,写的很好,如果你不反对,想把它交给他出版社的朋友,看能不能出版。”
“先不说这个,郭博士还说了些甚么没有?没有问你案子的事儿?”张书记又问。
“他问了,我也告诉了他一些情况,还说我们希望他能早日回来。”
张书记又问:“你刚才说他女朋友的甚么‘洋奶奶’?他女朋友是混血儿?上次在侦破‘舞台谋杀案’时,我也曾见过他的女朋友,可她一点也没有混血儿的模样呀!”
“说起来话就长了!听郭雨辰说,他女朋友的爷爷姓张、好像叫张成长,因为一个冤案,在上访无门的情况下,被逼得差点跳江自杀,后来巧遇一位美国姑娘,在她的帮助下一九八三年离开祖国去了美国,这个美国姑娘后来就是他女朋友的‘洋奶奶’。”
“这么说,她不还是混血儿吗?”
“不是的,这里的事情复杂的很、也让人悲伤的很,详细的情况我也说不好,只知道他女朋友是她爷爷在中国的奶奶所生的儿子、就是她女朋友的父亲、美国SS公司中国发展部的全权代表魏成长总经理的……”
“甚么乱七八糟的,倒让我听得越来越糊涂了。”张书记又说。
……
张书记与小宋局长谈话的第三天,小宋局长接到了郭雨辰的电话,说他回来了。同时让他替他邀请张书记、李总夫妇,去花园酒家吃饭。最后他说:“这一次我请客,算是回报李总和张书记他们!”
……
七点整我们五人都准时来到了花园酒家的那个包房。彼此都是老熟人,也就没说甚么客套的话。郭雨辰先谈了他与女朋友去北京过春节的经过,又谈了他女朋友“洋奶奶”诙谐的几个笑话。
“说到你女朋友的‘洋奶奶’,那天小宋还对我说起过。我到底也没听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说来大家听听!”张书记说道。
郭雨辰听罢笑着站起身走到吧台,从手提袋里取出三本书分别递给了张书记、李总和我一人一本;一边说,这件事说起来确实复杂,而且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我这里有三本书,是我女朋友的爷爷写的自传体小说《清明时节》。简单的说,小说描写的是,在二十多年前她爷爷在N市市政局工作时,蒙受了“不白之冤”,后来,他上告无门被逼的跳江自杀,遇救后巧遇了一位美国姑娘就去了美国发展……这是一段凄楚而无奈的爱情故事,我想你们读完了,一切也就会明白的。
……
从花园酒家出来,张书记说:“辰辰,你要是不累、不忙的话,小宋咱仨再继续聊聊?”
“那敢情好!就去我住的地方吧!”说着话我们就来到了郭雨辰的家。
郭雨辰一人住着两卫、四室140多平米的套房。一走进客厅,他就去放有电咖啡壶的小桌边,倒了三杯咖啡放在张书记他们面前。然后说:“听说,你们又遇到破案的难题了,刚才李总夫妇在场,也不便多问,现在侦破的怎样了?”
小宋局长望了张书记一眼,然后就把案发至今调查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讲了一边。
一介绍完案情,张书记就真诚的对郭雨辰说:“辰辰,为了早日侦破这起谋杀案,我们大家都希望你能再次发挥作用!”
……
一星期后,11.18专案组的全体人员、李市长和张书记都聚集在了会议室。门开了,郭雨辰走了进来,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热烈地鼓掌。
张书记握了握郭雨辰的手,对李市长介绍说:“这就是郭雨辰博士!”然后又望着李市长对郭雨辰说:“这是李市长。”
郭雨辰赶忙来到李市长的近前,**握住他的手说:“我早就听张书记和宋局长谈到过李市长了。今天市长您能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亲自来到这里,可见你的工作作风了!”
李市长听了就笑了起来,说这是应该的。又说:“你我虽然从未见过面,可那次你帮助侦破那个‘舞台谋杀案’的事,我也早有耳闻。昨天,宋局向我汇报说,你经过几天的调查,对这个案子的已经有了些眉目。所以,今天我就特意赶来听听,并致以真诚地感谢。”
听了李市长的话,郭雨辰就说市长过奖了!接着他就后不客气地又说:“不过,自从宋局邀请我参加进来帮助侦破这个‘名人公寓谋杀案’后,这一周里我倒是做了些工作而且还真的有了些‘眉目’。”说完郭雨辰转身又望了望大家,开始用他那美妙的男低音说道:“首先我要说的是,这个案子不但是一起有预谋的谋杀、而且杀害张扬的凶手还是一个女性!她的身高应该在一米七左右,是一个惯用左手的人--一个左撇子!”
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一片惊奇之声。等大家安静下来,他说:“大家不必吃惊,其实问题很简单!”说着,他开始详细讲了起来:
我之所以提出上面的结论是基于如下的事实。大家都到过现场,谁都不会忘记,13号别墅靠东的一面都是用特殊的钢化玻璃制成的落地长窗,而“别墅的大门还安装有带监控设备的门铃,在室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来人的一切”。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王、小鲁结论性的调查结果——在他们与物业的保安联合做的那个试验、证实了在关闭那小桥上的门后,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从桥上进入别墅区。因此,凶手要想进入13号别墅杀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根本不可能”,凶手又是怎样进入13号别墅的呢?这就如小王说得那样、是死者开门让凶手进入的。既然死者能开门让凶手进入,可见她们之间的关系绝非一般。这是因为,死者开门时穿着的是透明的丝织睡衣,“里面既没有带胸罩,也没有穿内裤,可以说是全裸”。大家设想,一个极近全裸的年轻女性,当她从那个“安装有带监控设备的门铃,在室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来人一切”的监视器里,看到的如果不是她的熟人,她绝对不会去开门的。
那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熟人是谁?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但在这个案子里,凶手应该是女性!
从常理看,最初我也曾认为凶手应该是男性,而且这个男性还应该是死者的情夫,只有这样才是最为“合理的”解释。可是后来我又想,如果凶手是死者的情夫,那他肯定带有这幢别墅门上的钥匙,不需要死者亲自去为他开门。于是我就推翻了我最初的假设。后来,我在看了现场的勘查报告和尸检结果后,进一步得出了凶手应该是女性的推断。
“至于我为什么说凶手的身高应该在一米七左右、还是一个惯用左手的人--一个左撇子!这是因为,”郭雨辰一边说着一边分别用右手和左手做着握刀,举起、向前刺入的动作。接着他又说:“我们知道死者的身高是一米六八左右,只有与她身高相仿的人,刀子才能极近水平地刺在这个位置上。另外,尸检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第一,刀刺入的位置是在死者的后背的左侧、距离心脏大约0.1毫米。所以死者被刺后才会向前扑倒,才会没有‘真正’的死亡,慢慢地向左侧窗户爬去报警。第二,正是这个‘后背左侧’的刺入点使我推测出凶手的身高并得出凶手是“左撇子”的结论。
说到这里,郭雨辰突然提高了声音大声地说:“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已经找到了凶手!”
听到郭雨辰的这句话,又是一片惊叹声。
等大家又一次平静下来后,郭雨辰又开始用平和的声调继续说道,宋局,你还记得星期三,我曾打电话让你调查全市有几部红色别克车的事吗?当时,你问我原因,我没有回答你,那是因为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弄清。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详细的经过:
星期二的早上,我原本打算去名人公寓找那个李姓保安进一步落实些情况。出发前,我想起宋局给我介绍案情时曾说过,那个李姓保安说“那段时间里开出去的只有一辆黑色的轿车,由于车前窗放置有该小区的通行证,所以他没有特别去注意那部车的型号和车牌”。于是我先去了一个朋友那里,我的这个朋友是一个“车迷”,有很多有关车的杂志。我原打算从他那里借一些杂志让李姓保安看看,或许能使他更加确切的辨认出车的型号。谁知道,来到朋友家后,我的车竟出了毛病。没办法,就开着朋友的别克车去了名人公寓。在“公寓”我找到李姓保安,我们谈完话他出来送我时,一看到我开的车,他就指着车说:“那天晚上见到的车,和你开的一模一样!”
“和这部车一模一样?”我吃惊的望着他问。
“是的,一模一样、也是这个颜色的。”他肯定的答复道。
“他是一个红色色盲!所以才把红色看成了黑色!”想到之一点,我立刻带着他去了医院,检查的结果完全证实了他的确是一个红色色盲患者。
这一发现,使我惊喜异常,第二天就给宋局打了电话,经交管部门查对,本市红色别克车的车主只有53个,按照他们提供的地址,我开始一个个地进行了“采访”。
如上所说,既然我认定杀害张扬的凶手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女性、身高应在一米七左右,二是是一个惯用左手的“左撇子”,三是必须具备一定武术的功底。因此,尽管有53位红色别克车主,但寻找起来也并非易事。经过两天的奔波,在排除了43位别克车主后,我来到了市马戏团,开始采访第44位红色别克车的车主。见了面才知道,她就是近来被称为“马戏界后起之秀”的训狮女郎--王敏娜。
王敏娜是一个身高一米七多的姑娘,人长得非常漂亮。听说我这个大记者要采访她,她高兴的将我带进了她的化妆室。坐下后,她热情的给我倒茶送水,有礼帽地微笑着用双手递给我。
我仔细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她走路的姿势或者是投手举足的动作,最后我断定,她就是我要找得那个人——杀害张扬的凶手!
……
郭雨辰的话音一落立刻又引起了一片舆论。
“既然这样,是不是立刻就传讯王敏娜?!”不知是谁说道。
“不能,现在不能!”郭雨辰等大家安静下来后强调着说,为什么不能呢,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大家记得:张扬被杀死的卧室内,东西被翻动的极其零乱。如果我们排除了有人“入室偷窃误杀”的话,这个现场只能说明,凶手要么是为了混淆视听有意伪造,要么是在寻找甚么东西。在我看来,凶手一定是在寻找甚么“东西”,而这个东西又必然是十分有价值的,以至于有“价值”到必须杀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是死者临死前留下的“李光军”三个字。现在既然已经排除了“李光军”不是杀人的直接凶手。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死者肯定认为杀她的人与“李光军”有关。
尽管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李光军”究竟是谁,也不清楚他杀人的动机是甚么?但至少可以肯定,这个“李光军”既认识张扬又认识王敏娜。“所以,为了不打草惊蛇,现在绝对不应该去惊动这个王敏娜。因为,她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破案线索!”郭雨辰最后说。
“郭博士的分析真是太精彩,今天我算是没有白来。”李市长说着转身又对小宋局长说:“小宋,以后只要是郭博士谈案情,你务必给我说一声!”
……
11.18专案组采纳了郭雨辰的提议派小王和小利去监视王敏娜,同时暗地里继续调查她的社会关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2、马戏疑云”内容快照:
『2、马戏疑云』
没有两天,小王和小利对王~娜调查的结果就出来了。小利说“听马戏团团长介绍说,王~娜的历史很复杂也很凄凉。”1978年一个乳名为娜娟的小~孩诞生在临海省、海田县一个偏远~区姓李的农~家里。那时“四人帮”刚刚~,“阶级斗争”还很~~,人们还不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外出打工~买卖。在王~娜还不~二岁时的一天,~父亲实在~不住贫苦的折磨,将家中的一点~货拿到县城去出卖。在那里,当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