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松要起解,武大郎要出监牢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小报的记者如苍蝇闻到血腥味样,蜂拥监牢门口等待他们出来。不是看打虎英雄武松,都想看看潘金莲得第一个男人武大郎的模样,谁不想第一个发回报道能占头版好捞谢稿酬啊。甚至有的记者为了占个好地势,竟和维持次序的衙役大吵起来。
放武大郎出监和起解武松去胡州,也要挑个好日子,因为毕竟这俩都是名人,可以说在阳谷县里是家户喻晓的人物。押送武松去胡州的是同母异父的毛三和勾四兄弟俩。毛三是哥勾四是弟,俩人都有共同的爱好,就是看见银子比见他亲爹都亲切。
武大郎真的不愿意出狱,在这里好吃好喝的有人侍候着,起码再也不用去街头小巷挨风吹雨打卖炊饼了。和县太爷商量三天,张戊年心里说:“你这个小子还把我这里成养老店了。如果不是看在潘金莲和武松的面子上,我早就揍你个鼻青脸肿脖子歪了。快滚吧,我这里可没有这么多粮食养你,我要攒两个银子买买上面的帐,好高升一级呢!”
武大郎第一个极不情愿的踏出牢房大门,记者和来看热闹的人如潮水般涌来,一个个都垫着着脚,伸着脖子瞪着眼看。武大郎倒背着手,悠闲自得的走来和大家打着手势。摄影的散光灯据说“喀嚓喀嚓”的,刺瞎了三个人的眼。武大郎胖的就像小石磙样,派头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第二跨出监牢的是武松,他身戴枷锁,有毛三和勾四在后面押着。武松一步能有两丈远,毛三和勾四在前面开路。人群中叹息声,辱骂声,吹口哨声,如同雷轰,震耳欲聋。据小道消息:今天光借来维持治安的兵就有一万多。县太爷怕围观的人太多,出现踩伤事故啊!一但出事张戊年没法与上面交代,尽量避免有一切差错。
第二天,个大报小报的首版头条基本都是武大郎出监的报道。据后来通过调查,当天的印刷纸张涨了三倍,各个和印刷有关的行业都工资猛涨。这是连锁反应啊,可以说整个大宋朝,现在已经是家家户户关注着阳谷县里一切举动。《皇家内报》也是整条转载了一切消息,后来宋朝天子下诏宣潘金莲进京这是后话。
潘金莲是人不是神,是个七情六欲更激烈撞怀的女人。
虽然说现在阳谷县各个地方都在为潘金莲收着银子,可以说日进千斗金。但是自从让武松搅了自己和西门庆的好事后,她再也没有尝过男人的滋味,可以说在她的眼里没有能看上眼的男人。当然每天去门口见波涛汹涌的人,就是为了能更加挣钱而已。
最能看透潘金莲心思的人就是王婆。王婆可是过来的人,年轻时比潘金莲风流的多,现在老了掀不起风浪来了。
凭经验就知道潘金莲在想好事。一天晚上潘金莲闷闷不乐在品茶,王婆说:“干女儿啊,我看你整天如霜打的茄叶样,是不是该出去散散心了?”潘金莲摇着头说:“能去哪里啊?就阳谷县这个破地方,哪里有女人玩乐的场所?”王婆神秘的说:“我知道有个好地方,不知道干女儿去不去?离此地不远的滑县境内有个鸭子楼,嘿嘿嘿。”潘金莲自言自语说:“鸭子楼有啥好玩的,我要不喜欢吃鸭子。”王婆走近一步悄悄的说:“不是去吃鸭子啊,这是风月场所,里面奶油后生、小靓仔多的是,是我们女人好去处?”潘金莲惊讶的说:“干娘去过?”王婆有些羞意的说:“我到去风流过几晚上,把老娘我侍候真舒服。”
潘金莲刚想说去,可是又低下了头。难过的说:“普天之下,有几个人不认的我啊!我一去这种场合,让小报记者发现,明天还不是头条新闻啊?”王婆挠着头皮说,我看应这么这么办。潘金莲听后窃喜,说道:“依干娘。”
傍晚时分,张红让护卫把后门围观的人群驱散。潘金莲换上普通衣服,月光下一辆裹得严严实实的马车,从潘府后门飞驰而出直奔郊外,向滑县方向驶去。里面坐的正是潘金莲和王婆,潘金莲有王婆陪着真要去鸭子楼寻快乐了。
星稀月明,一路辗转颠簸,已经来到一个并不很大的小镇。所谓的鸭子楼只是一座三层三间的小破楼而已。里面红灯高照,胭脂飘香,淫浪高喧。很多无聊的女人都在里面寻找着自己的快乐。醉酒声,打情骂俏声,还有管乐的吹拉声,让潘金莲感到很惊讶,真没想到自己的干娘能把自己领这里来。
潘金莲头戴面罩走进鸭子楼,迎接她们的是个有点背驼的年轻后生,看到王婆来了,高呼道:“低音炮,高音炮,五花炮,有客人来了。”跑出一个个十八九的后生,都长得细皮嫩肉的,满身的酸味,说出话来让人酥麻。潘金莲看上了高音炮,这小伙子长得英俊、潇洒。潘金莲暗示王婆,王婆会意马上让人安排了一个高档、典雅、僻静的阁楼间。
阁楼间里灯光昏暗,隐隐约约能看清模样。潘金莲要了酒菜和高音炮搂着抱着的滋润着。后来潘金莲红光满面,含情脉脉。再后来``````
黎明时分,潘金莲来敲门,喊着潘金莲趁着残月匆匆忙忙驾着马车回去了,要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四章 武大武松创繁华 潘金莲风流鸭子楼”内容快照:
『第四章 武大武松创繁华 潘金莲风流鸭子楼』
话说武松~起~,武大郎~出监牢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小报的记者如苍蝇闻到血腥味样,蜂拥监牢门~等待他们出来。不是看打虎英雄武松,都想看看潘金莲得第一个~武大郎的模样,谁不想第一个发回报道能占头版好捞~稿酬~。甚至有的记者为了占个好地势,竟和维持次序的衙役大吵起来。放武大郎出监和起~武松去胡州,也~挑个好日子,因为毕竟这俩都是名人,可以说在阳谷县里是家~喻晓的人物。押送武松去胡州的是同~异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