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康熙年间,京城神武门。
彼时,清朝开国不过短短数十年,但次帝康熙文成武德、励精图治,正是运道昌盛、民阜国丰的光景。京城居天下之重,自然更是繁华铺地、人流满街:城门口,百姓正围着封山围猎的告示议论纷纷;集市里,来自四方的商贾面对着南北货物讨价还价。此时,不远处的小巷里突然炸出一声暴喝,众人不明就里,纷纷驻足围观,一时把事发地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正值此时,路旁一抬红顶青幛的四抬大轿缓缓飘过,似乎与这纷扰嘈杂格格不入。经过时,轿帘却倏然掀了起来,**一张清俊少年的脸。轿中少年轻启朱唇,示意停轿。旁边一位丫鬟模样的女子慌忙凑过来,劝道:“公子,这等市井闲事还是少管为妙,不然老爷又要怪罪小的们了。”少年假意嗔道:“你不说,我不说,老爷如何得知?”不等女子反对,便兀自走下轿来。于是,这少年的形象越发俊美了:面如二八少女,但天下没有一个少女能如此绝美。虽是一张秀面,但身形却又颀长,并不让人觉得脂粉气,反倒是英武非常。顾盼间如皓月初启,眉宇间淡淡有远山之境。拥挤的人群似乎也被这美少年不食烟火的气质给镇住了,竟自发让出一条道来。
少年走近,但见一高一瘦两个汉子,围着一个老者纠缠不清,几欲动手。少年见了一礼,笑问道:“不知两位为何事争吵,可否告知在下?”身材较瘦的男子拿眼打量了他一番,嘲讽道:“你是谁,大爷们有事为何要告诉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丫鬟见家中公子被一番抢白,正要出头,少年忙扬手止住,仍面不改色:“家父是本地缙绅,稍有些名望,我与京兆尹也有些交情,两位有何纷争,不妨告诉在下,待会到了衙门,我也好转述是非曲直,岂不强过二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个子较高的那位一听有理,便松开了手,说到:“我真金不怕红炉火,你若心中无鬼,敢叫这位公子评评理吗?”瘦子也松开了手,捋了捋前襟,道:“评就评,怕你不成?”
原来,中间那位老者出门置货,怀揣了不少银子,不巧被扒手给盯上了。眼看银子就要被盗,幸好有人见义勇为,一把拿住了扒手。奈何老人老眼昏花,竟认不出谁是兵谁是贼,于是双方互相纠缠,都一口咬定自己是好人,对方是小偷。
少年听罢,略一沉思,便向两人问道:“两位何时离家,出门所为何事?”
瘦子懒懒说到:“我午时三刻出门,先是去了京郊踏青,下山后随便闲逛到了这里。”
高个也接着答道:“我大概未时出的门,去药铺为我家娘子抓药,回家的时候路过此地。”
少年跟着问道:“你娘子生了什么病?”
“昨天夜里受凉,感染了风寒。”
少年示意高个拿药过来,揭开略看了一下,又还了回去。
“这样吧,空口白牙的,谁都不知当时什么情形,不如二位轮流饰演小偷和路人,重演一遍当时情景,也好让大家看个明白。”
两人如坠五里雾中,面面相觑,围观的人群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窃语不止。
少年却依旧面沉如水,冷笑道:“两位迟迟不动,难道心中有鬼?”
两人又对望了一眼,仍没有人动,疑惑却更深了。
少年掏出了一锭沉甸甸的银子:“放心,两位不白辛苦,演罢此回,小弟自有报酬。”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瘦子见了银子,眼角已笑得绽开,高个面上虽故作镇定,但心里也已被闪闪银光晃得晕了。瘦子抓阄先扮反角。于是他装作若无其事**跟着老者,又鬼鬼祟祟得把手伸向了老者的钱袋。正当此时,老者突然叫起来:“你刚刚可是用另一只手的。”瘦子急了,大骂道:“放屁,我刚刚明明……”话未说完,已自知失言。
“有劳老人家了,”白衣少年冷冷笑道。
自然一切都是他布好的局,瘦子气急败坏,手中寒光一闪,赫然**一把匕首来。
“你小子找死!”“死”字刚出口,他人已窜出一丈外,虽是街头无赖搏命的手法,但这瘦子也知道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是以话音未落,刀便已刺出,取的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之意。
这一击虽然普通,但两人相隔不过三四步,祸起肘腋,少年断断避不开此劫了。想到这里,有人不免叹息,有人闭上了眼。
只觉得大地一震,有个人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却不是那俊美少年,而是那面无四两肉的瘦猴。人群里一片诧异,但任谁也说不出,这一幕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尘埃落定。美少年弃轿步行,渐行渐远了。人群里有个小伙高声问道:“这小子是谁啊,真是神了。”
有个长者模样的人笑道:“他你都不认识?”
众人都在洗耳恭听,长者却兀自摇了摇头,再无他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公子容若(2)”内容快照:
『公子容若(2)』
“公子,你怎么知道那个瘦子才是正主的?”回程路~,那丫鬟问道。少年拗不过她,只好答道:“用~朵听呗。”丫鬟“~哧”一笑,“公子真会说笑,哪有断案是用~朵的?”“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在听,你可记得我问他们什么问题?”“当然,”丫鬟答道:“你问他们何时出门,所为何事嘛。”“那他们又如何回答呢?”“高个说,他未时出门为妻子买~,你还查看了~配~不是?”少年略一颔首,答道:“嗯,我见他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