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都市夜行人 [目录] > 第4章

《都市夜行人》

第4章第一章 盛大婚礼儿子娶媳 暗渡陈仓父亲舍俥(3)

作者:苦瓜脸老男孩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据说这个佟大为是吃八面玲珑饭长大的刁人,父母早年就辞世了。早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尾巴岁月(比喻该运动即将结束),孤身的佟大为就跟随堂叔操练过“投机倒把”(这个毛**爷爷时期的特色术语在21世纪已经成为历史名术语)的小生意,堂叔因此被劳教成了老实人,佟大为因为还是未成年人而入少年管制所被教育成了热爱劳动的新青年。1980S年代后期,嫌弃简单体力劳动的佟大为遗忘了当年在少年管制所享受的感化,游走在华阳城的红庙子——那个时代自然形成的民间证券交易街市,传说中的高大的、红色的、厚墙的庙子是早就涅殁了,只留下怀古的约定俗成地名为证——片区疯炒所谓原始股,有时还转战乐山市——那个时代有炒股“乐山帮”之说,官方的说法是非法黑市交易组织——倒腾内部职工股。公元1989年因为参与煽动了学生的“六四”闹事运动,好像还以非法的反政府“工人自治联合会”组织小头目名义策划参与了打、砸、抢、烧华阳城人民商场(该商场是那个时候本地的最大商场,后来因为经营原因几度改名易主,到如今已经成为老市民的陈年旧事记忆了。)事件而被秋后定罪判刑。据说他就是在监狱里的孤寂日子里参悟了《山海经》和《鬼谷子》的真谛。进入1992年的春天以后,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同志乘专列下江南——史称“南巡”——播香散花,幡然醒悟的妪翁妇孺都开始**拥抱英美帝国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大腿,出狱后的佟大为抓住历史机遇,把《鬼谷子》谋略提升为当代的“人脉就是生产力”理念,更是凭借多年的江湖经验和胆识专业运作串串(方言:中间人、经纪人、掮客)生意:比如出口叙府城的茶叶,建设高速公路的融资和立项工作,房地产项目的关节疏通,足球队的晋级等等。一句话写照:吃得杂。

程定康谈兴正浓,补充道:“再有几个月香港就正式回归了,我们的开发区还有很多招商大动作,到时候还欢迎牟老板出谋划策。”几个月之后流亡百年的香港回归了,佟大为也开始任职金沙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香港办事处第一任主任。而程定康下半年在香港的大动作并不顺利,都是些陪钱赚吆喝的招商行为,或许是因为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大爆发了,香港、台湾等商人都缺钱起来,而西方资本对深处大陆内地的华阳城更是关注不够。可是,1999年程定康调到资阳任职市长之后,一次招商大动作使他因祸得福升值成为了华阳城的副市长,这是后话。

中原帝国自从“邓主义”改革开放的以来,到处以新的方式演易着不怕幹不到,就怕想不到的故事——就是癞蛤蟆也敢向嫦娥姑娘撒尿。而天府之国的都府所在之地华阳城更是:芙蓉年年开,桃花当月红。

1997年春天,牟奇忠在龙渡区注册成立了他的华阳城软科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英语标志是Softech(后来改为了STK),他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践自己的哲学理念了——违规者建构规则。这是牟老板对于曾经的(毛主义)红色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做的当代流行之后现代哲学诠释,也是中国新时期(邓主义)民营企业家的共同信仰。

牟老板的大动作在后头。

“总督,时间到了”。助理靠近来提醒总督道。总督的思绪被打断了,“哦——”,总督顿了一下又自言自语道:“是的,时间到了。”没有人注意到这句话,因为总督几乎是在嗫嚅或者说是在叽咕,总督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是总督潜意识里冒出来的无意义的话——“时间到了”。只有现代大英、大美帝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血统的所谓语言分析哲学流派才能诠释这样无意义的哼哼唧唧呼噜声。然后总督要求传话开始婚礼。

草坪上矗立着使用五彩缤纷的气球搭建的虹型大门,虹门下是上万只奇花异草装饰的彩台,正是中午时分,芙蓉花色也由早晨的白色转换成为了现在的粉红色,婚礼仪式就在这里开始了。婚礼主持人是天府之国芙蓉丽都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林芝姝小姐。林芝姝身着一袭红裟裙,兰声莲步,颦笑自如,真可谓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大有与新娘一比高的味道。当然,没有人敢异议林芝姝这样喧宾夺主的态度,并不因为她是高收视率节目《欢乐大本营》的当红主持人,而是因为这个节目的第一个主持人是可人的卞小丫小姐,正是卞小丫搞红了这个节目,但是后来这个位置被林芝姝挤占了,街头巷尾议论说是总督帮忙搞定的。总督这些年为了党国和劳动人民的权利操劳得有些憔悴了,他在某些女人面前自我嘲笑为已经是老破车了——总督刚开始享受高排量的奥迪A8轿车了。破车当然就需要滋润才能轻快起来,尤其象总督这样上了档次的老破车,而女人就是最好的滋润剂,林芝姝这样的美丽嫩女人就是总督的可心滋润剂。在总督的心里,其实林芝姝小妹比自己的儿媳妇还“亲和”些。

当新郎和新娘伴随着婚礼进行曲踩踏着红地毯缓步走向彩台时,就像一对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明星,闪光灯、摄象机全都对准了他们。当新郎新娘站定彩台中央以后,林芝姝发言了:“各位嘉宾,大家好!现在开始倪宇春小姐和程冠希先生的婚礼仪式。首先请证婚人元永信仙师致辞。”众人鼓掌起来。

证婚人、高道、仙界驻人间代表元永信大师登台发言了:

“……”

当新郎新娘互换戒指之后,全场再次掌声如雷,然后礼花炮声噼里啪啦响起,上万只彩色气球和上千对和平鸽放飞翱翔在天空,全场彩带纷飞,银光闪烁,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讴歌着太平和谐的新中原社会。

注意远方,一个佝偻的老妪正在牧马山度假村的垃圾桶里“搜刮”着能兑换分分钱的可回收废弃物。她抬头瞅了瞅这盛大的场面,特写镜头可以证明她的两颊已经深深洼陷,估计是掉牙了,她的树皮纹路老脸是一片茫然。“这闹热跟俺无关。”她嘴里含含糊糊嘀咕道,然后低头继续专心地工作在垃圾桶之间。——她的手背、手臂早就青筋虬结,已经有些微微颤抖,但是她没有丝毫的埋怨,估计是已经习惯了。或许她认为自己与那些被人民军政府解放前的西藏农奴一般是命中注定,或许没有或许。谁知道呢?谁在意呢?

府院酒肉臭,谁家稀饭馊?

今天的新郎是当朝总督唯一的儿子程冠希先生,他正在带着新娘到处与嘉宾们或者寒暄、或者敬酒、或者给嘉宾点烟谢礼。今天的婚礼特供烟是进口的古巴?哈瓦拉雪茄——这是古巴国社会主义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兄弟不可多得的骄傲之一——畅销全世界的高贵极品雪茄,据说游击战争专业户切?格瓦拉同志只抽这纯正的本土雪茄烟。烟民们供认,只有古巴肥沃的红土才能孕育出世界最好的烟草,手工精细制作的雪茄负载着首都哈瓦拉的红色理想烟雾缭绕着资产阶级的情调和无产阶级的涎水。

新郎程冠希注意到了伴娘的闪烁眼神正在说话,这是他近日来筹备婚礼期间熟悉了的电磁波,是他俩之间的心灵暗语——如同寒夜小曲暖心绪,音调散漫而韵律不乱;他还注意到了伴娘的“钻石”项链晶莹剔透,她的神态里饱涵娇嗔,这只有他一人能够领悟。

新郎程冠希第一次见到伴娘是在华阳城的春熙路的大西洋百货商场。春熙路是有故事的地方。这条路始建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1924年,因由当时的四川(含重庆)省军阀杨森提议兴建,最初根据他“森威将军”的江湖头衔将其命名为“森威路”。后来人们取春秋?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登春台”(另外一说是:“…,若春登台”。都是那个恍兮惚兮的糟老头惹的乱。)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一度改名“反帝路”,成为红卫兵集会圣地之一;1990S年代一度又成为时尚青少年聚众瞎闹西方圣诞节平安夜的狂欢平台。

{注释:话说当年春熙路的修筑,隐藏了许多街民含辛茹苦的痛史,还隐藏着一场军阀混战的阴谋。虽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巴山蜀水并没有风平浪静,而是军阀混战,从19世纪末期的《死水微澜》进而《暴风雨前》及至20世纪初期的保路运动《大波》。第20军军长杨森在各路军阀的厮杀中夺得了省府成都(也就是本小说中“华阳城”的主要原型)这块肥肉,1924年05月26日杀进成都,被民国北洋政府视为实力人物,敕封他当了当时四川省(也就是本小说中“天府之国”的主要原型)军务督理,指望他统一全川,作为北洋政府在西南边陲的支柱。他也自恃手中有雄兵十万,幻想独霸全川,军民两管,做个半独立的“蜀王”。他见修马路既可笼络人心,为自己树碑立传;又能借修马路为名,大量搜刮民财,中饱私囊,扩充军费,以实现其武力统一大四川省的梦想。于是大力推行“新政”。春熙路这里原有一座被废置的满清时期的按察使衙门,占地很廣,右边与南新街(现在的省财政厅所在地)为邻,左边到城守东大街、科甲巷一带,坐北朝南,对面是走马街。杨森决定把东大街拓宽成马路,下令把这座衙门全部拆除,所有商店住户锯去屋檐,缩进门面。《死水微澜》的大成都的百姓本来就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公推当时省府极有名望的“五老七贤”徐子休、方鹤斋、曾鉴、尹仲锡、刘豫波等人为钉子户代表,到督理署向杨森陈述利弊。杨森不为所动,对这些守旧思想当即毫不客气进行了斥责,弄得这几位自恃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灰头土脸,再也不敢出头露面。这条马路分东、南、西、北四段,十字交叉,中间还辟了个街心花园(现在的孙中山雕像处),在当时可算得是布局新颖。成都人之守旧,反对修马路,反对新事物,可以通过当时本地的尖酸文人刘师亮的一副双关语对联反映出来:

“民房早拆尽,问将军何日才滚”

(“滚”指压路机辗压平整,又巧骂杨森快“滚开”。)

“马路已捶平,看督理那天开车”

(“车”在四川方言中有转身溜走的意思,巧骂杨森快溜走。)

马路修建成功后,杨森请享有雅名的前清举人双流人江子渔为马路取名。江老举人是长于“子乎者也”的老古董,却也很有送高帽子的技术,他给这新马路命名为“森威”路,因北洋政府授予杨森以“森威将军”头衔。后来,江子渔又建议将“森威路”改为“春熙路”,“春”寓意春风和煦的“阳升”,与杨森谐音,“熙”表示升平气象。江子渔翘起白胡子引经据典:“老子《道德经》中云:‘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句子……熙熙攘攘皆为利而来啊!”寓意指在杨森治理下的成都,尤如春风和煦,百姓熙熙而来,攘攘而往,一派升平兴旺的景象,全赖于杨森督理的“德政”。同时也隐指此处为繁华商业区域。

1925年,杨森妄图用武力统一全川,出兵攻占川东各县,在与军阀刘湘军的交锋中,担任东路指挥的王兆奎被打败,王缵绪又突然倒戈,投降刘湘。杨军大乱,节节败退。杨森放弃成都,“车”身逃到天府之国西南方向的叙府城。最后走投无路,由师长王仲明护送,搭船逐滚滚长江“滚”到汉口、洛阳,投靠吴佩孚过活去了。一场由杨森发动的所谓“统一之战”,以失败告终。杨森推行新政,受尽当时成都老翰林们、老乡绅们等守旧派的责难,现在的大成都市子民当感谢杨森,如无杨森的大胆推行新政,斥责保守势力,可能就没有现在大成都引以为荣的春熙路商业中心。1990S年代杨森的后代携带洗幹净了的巨资投资西安杨森制药公司,之所以没有选择号称“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市或者重庆市,估计是害怕被有记忆的老市民清算当年的血债。难怪现在的巧取豪夺、低调发迹的富豪们都要暗中先转移妻、子和财富到国外。}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一章 盛大婚礼儿子娶媳 暗渡陈仓父亲舍俥(4)”内容快照:

『第一章 盛大婚礼儿子娶媳 暗渡陈仓父亲舍俥(4)』

2001年之后改造焕新的~熙路—盐市~一片地位就是类似~港铜锣湾—中环、~海南京路—淮海路、北京王府井—西单、东京银~、纽约曼哈顿等等之类的商业—生活—休闲文化集中区,或者使用时髦的术语“c~d~商务区”啦、“开放型mall”啦、“三位一~集中营”啦什么的都可以。一到节气,这~熙路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好日子。商场里大玩打折连环套——买500返还300再购物卷,饭店里也大兴派送——吃龙抄~一碗送冰~

~~

>> 阅读第5章 第一章 盛大婚礼儿子娶媳 暗渡陈仓父亲舍俥(4)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