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故事:
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个爱情故事,但是诡异非常,每次我想到就觉得怪怪的,很难受,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2006年我去市区最南边的一个区采访当地一个派出所的所长。这个区在我们市算是非常富得,靠拆迁富了一大批人,这种区一个派出所所长当然油水是足足的。白天采访完,晚上非要留我们吃饭。两杯五粮液下肚,所长大人说,记者同志,你们记者见多识广,我们这个地,最近出了件事想请教请教。我以为他无非是喝点酒,说点乡村鬼话之类的老套故事助兴。而事实上他说的故事让我大吃一惊。直到现在想到还觉得不大缓得过神来。
每个城市都有一种特殊的医院:精神病医院。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歧视精神病医院的病人,比如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精神病位于东安路,那么这个城市有一种骂人的方式就是“你是东安路出来的啊?”我所在的城市有两所精神医院,一所是治疗轻度精神病人的,顺带被人们用来骂街。一所很多人不熟悉,叫“某龙山精神病院”(某代表一种颜色,说出不方便,见谅)在郊区,是治疗重度精神病人的,与其说是治疗不如说是关押武疯子之类的人物。
2004年夏天,某龙山精神病院来了一个新员工,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真名就不说了,叫她李婷吧。就是我们这个市的人,大学刚毕业,考公务员,考上了民政局,谁知道分配到某龙山精神病院工作锻炼(某龙山精神病院是归到民政局口子下面的,带一点慈善性质),她开始死活不肯干,那时候考公务员已经比较火了,家里人轮番劝说,并且也找了关系,关系答应她锻炼一年,调到市慈善总会工作,她才勉强答应。我想她家里人后来一定很懊悔让她去。
李婷报道后,被分配在图书馆工作(估计也是找的关系),这个工作很少直接接触病人,而且能到图书馆看书的病人病情都是比较稳定的,她家里人也比较满意,而李婷自己开始抱怨了一个月后也不抱怨了,似乎工作得还很认真,本来每个周末都回家,后来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也不提什么时候调离的话了。家里人觉得有点不对,这单位一周只工作3天半,她居然一个月才回家一天,家里人就问她是不是谈恋爱了,她开始不肯承认,后来就默认了。
家里人很担心,估计是和医生谈上了,在那地方工作总让人觉得怪怪的,能把李婷调回市区就很不容易了,再调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家里人找她谈话,她不听也不肯说到底是谁,干脆表示不调回市区了,家里人急了到某龙山精神病院查,结果所有的领导同事都说小李没有谈恋爱的迹象。家里人查她的话单,也没有收获(这年头谈恋爱不用手机简直不可能)。
结果2005年过年的时候,李婷家人偷看她手机,在手机里看到了三张男人的照片,35,6岁的样子,长相一般,笑眯眯的,身上穿着精神病人穿的蓝白条的衣服。
李婷家里人看到照片当时就要疯啊,难道女儿会看上一个精神病人,女儿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也不至于口味如此独特,怎么想也觉得不可能,倒是有可能是医院的医生穿衣服玩的呢。于是先没有问女儿,而是没有等过完年李婷父亲就去医院查,看完所有医生的照片,没有找到这个人。万般无奈只好看病人的照片,结果果然发现了这个哥们。
他父亲当时似乎没有和医院的人说真相,只是了解了下这个病人的情况。病人姓徐,我们且叫他徐大,家也住这个区,父母都在,还有个弟弟,靠拆迁分了四套房子,经济条件应该还不错。徐大中专毕业,在外地打了几年工就回了老家。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疯了,天天在墙上画些鬼啊,怪的,然后用棍子砸墙,说鬼要害他,他要先把鬼打死。家里人也烦不了,反正养得起,就养着呗。后来这哥们发展到一有空就去别人家的墙上画,谁敢阻止他就狂骂,还打人,邻居不堪其扰,父母就把他锁家里。后来弟弟大了,父母怕影响弟弟讨媳妇就把徐大送到某龙山精神病院,哎,这哥们一到医院,就不画鬼了,整天在病房里发呆,看到人笑眯眯的,也不说话,很像个正常的哑巴。在医院住了一年多,弟弟也结婚了,老两口又把徐大接回去,谁知道一回去就故态复萌,住了三天,只好又送回来了。
他第一次入院是1998年,李婷进医院时,他已经住了6年了。
你可以想象李婷父亲当时有多么崩溃,但是还存在一丝侥幸,希望是自己胡猜。大年初七李婷说要去上班,这个单位放假比一般的事业单位都长很得多,应该要放过正月15的,父母就不肯她去,问她去干什么,她也不说,就说去上班,父亲当时就忍不住了,说你是不是去看徐大,你跟他到底什么关系。李婷一听就哭了,但也不肯说什么。第二天就溜到单位去了。父母着急得要跳楼,又不敢和外人说,怕影响孩子的将来。后来实在忍不住了,过了正月半就直接去找到医院的院长说这个事情,要求女儿尽快调离这个单位。院长说大过年的你们老两口拿我开涮吧,想女儿调到市区也不用找这个借口,后来看两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院长有点将信将疑,想想也是大过年的李婷来医院加什么班啊,干了20几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员工,就找李婷了解情况。李婷依然什么都不说,不承认也不否认,好嘛,一下子把这个在治疗精神病领域工作了20几年的老院长推到了发疯的边缘。
院长开始找护士长,找图书馆的另外两个员工了解情况。逐渐的发现了一点端倪。首先是徐大,自打李婷到了医院图书馆,这个6年来从来没有去图书馆的哥们突然迷恋上了看书,天天去,而且据说就看一本书,翻完再从头翻(很可惜我后来多方打听也没有了解到他看的什么书,纠结啊),到没有人发现李婷对徐大特别热情,但是图书馆的另一个管理员说看到过李婷和徐大互相在字条上写什么东西给对方看,这也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把徐大当哑巴,院长就让大家注意李婷的动向和徐大的动向,再有写纸条的最后能看看写的什么。护士长和管理员莫名其妙,因为在医院里,有时候病人不了解护士的意思,在纸上写或者画给他看,让他明白是很正常的。
结果又是一个礼拜,李婷的父母天天打电话给院长,而护士长和另一个管理员也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周末时候李婷说要回家,父母又打电话给院长说李婷没有回家,可怜的老院长真疯了,还报了警(接警的警察就是给我讲这个故事所长的手下),结果周一她又回来上班了,院长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又找李婷他谈话,可能是口吻比较凶悍,李婷开金口了说我周末去过徐大家了,他病好了,他父母过两天来给他办出院,院长说他和你什么关系啊你去他家干什么,李婷说我要嫁给他,院长说你别拿我开玩笑。李婷说真的,他是好人比谁都好,我要嫁给他。
(插一句,我写的这些内容并不完全是派出所所长说的,他其实只说了个大概,很多细节都是我后来问那个可怜的老院长的)
老院长打电话给李婷父母,说我给你女儿批了一个月病假,赶紧把她接回去休息,父母来接李婷回去,李婷倒也不抗拒,只是冷笑,笑得人发毛。李婷回去后,院长就让人彻底搜查了徐大的房间(不要说这么做没有人权,事实就是这样),屁也没有发现,而这个事情渐渐也在医院传开了,小护士们都有点怕这个总是笑眯眯的徐大了,院长也是手足无措,只好把徐大关到重症房间里不让他出来。
幸好没有过几天徐大的父母来接徐大出院,说前几天医院有人去他们家说让他们来接,还给他们带了吃的,还说了徐大不少好话,说他这次出来一定不会再犯病等等等等。徐大的父母对医院感激涕零,院长是哭笑不得,为了避免再有女员工被徐大勾引,他立即就批准了徐大当天出院。
徐大出院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李婷也再也没有回来过,一直病假了大半年,一纸调令调到民政口子的另外一个单位。据说她刚回家的那几天,就躺**谁也不理,低声说些听不清楚的话,偶尔哭。父母以为女儿从此就疯了,恨透了某龙山精神病院,老两口差点没有愁了,幸好一个月后,李婷恢复了正常,但是故事却并没有结束。
某龙山精神病院是在讲故事的派出所所长的辖区范围内,应该是在李婷恢复正常不久,也就是徐大出院后一个月,他的所里来了一个报警的哥们,这哥们说他老婆被人绑架了,要派出所去解救,民警就问你老婆叫什么,哥们说叫李婷,民警:被谁绑架的啊,哥们说:一个叫王某某(院长的名字)一个叫孔某某(另外一个管理员的名字)民警当时楞了,他认识王某某:说真的假的,王教授绑架你老婆干什么,报假警是犯罪你知道不知道。这哥们说真的,再不救,她就死了。民警说你老婆父母住哪,家里有电话吗?这哥们楞了,好像很痛苦,然后他说:我不知道,要不你查查,我去找她,说不定是回家了呢。
民警没理他打电话到某龙山精神病院问院长到底什么情况,院长问清楚了报警哥们的长相,基本确定是徐大,于是说他是我们这一刚出去的病人,你别理他,我叫他家人来接。结果民警也不理报警的哥们,他无聊的坐了一会就走了。
故事到这就告一段落了,后来我向院长问这个八卦的时候,院长说还好徐大不知道李婷家住哪,如果他能再次接近李婷那就真不知道要出什么大事了。
究竟徐大靠什么吸引了李婷,究竟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李婷是真喜欢徐大呢。还是被什么东西影响了,为什么徐大在医院待了6年也没出过事,偏偏就找上李婷了呢,两个人是不是接近到一定的程度,李婷就会收影响呢?这些问题我事后想过好多次,但是也没有比较靠谱的答案,鬼话高手多,要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那我真是要千恩万谢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故事三 惹火的中年~~”内容快照:
『故事三 惹火的中年~~』
第三个故事:2003年到2006年这段,我在市台一个王牌栏目工作,这个栏目我们就称之为《现场调~》吧,就是把发生矛盾的双方请到演播厅现场,由主持人和律师现场调~,栏目开播我就在,看着它火起来了。说~了观众就是喜欢看人家在电视~吵架,所谓调~只是个借~而已。这个栏目这么多年来有两大主~的选题源:一是争遗产,二是婚外情包~,虽然看起来有点三俗,但是挡不住观众喜欢,所以这么多年一直也比较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