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乡镇最忙碌的季节。天上火毒的太阳却把大地烤成了蒸笼,似有要把大地燃烧起来的企图,故意作着对,可没办法,既然是基层干部就只有这个命,在这季节里,大家还不得不努力忙好自己的工作。
张枫和罗伟平两人被所里安排到粮站驻库,主要负责与粮站对帐,并开好到户农业税票。每到农业税征收时,财政所就要安排人进驻粮站。跟一般干部比,到各村里催缴农业税上缴,也许在仓库要好一点,至少是在室内办公,不必遭受烈日的折磨。
一年一度的农业税及上缴工作是乡镇的头等大事。经济是个硬指标,如果这个目标任务完不成,那其他的工作都是白忙。其实一个单位就和一户人家一样,经济是个大问题。试想,如果年度的经济任务不完成,那拿什么上缴县财政?那时可是短一分乡镇就得自己垫一分,容不得讲一分价钱。县里对下层是相当严格的,不管如何你必须得把全年的税收任务,即农业税和特产税在他们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一般征收不超过一周时间,叫做时间紧任务重,否则不光要挨县领导的批评,还动不动就扣发工资拨款。
弯山乡是一个中等乡镇,又一个是山区,农业税一年才40来万,是以食物计算。再就是农业特产税,因为山区楠竹和杉木比较充足,所以特产税任务比较大。按税收要求是要按实征收,但为求简单方便,全县各乡镇都以摊派形式根据各村实际情况下达任务,一般按人头分摊。基本是根据资源按人均5-10元不等。
90年代的财政体制是按统缴统拨的形式,只有乡镇的五统资金由乡镇支配。“五统筹”是指由乡一级政府收取的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建设和教育附加费,三提留”是指由村一级组织收取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集体管理费,而作为村一级经费。
八一日党的生日,在那时其实成了乡镇政府对乡镇内全体党员干部的誓师动员大会,鼓动人心,激励人心,所以每年都开得非常隆重。乡的一个大会议室容纳不下好几百人,乡机关干部只有在走廊上听了。
在今年的大会上,乡党委书记杨正华照样做了长篇动员报告,总体要求是,基层党员、干部家属、组长要一如既往带头积极支持配合乡里的农业税收和上缴工作,把乡里的头等大事抓上来,这样才能保障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转和全乡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40多岁的他一直在基层工作,是靠实干精神一步步上来的,但缺乏文化,做事简单粗暴,说话不留余地,也得罪了一些干部。最重要的是他的私生活不太检点,张枫才来几个月时间,就听到一些关于他的花边新闻。
收缴农业税,问题不大,在家的人一般只要乡村干部一催,一个礼拜基本就能自觉把粮谷到乡粮站去。中国自古有一句古话,皇粮国税不可抗拒,在这一点上大多农民还是规规矩矩,但上缴工作就有相当的难度了。所以催上缴成了乡镇干部的攻坚战,也成为评定一个干部行和不行的标准,基本是一票否决。杨书记在报告里提出的口号是“苦战一个月。”看来,八月真成了乡村干部的黑色季节。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驻库(2)”内容快照:
『驻库(2)』
乡粮站就~落在公路边,平时冷清的很,粮站工作人员真正一年才两三个来月的工作。在收农业税的90年代,在粮食市场还没有开放之前,粮食~门可是个相当有油~的地方,也就相当于7-80年代的供销社般牛气。那想到2000年后不久,粮食市场开放,粮站职工~岗分~。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弯~乡粮站其实只是区粮站一个仓库,是~设机构,才5人,一个出纳,~粮验员,加一个站长和一个仓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