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农村是戏曲的天堂。不论是过庙会,过年,亦或红白喜事,农村人都以搭台唱戏为最隆重的庆祝或悼念方式。
戏班子一过来,全村的人几乎要倾巢而出,大人孩子,白天晚上,戏台底下都是黑压压的人,大人们谈论着戏文的情节和主角的唱功,孩子们在人群里穿来穿去,嬉笑打闹,这个时候放肆点也不会招来呵斥或是责打。
戏班子一般都是县里来的,演员们到哪个村演出就要就近住在老百姓家里,交上几块钱的伙食费,住到戏唱完为止。和戏台上的人睡在一个屋子里,能亲手摸摸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到的漂亮的行头,那户人家的孩子就格外得意。便有了向伙伴炫耀的资本。
因为是出名的穷村,东王村的红白喜事很少有人请得起戏班子,一年一度的庙会是接触戏班子的唯一娱乐。王红全今年央告母亲一定要请戏班的人到家里来住。他太想走近那些人了。母亲本来是不同意的,别看她不识字,可一向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儿子是要有大出息的人,怎么能从小就和戏子混在一起。
可是一想到那好几块钱的伙食费,女人就又不忿儿起来。凭什么这么多年了,村长从来没有往她家安排过戏班子的人?是嫌弃她家穷,不配接待那些演员,还是看不起他家,压根儿就不想让她挣那几块钱?
想到这里,再也按耐不住,匆匆忙忙的擦了把脸,往手心里吐口吐沫,把头发抿了抿,就一步一颠的到了村长家。
村长家的堂屋里挤满了人,演员们基本都到齐了,村长正在忙着往各家分。那些女演员格外受欢迎,还不待村长吩咐,就东家拉西家拽的有了暂时的归宿。来晚的就听凭村长的安排,基本也都有了主儿。
女人分开众人,挤到村长跟前儿,大模大样的往炕头上一坐,身子**贴住村长。村长受惊,下意识的往外挪了挪。
“我说村长,俺们家每年的公粮没少交过吧?大会小会只要您开会每次都到吧?不管是修路还是挖沟改渠没误过工吧?大小事儿没给您添过麻烦吧?。。。。。”
女人笑嘻嘻连珠炮似的问了一气。
村长莫名其妙,疑惑的点点头。
“那好事儿怎么从来没轮到过俺们家呢?别的咱就别说了,俺家也没人想当官儿。可这互帮互助的事儿您不照顾一下。嫌俺们觉悟低,家里不配住演员?还是俺们家的炕能把人睡死,饭能把人噎死,耽误您村长大人听戏啊?
大伙“哄”的笑了。村长老脸有点儿挂不住。
“红全他妈,你这话咋说的呢?不是看你家离戏台子远,演员不方便吗,哪有你说的那么多事儿,我这一村之长这碗水都端不平么?你可以问,看谁愿意到你家,你尽可以领走。唱完戏结饭费。”
女人这才满意。谢过村长,笑眯眯的拉住身边一个女演员的手。
“哟,妹子,长这么水灵,住我家去吧,保准儿顿顿给你做好吃的。”
女演员把手挣出来,指指旁边的一个妇女。
“我住她家的,都定好了。"
众人说好了似的,找了各种理由推托,没人愿意住到这个舌尖嘴厉的女人家里。村长在一边摊了摊手,做了个无奈的笑。
“大嫂,你不嫌弃,我住你家好了。”
身后一个声音说。
女人正沮丧,听这话大喜,转过头来看看,又拉下脸来。
是一个四十左右的干瘪男人,小眼睛,窄下巴,脸上褶子多的像梯田,让人直想用手给他捋平,一道很深的疤痕从额头到眼角,呈深紫色,里边的皮肉却是粉红,看上去触目惊心,给他平添了几分凶像。说他四十左右,是从声音上判断的,看的长相,最起码也有六十了。
是戏班里唯一的丑角。
“管他好看难看,反正得给我钱。”
看他长相,女人先是老大不乐意,转念想了想,在心里嘟囔一句,就又高兴起来,热情的帮男人拿着铺盖,回了家。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与戏结缘”内容快照:
『与戏结缘』
东王村的人都知道,不论从哪方面说,王~全都是个漂亮孩子。这孩子既不像他爹那样瘦小枯~,也不像他娘那样滚圆~。王~~材匀称,小脸棱角分明,眼睛不大,却贼亮贼亮的,透着~灵。因为小小年纪,看了好多书,就比同龄的孩子多了几分老成。在~猫逗狗的年纪,村里的~孩子都有固定的成长模式。不~学的时候,成群的走在街~,今天打别人家的一条狗,明天~~自己家一只~,几个人到野地里剥皮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