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来华大一年,别的没干,学校里的女生被我从头到尾䁖了个遍。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可谁TMD要是经历过小姑姑那样的女人再硬挺着做出一副正人君子样我给他磕头管他叫大爷!
恩,我一开始就用女人这俩字来称呼小姑姑,我觉得叫女孩儿透着傻气,也实在配不上小姑姑那些妙处。
尝过大菜再回到小吃也未必不行,饥不择食吗!难的是曾经沧海之后你再从小水洼里舀水喝总归透着不爽。
华大的女生不是不好,有那么一两个甚至相当出众。有事实为证,一到周末校门口的高级轿车排成一溜,上上下下清一色美女,让我们众多的师兄师弟自惭形秽。这太好理解了,商品经济时代,美女是紧俏商品,抢手货谁不稀罕?众美也知道迟早要踏入社会,这社会缺了别的还好说,缺钱可是万万不能,凭着自己这点优势,自然要早点撒网,待价而沽。
我更多的时候是盯着那小车看,美女原来也看,看没多久就觉得大同小异,失去兴趣。我怀疑她们是不是说好了,来来去去都脱不开两种造型:要么长发长裙,眼睛瞅着天上扮清高;要么短发帽衫见了人先眯眼咧嘴装可爱。由此可见流水线产品的最大弊端:整齐是整齐,要找出个有特色超水准的希望渺茫。
各位师姐师妹师兄师弟见谅,小弟对天起誓:发这点小感慨绝非存心贬低华大众美眉,往小了说只是一家之言,个人审美差异,品味高低,如果能以此激发出华大园景的变革维新,各种特色美眉争奇斗艳,也算我为母校移风易俗尽了绵薄之力。往大了说,是对中国万恶的教育制度的控诉。
虽然大学现在的门槛很低,毕竟莘莘学子十二年寒窗之后还是要挤独木桥,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唯有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耕耘,只争朝夕,哪有心思和精力去注意什么打扮造型。没听说哪个是因为穿衣打扮与众不同被大学录取的。影视学院好像也不行吧?万一,我是说一万个里边备不住有一个这样的人,还有一个词儿是给他们预备的:“各(ge三声)色(shai三声)”。没错,就是这个词,估计您也听说过,没人认为这是个褒义词吧?
于是,我们就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特色激发热情,兴趣引导创造。固定的穿衣模式,固定的思维方式,固定的社交礼仪形成了固定的流水作业,生产出我们这些单一的产品。万涓成水,终将汇流成河,产品终会流向社会这个大江湖,这些产品摇身一变,又成为操作工,生产出和自己模式相同的下一代。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可不是华大能解决的问题。
扯远了。啰嗦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我对杨若初没兴趣,她不是我的那盘菜。我们同系不同班,虽然上大课的时候经常碰到,也只能算认识而已,连熟悉都谈不上。
那她是怎么找上我的呢?说起来有点复杂,也不难解释。
杨若初是小家碧玉型,平时束着头发,穿运动鞋,戴个大眼镜,一点也不打眼,我还真是忽略了她。
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打了一天游戏,头昏眼花地从网吧回学校,想着赶紧回去睡他个七荤八素。刚到校门口,一辆黑色奥迪从身边无声地滑过,缓缓停住。
前文说过,我首先是对车感兴趣,开这款车的无非是政府官员或经理老板一类,相比而言,开跑车的小开更让我感兴趣,我想,他们才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正在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喊我,声音的来源就是那辆奥迪:
“周初一,等我。”
你猜的没错,杨若初终于闪亮登场。要说这光头有勇无谋,选女人倒有眼力,见了此时此地,见了杨美女,我也只能自相矛盾地说,华大也有夜明珠~~~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杨~和黑帮老大”内容快照:
『杨~和黑帮老大』
眼前的杨若初~材苗条,发至~际,没戴眼镜,擦着薄薄的~底,一款无领长~,隐隐透出凛冽的锁骨,显得明眸皓齿,神采飞扬,~角眉梢都透着柔~。说起这~角眉梢,还真不是每个~都有,你仔细观察,有的人,这些地方缺了一块,就很难看。有~角眼角的杨~看来~知自己的长~,她一边和车里的人挥~道别,一边和我打招呼,看~去漂亮得~,游刃有余。多认识~始终是一件让人心情舒畅的事情,在这点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