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没有看到他在课堂上有显得十分轻松得意的时候,像我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安排所讲授的那么一丁点儿东西,基础好的学生一眨眼都领会得透透的,大多数学生像玩儿似的就把课内课外的作业完成了,只有他做起来那么吃力,又不肯向别人讨教,有几次我站到他身边挨他很近的地方,明明看见他连词语“困难”的“难”都写不出来,也没见他问,我有心要替他写一下,又怕他难堪。后来改作业的时候我看见那个曾经留空的“难”字写是写出来了,可右边那个“隹”都分又少了一横——难为他,不知是抄字典抄错了,还是问别人问错了。
语文如此,其他科目也是如此,据其他老师反映,这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十分差伙,但人很勤,是用很笨的办法来“勤”的那种,人人都看到他在奋斗中,将来或许可成材,或许相反,会学呆了。
如果我不是那么一个感性的人,我一定不会发现这个学生身上的那许多优点:他来学校的时间总是很准时,人缘非常好,整个年级(共八个教学班)的学生都认识他,都喊他作“哥林”,他走路总是目不斜视、直线向前,很少有东拉西扯、奔躲打闹那种枉费的动作,面部神态祥和自然,待人十分谦恭有礼。每次看见他从大门走进来,从校道往教学楼的方向走,爬上楼梯,进入教室,我都感觉到他不仅是我班上的、而且是全年级的、全校学生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核心人物!
班级管理工作十分琐碎,我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到了一些经验,比如说来自学校的一些决策如果实施到班上来,靠
班主任一个人一张嘴根本调动不起任何积极性配合,班主任把话放下去,就像喂鸡的人把一把沙子洒向鸡群一样,沙子所向,鸡们无动于衷;但如果把任务分解到各班干的手上,由他们凭实力在班上发号施令,那么他们分派任务的时候就不是向鸡们洒沙子,而是洒金黄金黄的玉米粒了。韦荐林身为班长(后来经正式民主选举选出来的)其分派任务的时候,说洒金黄金黄的玉米粒都还形容不准,他撒下去的简直是一颗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啊!——这个人!我怀着莫名赏识的心情去注视着他。班上的工作被他打理得有条不紊的,一般我除有课外在早上早读节和下午第八节、晚上晚读节时一定要到班上去一趟的。这些时间是我跟班上的班干就班上的事务进行沟通的最佳时间,别的班干都喜欢主动跟我汇报工作,叽叽嘎嘎的**没停没断地乱扯。而这个韦荐林,我跟他面对面的时候不象是一个老师面对着一个学生的样子,而是像两个成年人在进行难堪到无以伦比的心灵对峙似的。他不主动说话,我也不敢造次出言,我主要是怕这个敢于拿锄头开辟十亩荒地的男孩那颗比大海还更深沉的心灵——而他,他是怕我的什么呢?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精神的震撼”内容快照:
『精神的震撼』
我不知道我可以用什么勇气去回首那不是属于我的一颗心灵的艰辛~~和劳作,如果我知道那个令人惊喜的收获会那么快地到来,我一定不会在那个时候的许多空闲时间里去逛县城、~饭馆、~茶楼、~舞厅及出~别的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我也不会用那么多无聊的恋爱~段去打发那么些空虚无用的时间。如果时光能倒回,我宁愿化自己为一副门板,去守候在我的学生韦荐林所苦读的每一个~的门边~,我~去了~他每一个苦读的眼神、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