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笑忘书
刚出生那年应该算1岁吧?反正都是自己的事,也不叫占便宜。
没出生前,妈就准备好了。准备什么呢?说是民间有个传统,婴儿躺那枕什么东西,将来就会从事有关的职业,并有所成。
妈早早就找来一本书,据说是唐诗三百首,放在那,就等我出来。
然后我就出来了,但我不爱枕那本书,嫌硬啊,就哭。妈和爸狠心,硬把我按在那,脑袋躺在书上。
我哭,他们就笑。
我哭,他们就笑。
后来,妈说,你现在能写点东西,还混进了报社,多亏了那本书吧。
我心里是感激的,但有一件事老搞不懂。
我说妈,我脑袋下面到底是不是唐诗三百首?
妈说怎么不是呢?我朝你三舅要的呢,他那年都30多岁了,还背这个呢。
我说妈,那为什么,老师一提问我就背错呢?
妈说,你怎么背的?
我说妈,你听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岸猿声啼不住,三军过后尽开颜。
后来,妈说,从三舅那借的那本书,缺了好多页。
■2岁:鼻涕过黄河
妈总领我去村口,那来往的人多,让我见见世面。
村口那住着刘三家,妈说,那是刘三家。我一直在想,刘三家哥五个呢,为什么都叫刘三家呢?现在整明白了,他们家三儿挺拿事儿的。
刘三家有一堵大土墙,冲西。
每天傍晚,大土墙的墙根下,都会坐着三个小孩,大的十岁的样子,最小的也就我那么大。我仔细观察了,最小的爱困,坐那不一会,落日一晒,他准睡着。
妈说,那是村里黄河家的孩子,每天等着爸爸回来。黄河,说是在一个镇子里给人干活,不少挣。
那个最小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我还埋汰,每次睡着,鼻涕就会流出来。他大姐就用胳膊袖子给弟弟抿。
妈说,你看这孩子,鼻涕都过黄河了。
我说妈,你不是说他爸叫黄河吗,他鼻涕过黄河了,他爸也没在,是怎么过的呢?
■2岁:最小的灯泡
快3岁了,妈也舍得撒手了。
那年,妈给一对青年男女牵线。
那天,妈有事,把我甩给了这俩人。
我记得那是晚上,伸手不见六指吧。这两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边走边说,有时还唱,一曲歌来一片情的。
男的背着我。小时候我还是挺沉的,走一会,他双手就往肩上带一下。我本来是想睡的,他这一折腾,根本睡不着。
可这俩人说的情话,整得我一会脸红一会脸白的。
后来处处蚊子咬,女的说咱回吧。男的就说有点早吧?女的说不早了,都看不见路了。
要不说男人心都坏呢,男的就凑过去,想GOODBYEKISS。女的就躲,说你背上还有个孩子呢。
男的说怕啥啊,他都睡着了。
女的说不是吧,我看他还睁眼睛呢。
男的说怕啥啊,他那么小个玩艺,懂个啥?
这句话我到现在都没忘,那时我就发誓:我再也不当灯泡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3岁”内容快照:
『3岁』
■3岁:~子里的蛔虫小时候,农村还是很~行疾病的。爸~总定期给我吃打虫子的~,他们说那~“糖塔”,管蛔虫的。后来我总把“糖塔”和日本电影《追捕》里那坏人联系起来。“糖塔”很甜,我~吃它有初恋的味道,就喜欢。当然,它的效果刚刚地,打~的虫子一堆一堆的。我那时对什么都好奇,每次都回头看看,这蛔虫到底啥样。那天,爸突噜完脸,我颠颠地把~巾递给他。爸笑,说还是我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