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月的天气,正是流火的季节。有人说,要是拿个生鸡蛋放在太阳底下晒上个把小时,就能晒熟了。说归说,可从来没见有人试过,可能试也不会灵验,天气再热也不会热到那种程度,那是说书人哗众取宠的一种夸张。
中午时天上还是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暴晒得使人暑热难耐。傍晚时分,从西北方向的天上忽然滚来了黑压压的乌云,伴随照几道凌厉的闪电,又响起了几声闷雷。
“这个鬼天气,就像他妈的孙猴子脸,说变就变。”车间主任尹森林下班回到家,进了院门后,又抬头看了看西北天空翻卷奔涌的云层,忽然想起了今天是星期六,车间晚上没有夜班生产,堆在车间外面的水泥垛没人管。这些水泥如果遭上雨淋,那损失可就大去了。
想到这些,尹森林没有进屋,只是向屋里的老伴喊了一声“我还得回车间去看看。”就赶紧推出刚刚支好的自行车,匆匆的向返回厂区的路上骑去。老伴听到喊声,追出院门后,只是看到了尹森林那已经骑车远去的熟悉身影……
一阵大风过后,吹跑了满天的乌云。虽然只掉了几滴雨点,却赶跑了堆积了一天的暑热,这时,天已经快要黑了。
正在车间值班的生产温度监测员赵小清走出车间南门,忽然看到门口水泥垛的旁边躺着一个人,“谁?”赵小清喊了一声。
赵小清接着连喊两声,还是没有听到回声,就壮起胆子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车间主任尹森林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嘴角边还在淌着鲜红的血……
“嘀,嘀嘀,嘀嘀嘀”,一辆北京牌绿色吉普车鸣着急促的喇叭,风驰电掣般的向朝阳医院驶去。厂医务室的童大夫坐在司机的右侧,她急得把手臂伸出车窗外,奋力摇着自己的粉红色纱巾,提醒前后的车辆注意避让。车内,车间主任尹森林半躺半卧在后坐上,闻讯后赶来的付天明和另外一名男青年扶着尹森林的头部,以保证汽车颠簸不再造成尹森林头部的摇晃……
厂部办公楼的大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厂党委紧急扩大会议正在这里召开。党委书记孙仲山主持会议,他面情凝重的讲述:“一车间主任尹森林同志为避免车间生产用的水泥遭到雨淋,今天下班回到家后又重新返回车间,在一个人拽苫布盖水泥时从两米多高的水泥垛上倒摔了下来,造成头部后脑骨摔坏,到现在仍然昏迷不醒。根据现场他被摔坏的手表来看,时间定格在19:00时,由此我们分析这是事发的第一时间。目前,尹森林同志正在朝阳医院进行紧急抢救,据医生讲他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做手术。但手术需要输血,而医院血库暂缺尹森林同志的○型血,为挽救尹森林同志的生命,医院建议我们组织全厂干部职工踊跃献血。现在,时间就是生命,各支部马上回去组织、核实○型血的人员,要做到全力以赴、刻不容缓。半个小时后,坐厂部汽车赶赴医院;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尹森林同志的生命。”
十万火急!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上坐着五、六十名干部职工,在党委书记孙仲山的带领下火速赶到朝阳医院。尽管为手术准备了充足的○型血源,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死神还是那样的无情,在黎明前的曙光中与尹森林同志的英灵一起驾鹤升空,开始了那永不复还的西游……
作为尹森林同志的战友和晚辈,在本文作者的人生之旅刚刚起步之时,曾经得到过他的真心关怀和帮助,聆听过他那真诚的教诲和引导,至今仍觉受益匪浅。借此,我再次祝愿他那在天之灵千古,与日月同辉,祝愿他的家人永远幸福安康。
作者题外话:本作品真实记录了共和国那火热的年代,那些曾经试图指点江山的热血儿女,望读者给与大力支持,点击收藏,留住那些珍贵的历史岁月。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沉~哀思”内容快照:
『沉~哀思』
一车间~尹森林同志的追悼大会在厂~职工食堂隆重举行,全厂一千多名~职工~带白花,怀着沉~的心情参加了追悼大会。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正~悬~着尹森林同志面带微笑的遗像,遗像~摆~了鲜花翠柏和花圈挽联,其中付天明和宋瑞玲所写的“~~呕心沥血,为生产~殚~竭”的黑色挽联格外醒目。在低沉凄婉的哀乐~中,追悼大会正式开始,全场默哀一分钟后向尹森林同志的遗像三鞠躬。追悼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