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玲进工厂上班不到半年的时间,付天明也从顺义的农村来到了这家工厂。俗话说,“不巧不成书,千里有缘来相会”,也可能是老天爷的刻意安排,也许是命中注定的那份缘分吧,付天明恰好也被厂党委分到了宋瑞玲所在的车间,车间又把付天明分到了宋瑞玲所在的班组。
付天明比宋瑞玲小一岁。自付天明懂事起,他的家境一直较为贫寒,三个哥哥都已成家立业单挑门户。进工厂前,也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高中停止招生的原因,他中学毕业后在生产队务农近两年。
令付天明永生不能忘记的是在那初中毕业典礼的教室里,班主任薛修伟老师站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的三尺讲台上,眼含滚动的热泪,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颤颤巍巍的写下了“骏马驰骋在辽阔草原,雄鹰翱翔在万里蓝天”几个遒隽有力的大字,然后向坐在教室里的全体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哽咽地说,“同学们,从现在起,你们已经初中毕业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用付天明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都在用青春和汗水修理那圆圆的地球。虽然生活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环境中,但每天能和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在生产队农田里劳作,每日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无限的其乐融融。大自然的甘甜雨露滋润着大地万物,也无私的赐予了人类美丽的梦想。
付天明从小好学,天性聪明,尤其是具有文学天赋,从上小学开始,他的作文就一直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讲,并经常介绍给其他同学传阅。考中学时,他的作文考试竟考了个100满分,在地区所有的中学校园内引起了一时轰动,这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中考里是为数不多的。
在中学开学典礼的大会上,师生们都相互打听哪位新生是付天明,都想尽早一睹作文100分考生的风采,付天明中学的班主任薛修伟老师更是无限的自豪和骄傲,他说:“我们班有付天明这样的好学生,总分排名时肯定不会落后于其他的班级。”并任命付天明为本班的语文科代表。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付天明的出现,就如同在宋瑞玲心中那一直平静的**湖里扔进了一块硕大的砖头,随着响声在水面上荡起了滚滚的涟漪,而且波纹在逐渐扩大,久久不肯散去。在宋瑞玲看来,付天明那近一米八的身高,走起路来身姿伟岸**,那白白的脸庞略显稚嫩,清秀中透出帅气,他在班组座谈会上那朗朗的谈吐和待人接物,不但恰倒好处,而且近乎完美。
虽然付天明说话时总是稍带腼腆,但从宋瑞玲的眼神里可以看得出,令她欣赏并为所心动的地方正是那纯真的本色,不需要也没有进行过的任何修饰和遮掩才体现出的自然与真实。特别是在车间板报墙上的学习心得交流栏中,那一篇篇署名付天明的文稿**洋溢、热烈奔放,特别是那清秀刚劲的字体,吸引得上下班的工人们驻足观看,其中不乏“吱、吱”赞美之声。
每当听到人们的对付天明的赞誉,宋瑞玲总是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骄傲和自豪。“关你屁事,人家又不是在赞誉你。”稍微冷静下来后,她总是这样自己安慰自己。
“付天明这个老小子。”一天下班后,宋瑞玲望着付天明随着人流渐渐远去的背影,突然在心里狠狠的骂了一句。骂完后,她又不禁笑了,“也许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缘分吧,也许……”一种说不出来是啥滋味的感觉从宋瑞玲的心灵深处一掠而过。
作者题外话:本作品真实记录了共和国那火热的年代,那些曾经试图指点江山的热血儿女,望读者给与大力支持,点击收藏,留住那些珍贵的历史岁月。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初次接触”内容快照:
『初次接触』
一轮镰刀似的~弯月斜~在车间西面刚刚吐出绿芽的柳树梢~,与东方天际~眨着神秘眼睛的启明星在遥相呼应。~夜班的工人已经~班离开了车间,刚才还是喧嚣的车间现在显得格外的清净和沉寂。在车间西南角的更~箱旁的长木凳~,坐着一~一~~青年人。~的是车间团支~~、五班副班长宋瑞玲;~青年是五班青年工人付天明,他~厂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付天明,今天占用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