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英和小玲骑着自行车向前走,小玲见李红英一路默然无语,就笑着问:“红英,你在想啥?是不是还在想那件红衣服?”
“啊,没,没有啊。”李红英笑笑。
“你想买,就去问你爸要钱呀,你爸最疼你了。”小玲说。
“哎,我爸不会给我那么多的,要是买一件二三十块钱的衣服,他倒是可能给我,可这件要八十啊,差不多要卖一百斤米才够。我爸再疼我,也舍不得给我那么多的。”
两人都默然无语了,因为她们两家都还比较穷。
回到杨村,到了李红英家不远处,她们就看见李红英的父亲和几个邻居在围着两台像冰箱一样的东西在看。
“红英,你家里买啥子了?那么多人在看。”小玲问。
“一定是豆芽机,前几天我就听我爸说要买两台生产豆芽的机箱,我爸还说再去给我二爸借五百块钱买。”
于是两个女孩就兴奋地跑过去看。
李红英的父亲名叫李兴明,是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他除了会种田,就没什么特长了,看到左邻右舍的人都有找钱的门路,而他没有,心里也很着急,终于有一天他在小玲家开的小卖部里的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出售豆芽机的小广告,这才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买两台回来,可他手头只有几百块钱,只好去向他的二弟借。他的二弟是个泥水匠,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外面跟着人家修房子,手里有些存款,就借了五百给他。他筹起一千块钱后,就去邮电局按照广告下面的地址把钱给对方汇了过去,没几天那边就给他发来了提货单,他拿着提货单去了县城的火车站托运处取出了两台豆芽机,然后租了一辆电三轮车载回来。豆芽机载回来后就先放他家外面的小坝子里,正要抬进屋里,却引来几个邻居看热闹。
大家看了一阵稀奇后,就一起帮着把机箱抬进了屋里。
到了吃饭的时候,因为李红英在镇上只吃了一碗豆腐脑,并没有吃饱,所以当饭菜摆上桌子后,她也坐了下去。一家三口围着桌子一边吃一边说。
只见李兴明突然兴奋不已地对李红英说:“明天你就跟我一起去买豆子生豆芽,后天就可以卖钱了。一斤豆子至少生十斤豆芽,卖三角一斤,十斤就是三块钱,一天能生两百斤,就能卖六十块钱,差不多赚四十块钱。嘿嘿,一个月就是一千多,你二爸跟人家修房子一天才找二十几块钱呢,而且还很辛苦,不如我这生意来钱松活,红英呢,你反正没事干,后天就跟我去卖豆芽,以后这生意就交给你做,我负责买豆子和在家里整。”
“啥子呀?”李红英猛然放下碗筷,跳了一下离开了桌子,用手指着自己的脸,不相信似地说:“你是说叫我去卖豆芽,叫我去当小贩,哇,去当小贩笑人得很,我才不去呢。”
“你说啥子?你敢给老子不去。”李兴明猛地一拍桌子,发起火来。
“不去,不去,就不去。”李红英一边说一边转过身往外面跑。
“你吼啥子吼,红英只是个小娃儿,你好好给她说不得呀?”李红英的母亲责怪起李兴明来。
李红英跑到外面,站在地边上,满脸不快地嘟着**望着地里面的油菜花。这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但见周围满眼都是一片又一片黄得十分鲜艳的菜籽花,微风过处,送来阵阵幽香,令人闻之心旷神怡。
李兴明来到李红英旁边站着不动了,他已经恢复了常态,显得平心静气。
李红英却故意把脸转到一边去。
“哎,我说红英你也十八岁了,算是个成人了,应该明白事理呀,你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去卖点豆芽正大光明做生意有啥子笑人的嘛,要是我们一辈子受穷,那才真正的笑人呢!你看看周围,人家有好多都修起了楼房,看上了大彩电,你再看看我们家像个啥子样子?还在住住了几辈人的老房子,连你二爸都不住这里了,在外面去修了楼房。你说,要是我们一辈子都在这里住,而人家都住着砖瓦房,我们还有啥子脸在村里走?还有,你只知道问我要钱买衣服买皮鞋,却不知道这钱从何而来?现在我好不容易找到了这条赚钱的门路,你居然不想帮我。你妈笨手笨脚的,连车都不会骑,也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而且又有病,完全不起作用,你不帮助我,我又要买豆子又要生豆芽还要去卖,你说我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比如这买豆子,我们这里只有黄豆没有绿豆,绿豆都是外地运来的,只有城里那些做粮食生意的人才有,我得经常去城里买,来回要耽搁几个小时。”李兴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生意很来钱,一个月一千多,一年就是一万多,要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把老房子造了修楼房,还有,你想买好衣服好皮鞋,我就不会心疼钱了。”
李红英听了父亲的话默然无语,但是她心里已经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第三天早上六点过,李兴明就把正在睡梦中的李红英叫了起来。李红英的母亲忙着做饭,而李红英和父亲则忙着把豆芽从机箱里面起出来放在箩筐里,黄豆芽绿豆芽各一半,分别装在两个箩筐里,然后挂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吃了早饭刚好七点左右,李兴明骑着搭着豆芽的自行车,而李红英就骑着自己的那一辆破旧的小跑车跟着父亲上路了。
半个小时后就到了农贸市场,父女俩一看,那些黄金地段早已经被那些做生意的人占满了,据说那些地方都是人家长期固定了的,只有一些偏僻的地方留给那些摆临时摊子的人。两人想了想,只好找了个不顺道的地方摆着。
其实卖豆芽的不止李红英他们一家,看看有三四家呢,不过别人的都是黄豆芽,拴成一捆一捆地卖,而且都有根须,唯有他们这一家才是无根豆芽,虽然摆在不顺道的地方,可买东西的人好像都眼尖,于是没多久就有人围了过来。在这个市场里还没人卖过无根豆芽,所以李红英她们的生意很好,忙得不亦乐乎,还没到中午就卖完了。她们点了一下钱,竟卖了六十多块钱,算算赚了四十多,父女俩都兴奋不已。
一段时间后,因为李红英天天跟着父亲去卖豆芽,时间一长,她就习惯了这种生活,也不感到有什么笑人的了,而且这生意很来钱,让她也产生了兴趣。
清河镇距离双溪镇有十二三里远,两个小镇轮流赶场,所以李红英她们就可以天天做生意了。李红英所在的杨村属于双溪镇管,但她们家正好处在两个小镇的中间,两个小镇由一条马路连接,因为李红英和父亲天天在这两个小镇之间轮流做生意,所以她就会天天早上出现在马路上。
一个多月后,李红英的父亲买回来了一辆三轮车,卖豆芽的任务也完全交给了李红英。于是每天早上七点过后,李红英就会骑着载着两箩筐豆芽的三轮车出现在马路上。
这天早上七点钟,李红英穿上昨天卖完豆芽后买回来的那件粉红色的衣服就骑车上路了。这件衣服就是一个多月前她和小玲去看过的那件价值八十元而当时又买不起的红衣服,如今她如愿以偿地穿上了这么好的衣服,心情自然十分愉快,骑着三轮车也感到特别有劲。
马路上不时地有汽车经过,因为李红英穿着红衣服显得十分惹眼,人又很漂亮,竟然引得那些开车的司机纷纷注目。其中有一个名叫汪涛的年轻司机,他开着一辆绿色的满载水泥的川交农用车,由清河镇方向开过来,而李红英正好要去赶清河镇,于是两人相向而行。远远地,汪涛就发现有一个身穿红衣服的女孩骑着三轮车向他迎面而来,使他情不自禁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她的脸上,待到快靠近时,他竟莫名其妙地放慢了车速,当他看清李红英的那张可人的椭圆脸时,心里突然荡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李红英却只顾骑自己的车,对一切都浑然不觉。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初遇帅小伙”内容快照:
『初遇帅小伙』
这天李~英赶清何镇,在清河镇的农贸市场里,李~英的生意依然像往常一样好。她已经有了固定的摊位,虽然不大顺道,但她卖的豆芽是无~的,有许多人买过一次后就会寻着来买,快到中午时,她就没剩多少了。生意的高~期已过,趁着一时没有生意,李~英就把卖豆芽的钱拿出来一张张理好叠在一起。突然有一个小伙子走到她面前用一种不高不低是~音问了一句:“豆芽好多钱一斤?”李~英立刻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