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米安的丈夫赵明碰到了一个机遇。当时赵明在外省一家外贸公司从事纺织品进出口业务。在这个行业他已经做了近十年了。一个与他们公司长期合作的国外客户看上了赵明。那个头脑精明专营纺织品进出口生意的意大利商人,对中国的外贸政策和市场有了深层了解之后,为了赚到最丰厚的中间利润,他决定在上海开一家贸易公司。他希望把组织货源的主动权拿到自己手上。他想让中国的外贸公司仅仅成为帮助他办理相关进出口手续的中介公司。
意大利商人急于寻找一个中国公司的负责人。他一下子就瞄准了既吃苦耐劳又精明能干的赵明。意大利人承诺的底薪相当于赵明当时所拿工资的十倍。另外,意大利人还将送给他们一套二室一厅的住宅房。这套房子地处上海市区的中心地带,产权将归他们私人所有。按照上海市当时有关的政策规定,意大利人因其购买了几处房产,他可以为赵明他们一家三口全部申请到蓝印户口。这一切对赵明的吸引力,差不多已经到了难以抗拒的地步。赵明还是为此犹豫了许久。
赵明才三十出头,因业务能力出众,他当时已经坐到了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作为国企的中层干部,赵明的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数目可观的奖金和其它待遇,让他们三口之家,吃喝不愁,颇为小康。米安从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省建筑行业的内部刊物作编辑工作,收入不多,但非常稳定。他们的生活可以说在同龄人中一直是比较优越的。叫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这件事在亲朋好友中传开的时候,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支持他们去上海工作和生活。他们认为上海毕竟是大城市,能到那里工作和生活,总归是应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老话了。再说这些年来,铁饭碗的概念早已荡然无存。人们对像候鸟一般四处迁徙的生活方式已经习以为常。
米安的大学同窗好友李娟闻讯后特意为此跑到他们家里。看到李娟,米安马上旗帜鲜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坚决不想去上海。谁不知道上海人把外地人都看成乡下人。我在我们这儿怎么说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跑大老远地去受别人的歧视,何苦来着。再说了,我和赵明的工作都很稳定,收入也算相当不错,完全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万一赵明做得不好,到时进退两难,一家人该怎么办呢。”
李娟是个眉目俊秀的江南小女子。她说话总是尖声细气又快又急的样子。她颇如三十年代美女的柳叶眉高高地挑了起来,声调比平时提高了八度:“米安,你想这么多干吗呢?什么外地人乡下人,现在有钱就是大人。赵明能拿到这个工资,在上海当地人里边,也算是中产阶级了,谁敢看不起你们?再说了,又有现成的房子住。你想清楚了,这可是有产权的房子。能在上海有套自己的房子,要叫多少人羡慕呀。说实在的,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好多事都无所谓了。我们现在做任何事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你们要是去上海的话,乐乐从此就是上海人了。从孩子的教育来说,上海肯定比我们这儿要先进多了。”
“什么教育不教育的,我们都是从小地方出来的,还不是一样考上大学吗?只要他自己愿意学习,在哪儿长大都可以成材。”每次看到李娟夸张而有些滑稽的样子,米安总忍不住想笑。那时的米安整天都是笑逐颜开的,似乎她心里的快乐已经多到随时都要杯满自溢了。李娟振振有词地说:“那怎么能一样呢,米安。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全国到处都差不多。大家都是清汤寡水,孤陋寡闻。现在城市和城市太不一样了。这几年上海的发展速度比别的地方快多了。它又是国际大都会,接触的事物和遇到的机会怎么可能和其它地方一样呢。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肯定和在小城市里成长是不一样的。”李娟深表同情地看着米安,头摇得像拨浪鼓。
一直坐在旁边没有说话的赵明,忍不住和李娟说笑道:“李娟,你就别做米安的工作了,她是榆木脑袋不开窍,还固执得不行。这样吧,你回去和你们家曹卫国商量一下,干脆你和我一起去上海得了。”李娟大叫道:“我跟你去?那不成。到时候我和你辛辛苦苦打下天下,让米安来坐享其成,岂不是太便宜她了。再说了,要是咱俩万一日久生情的话,那可要毁灭两个家庭。真是罪孽深重呀。”李娟一说到这种话题,便兴奋地刹不住车。上大学时,米安和李娟住在一个宿舍。米安和赵明恋爱之后,赵明经常来他们宿舍找米安玩。赵明和李娟每次一见面,不是互相谩骂就是打情骂诮,米安对这一切早已经熟视无睹了。
不知是李娟的话起了作用,还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第二天下班回到家以后,赵明郑重其事地对米安宣布他决定接受这个工作。米安从一开始就竭力反对此事,虽然她找出了千种理由万般借口,其实米安内心深处最害怕的是赵明到了上海之后,面对花花世界,万一乱了方寸,在外面沾花惹草,做出荒诞之事。米安是个心性淡泊的女子。感情和家庭在她的辞典里,是最重要的两个字眼。
到了这个关头,米安只好把心里话和盘端出:“我不是不知道这个机会确实难得。可我对物质财富,对所谓的荣华富贵真地看得很淡。我觉得只要我们一家三口能守在一起和和美美过日子,那比什么都强。我怕到了上海,环境那么复杂,美女如云,万一你遇到了叫你动心的女人,闹点什么事出来,那我和乐乐就太惨了。”赵明气呼呼地说:“米安,真不知你一天到晚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呢?你说我是那样的人吗?再说了,咱俩是自由恋爱,我又不是没有尝过恋爱的滋味,我瞎折腾啥呀。告诉你,我现在天天只想着在四十岁之前好好打拼一下,给你和乐乐置办个舒舒服服的家。我哪有心思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到了上海以后,他一定会把整个身心都扑到工作上,绝对不做任何对不起米安的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无长技”内容快照:
『~无长技』
来到~海后,大约在家里呆了三个月,米安便在一家拍卖公司找到了工作。这家拍卖公司在~海业内颇具实~,每年的业务量总是位居~海拍卖企业前五名。公司是民营企业,雄心~~的总经理在狠~业务指标的同时,难得的是还不忽视企业文化的构建。他特地亲自跑到人才~~市场,~排众议,招来了直奔企业招聘“~亡线”的米安。据说三十五岁被称为企业招聘职员的“deadline”。同在老家的时候一样,米安的工资不高,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