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体小诗:
那些我记忆中或远或近的碎片
都重叠在唇上被声音返场上演
我跟着思绪回到从前
置身于我的那段少年
跟着走跟着走
走到那棵老树的旁边
却依然还能找得到我曾经留下的画面
正文:4章
那时是1994年。我8岁。小学第一天开学。
我记得进小学第一天的时候就很难适应,就好象一头野马突然被套上了缰绳,绑在了磨盘上;每天都要循规蹈矩地干着活,太多束缚,太多规矩了;这和我之前所想象的‘玩’完全是两个样子。在咬牙坚持了三节课的时间后,我终于逮到一个机会,偷摸地跑回了家。
算是越狱成功了。
我跑出来后,对着学校的大门吐了口响痰,比了比中指(这都是跟香港电影里的不良少年学的),然后在心里暗暗发誓:‘我永生再也不回来了。’
结果刚到下午,我就被我爸领了回去。并严厉地告诉了我和我的班主任;不放学,不准我回家。
我爸给班主任一顿好说。我爸走后,班主任又给我一顿好说。我没有撒气儿的对象,只有两眼吧嗒吧嗒地看着地上的影子,心里暗骂孔老二和发明出‘老师’这种不近人道产物的人;同时也在心里用我发明出来的意念,构想着无数种折磨老师的方法,借以暗爽。
如果当时要是有某种力量能把我的构想变成现实的话,那我想那票教过我的老师们一定会死得很惨。可惜我又不是神,没有那样的能耐。
没办法啦,被老师数落了一顿后,我就被看得更紧了;这回可是铁定地跑不了哪去了。有家还不让回,还得忍受到放学后。
但我想我可能活不到那时候了吧(夸张)
怎么办呢?哎~~~除非自己离家出走,跑出监护人的势力范围,他们就管不了我了。
我在心里迅速地勾画了一副逃亡蓝图。我是这样打算的:首先是偷摸地溜出班级,用书包里的半袋儿方便面去贿赂看门的那个老头儿;让他把大门拦给我打开。然后出来做公交赶火车站,再搭上一列开往拉萨的长途快客,到了后下来坐马车奔海边,再借附近渔民的船漂洋过海去附近的孤岛上找鲁滨逊,让他照顾我。
嗯,不错不错。就这么决定。
哗!!!天才呀。我对我的构想很满意。一想到离家出走我就热血沸腾。
那几年正好也兴这个,总是时不时地听别人说谁谁家的孩子又离家出走啦什么的。多数原因都是因为被大人多损了两句,孩子小牛犊子劲儿一上来便离家出走了。最后那些孩子命运都很雷同-----死在路上的,被人骗去当儿子的都有。能找回来的却寥寥无几。
我替公安部门也为此检讨过很多次。(我管的着吗?!!)
大家不要看我刚才义愤填膺地有那构想,就误会我肯定会走-----虽然我的想法很浪漫,但是现实却很不浪漫。
傻逼都知道,刚才我想的那些成立吗?信的话那你就真笨了。
你让我想想还行,要是真做的话···切,我让你做。我让给你。呵呵。
想法与做法通常不是一回事。
当无稽的想法碰到现实并将要付诸行动上时,我就蔫儿了。因为我这个人胆儿比较小,上厕所都得让人陪着。平生自己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家前楼的王大爷家了,有时还得让人家送回来,不然都找不到家门口儿。
如果真要离家出走,去那么远的地方的话,我想除了死路,还真没别的路可以走了。即使要离家出走也要有充分的理由和准备,不然就构成不了离家出走的动机和事实。而最最重要的就是,万一出走后活得不比出走前好的话,那还不如不走呢。
一想到这些我就头大,没成想一个离家出走还要有这么多的规矩和学问。而恰恰是这些,都是我不愿意考虑进去的。因为那太累。
我无奈地趴在课桌上,将头转了过去。
望着窗外,正好有一只长得不是很营养的麻雀在一棵快枯死的树枝上蜷缩着,显得超级可怜,它的双眼仿佛含着羡慕的神情在看着我。这不禁让我全身一颤,觉得它那个样子就是离家出走后的我------没人理会死活、没人关心、没人做伴。在那一瞬间,我立刻打消掉了离家出走的想法,决心要和班主任老师抗战到底,争取把她给挤兑走。
至于现在嘛,嗨!还是先在学校里呆着吧。毕竟这儿离我家也挺他妈近的。回家吃饭也能赶上热乎的。
嗯,不走了。
本打算老老实实地坐到放学,可还没过5分钟我就又坐不住了。一堂45分钟的课对我来说就是36年的煎熬,(这我还给它打了八折了呢------45×80%)闲得我难受极了;一心想的就是快点下课好出去能透口气儿;玩会儿------除了玩我还真想不出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做。
说真的,当时真是闲得我发慌,就觉得浑身都‘刺挠’;背后有如蚂蚁上身。但我突然地冒出了一个过人的想法,我想我都觉得上课是一种煎熬,那肯定有人也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同感,并且也和我一样闲得难受。对一定有这样的人,我得好好找找。(刺挠:东北口语,痒得厉害的意思。)
终于,我发现了一个跟我同‘病’相怜的人。
他就是二立。
那时正在上课,老师在台上讲的如痴如醉,学生们在底下听的全神贯注,惟独他贼头贼脑地左看右看的,仿佛也在寻找着与之有共鸣的人一样。当我发现他的时候,他正好也发现了我。我们俩互相点了点头,就算是打了招呼了。
我向他抱拳,供了供手,他也向我抱拳回礼;这就算认识了。
我一见此,很是高兴;看来他还很懂江湖规矩。
我们隔着几张桌子的人彼此欣赏了一会儿,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待下课后,我俩竟不约而同地凑到了一起。
我问他:“英雄贵姓?”
他答道:“叫我二立就行。你呢?”
“你叫我‘哥’就行。”
“哦,弟弟,你叫什么名字。”
当时我一瞧,哟,二立这小子脑瓜儿反应还挺快-----我让他叫哥,他竟然张口就来叫我弟弟。占人家便宜都这么迅速,嗯,是块好玉。心里顿然地对这个二立又多了些莫名的好感;可能是因为他的那股聪明劲儿随我吧。
我自报家门;“我叫郑焕···嗯···哎,你爱看《正义战士》吗?”
小孩子之间的谈话没过多的客套,话里面也不需要任何的过度,拿过来就能说;直接就可以进入想聊的主题。
一听我谈到《正义战士》,二立的眼睛马上一亮,看来是找着知音了,说:“我操,就那个喊一声‘神力无敌’----然后就开始用带枪炮的盔甲打仗那个吗,老喜欢了,昨天中央六还演了呢。我最喜欢是在天上飞的那个。”
二立一边说一边还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嘴里还发出‘King、King’组装盔甲的声音,看来他是真的很喜欢。“你呢?他们仨,你喜欢哪个?”
“我也喜欢在天上飞的那个啊···呵呵,哎,对了,你看没看过那···”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我们俩就是这样地聊开了。
我们聊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至于是什么内容,我现在也有些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一顿说,一顿唠,一顿傻乐;几乎将电视里所有儿童爱看的东西和所有爱玩的东西都聊了个遍。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聊不到的。
我们俩聊的很投机。在闲谈过程中;我发现二立不仅对动画片如数家珍,他还对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跳皮筋儿、扔哇口袋、弹玻璃球等都有着独道的见解和心得。而且,他还是个爱读书的人,读过不少书,很有学问;像王泽的《老夫子》、鸟山明的《IQ博士》和《七龙珠》、车田正美的《圣斗士》、马荣成的《风云》,还有藤子F不二雄的《机器猫》(也就是后来的《哆拉A梦》)等等,他都了然于胸。特厉害,特有阅历。而且他的煽动力很强-------本来不是我爱看的书,经过他那么一‘白话’,我就变得又特别爱看了。(白话:东北话,能说能侃的意思。)
二立常说,读书好哇,读书长见识,你要是不读书,你怎么能知道孙悟空能变超级塞亚人呢,你要是不读书,你怎么知道聂风、步惊云和孔慈的三角恋呢。其实风、云他们俩就是‘一担挑’,《风云》那部书讲的就是两个‘一担挑’合伙杀老丈人的故事。(一担挑:连襟的意思。后演变成两个男人同上过一个女人的讽词。)
听到这儿,我不禁想为二立喝声好。因为有些事儿和话我也是那样想的,但就不好意思说。二立却能第一时间用最精准的语言说出,这让我崇拜不已。
我还发现二立有很多地方和我雷同,比如都好色,和都爱看电影。
在小学,我特迷功夫片。尤其是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他们的。
我跟二立说,我很喜欢看功夫片,因为看功夫片会让我热血澎湃,难以自控。二立告诉我,说他也喜欢看功夫片;不过是‘**功夫’片,那也会让他看得热血澎湃,难以自控。他说到‘难以自控’这个词儿时,下意识地瞅我裤裆一眼。随即他对着我便是一招‘猴子掏桃’,我也不赖,反应超快,用一招‘双蛇出洞’夹住了他的手,破了他那来势汹汹的一抓。
他一惊,问我:“嚯,多少人都败在了我这招之下,你竟然轻而易举地就破了;跟谁学的?”
我说:“成龙,《蛇鹤八步》你没看过吗?那里都有。”接着我问他:“你那招‘猴子掏桃’是不是跟周星驰《鹿鼎记》里学来的。”
二立说不是,他说他是跟一个叫曹查理的人那儿学来的。
当时我没有听过曹查理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二立他妈妈又新搭上的‘铁子’呢,所以也没有在意。(铁子:东北话,泛指已婚男女超友谊的的称呼)
不过后来我才知道曹查理原来是专门演‘三类片’的戏子,就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问二立几句,了解一下那部电影的名字该多好啊。(恨那!!)
当时我就想,我能碰上二立,那真是三八号的脚,遇见三八号的鞋-----蛮合的。他的出现,恰好为我那本已经灰暗的天空;绘制出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从那以后,我们俩便形影不离,走到哪儿都在一起···
插一句:到最后我才知道,这家伙还比我大两岁呢。只是平时他不说,我也不问。就算知道了我也装糊涂,因为我不想管他叫哥。
2010年2月。《鲁豫有约》录制现场:
我:(插话)其实那时我的朋友很少,少的可怜。如果盘点一下的话,大概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关键是我的性格很怪,与人和不来。但二立这小子一直是在我心里唯一承认的真正朋友。因为他后来···后来毕竟是因为我而死在了外地。他,他没能看到今天的我,就那样地早早走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很对不住他,也很内疚。每当夜深人静,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都会含着眼泪想起他,然后倒上两杯红酒;一杯给我,一杯洒在窗台上,敬他,再点上两根香烟;一根给我,一根放在窗台上,给他。
鲁豫叹了口气,和观众们一起继续听着二立的故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5”内容快照:
『5』
5文~小诗:莫叹少年不经事少年心事谁人知年少轻~的好日子残~地结束在懂事时正文:5章二立从小就开始混了,认识的都是比他大五、六岁的癞子。二立是个不错的人,~朋友很多;三百六十行~什么的都有。凡是认识二立的人提到二立的时候,都竖起大拇指赞说,‘二立那小子,确实是个爷们儿,好人~’。可人好未必命就好,二立的家庭不是很好。在他很小的时候父~就离了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