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许公在我们这里看过田以后的一个星期,我把路宝和他联系的两台收割机,从三叉河高速公路出口处接了回来,但是许公和那个美女没有来,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问。我们在三叉河桥头停留了片刻,因为路宝还要到镇上的一家文印室去拿广告宣传单。他说大闸乡那边还没有贴广告,他就拿了一叠传单来了。在三叉河的桥头,我们的车一停稳,马上就围拢来不少人,他们就问我们,车上的收割机要运到哪里去,能给他们收割吧。路宝就指着车上的收割机开始炫耀:这是从日本进口的久保田牌收割机,既能割禾,又能割麦;速度又快,草屑都没有,全部都是用电脑控制的。总之,路宝把这久保田吹上了天。路宝又自我介绍,他是青山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园长,他的朋友在江苏那边的农业局当老爷,很有权力,委托他来管理这几台收割机。他告诉这里的农民朋友,我们的收割机先到大闸乡去割几天,马上就回来。路宝这个人还是那个性格:好表现自己,不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路保就又上了大卡车,我们就动身前往大闸乡去。
一路上南风吹拂,太阳很耀眼,照得公路两边的田野一片金黄。到了大闸乡政府门口,我们的车就停了下来。他的堂客肖琳正在这里开会,他要我先去接肖琳,接他的堂客肖琳一同去大闸乡联系收割业务。他堂客琳宝是大闸乡政府的计生专干,也就是专门搞妇女工作的那种。由于经常下乡,琳宝和那里的村干部,特别是妇女主任的关系都很要好,这是路宝经常跟我聊起的。
我就站在乡政府的地坪里等她散会,我在乡政府的围墙外贴了三张关于我们收割机业务的广告,又站在地坪里等了一会,肖琳才出来。终于散会了,她背着个紫兰色的女式挎包走出了会议室,琳宝真的像女干部一样。我听肖琳尖着嗓门在叫我,她穿着那条粉红色的长裙,短发齐肩,很有中国古代淑女的风度。她对着我一脸灿烂的微笑,好像是表示歉意,让我久等了。我要她赶快上车,路宝他们在前面等我们。
肖琳就坐在我摩托车的后面,能与美女肖琳同坐一车,我很荣幸。初夏的风很大,不时掀起她粉红色长裙。我们的车很快就到了,看到前面的公路边,装有收割机的两台大卡车,就停在那里。
因为路宝比我们先到,他们就坐在大路边头等我们。肖琳从我的背后一下子跳下来,就跟当地的郭支书握手打招呼,笑着给我们介绍:“这是大闸乡望月村的郭支书,这一片稻田都是他们村的。”郭支书说:“你们的收割机在这里放心收就是了,我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出了事,我郭某负责!”
江苏来的这两位收割机老板,一个高子,一个矮子,他们给我们每人一张名片:高个子叫吕正山,矮一点的叫任自清。路宝就告诉周围的农民朋友:这两台是日本产的久保田牌大型收割机,稻麦两用的,国家农业部最新农业高科技推广产品。递过名片之后,收割机的老板就作自我介绍,他是吕公、他是任公。肖琳在一旁用普通话跟吕正山说话,吕公、任公就分别指挥把他们卡车上的收割机卸下来。路宝就和吕公商量,决定先以公路边头的某丘田作试验,在这里向广大农户作广告宣传。
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是住在公路边的一个矮胖子农民,他黑而且胖,胖而且矮,这里的人,刚才都喊他米桶,人长得真的像米桶一样。他表现得最踊跃,要我们的收割机,先收他家公路边的这块田,效果好,再收离这里远一点的两丘田。他对周围的人说:“怕什么,没鬼的!”他把这丘田的亩积报给了我们:二亩六分地。我们现在只想赶快打开我们收割机的市场,没有考虑别的。我们跟田主米桶谈妥了价钱。郭支书说:“这丘田的老板是米桶,米桶呢,是最好说话的。”江苏收割机的老板用生硬的普通话跟米桶说话:“我们的收割机收65元一亩哦——,这一块田我们用于打广告哦——,就只收30元一亩哦——,让你们这里的人看我们收割机的效果好不好哦——”。
他们每说一句都要“哦”一下,还要拖个长长的尾音,让人乍听起来很不习惯。开收割机的司机迅速跳到车上,将收割机启动了,车厢边搭两张铁楼梯做轨道,收割机就沿着轨道徐徐降下。司机再给下到公路上的收割机加满柴油,作了初步的调试,然后下到田里,路宝就站在田边上开始指挥收割。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四章 与米桶交锋”内容快照:
『第四章 与米桶交锋』
这个时候,已经是~午九点多,在大闸乡望月村的稻田里,我们的久保田牌收割机发出均匀清脆的响~,一片片金黄的稻子排列有序地~收割机的“肠胃”,收割机经过的地方,田野里就只剩~一片整齐的禾蔸子。经过~粒后的稻草,齐刷刷地铺在机尾,就像理发师修剪过的头发一样。路宝就问当地的一位农民:“你田里的稻草~长的,还是~短的呢,我们的收割机还可以帮你~碎,~碎了的草屑就像糠头一样细!”这位农民就~我们的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