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哦!”
“大河噢!还有冰哦!”湖北佬大声的叫起来,打碎了**东的回忆,唤醒了大家因为吞了几口黄沙土,闹的直骂娘的不快,挣着扶着护栏观看。
军车爬坡,下坡,**东和战友们看的越来越清晰,一条简易的水泥结构的小桥架在河上,桥边泊着一条木质的小船,没有船夫,或者是渔夫。这条船可不像游览船,窄窄的,它无助的泊在河岸,静静的等待着它的主人,来行使它的使命。放眼近处的小桥,它真的简易,或许仅仅够军用解放牌卡车单项行使。远处纵深,它就像一条抗战时期老区人民的裤腰带,疙疙瘩瘩的,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是尽着自己的义务,裤腰带束住的是大腰**;它---简易的小桥连接的是两岸。是的,这个答案,随后得到认证。水泥护桩驮着三块并排的建筑大楼用的楼板,死气沉沉的躺在河面上,一直延伸到河的对岸。桥任凭河里冰凉的河水溅到它身上,它竟然无视河水的存在。桥没有护栏,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显得那么苍老,**的钢筋茬子看起来有些狰狞,增添几丝恐惧,让人回想起来都后怕。
这座简易的小桥连接着大堤两岸,连接着农场通往外面的世界,也贯通着每一个战士们的心扉;今后还要迎送着**东他们无数次的踏过。它冰冷,是用冰冷的水泥做成的,它冰冷,和桥下的浮冰融合着;弱小却又坚强的用使命去迎送着每一块浮冰的撞击。它没有江南小桥的妩媚,只有北方汉子的粗犷和豪迈。河面很宽,初春的河水很凉,兵们的心也有些凉了,不是看到黑洞洞的河水,不是看到这座简易的小桥,而是在想,今后他们将无数次借助于这简易的小桥踏过这条河,这条看起来冰冷的河。
那天,**东和他的战友们都不知道,这是一条通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白洋淀的主河道,一条连接利用河湖港叉开展游击战争,而威镇敌胆,雁翎队故事的动脉线。
如果,他们知道,一定会激动……
。。。
每当雨季来临,河水会打着漩涡漫过桥面,阻隔两岸。浅水的时候你可以挽起裤脚,小心翼翼的趟水过河;涨水的时候单人就要借助那条泊着的小渔船,机械装备就只能绕道远行,转道临近县的大桥通行。它显得有些神秘,这座不起眼的躺在河面上的五六百米的简易小桥……
。。。
一个手握钢枪的战士,奔赴哨所,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尽共和国公民的义务,用青春捍卫军人的尊严,尽心尽力是士兵的追求。可是,**东和他的战友,湖北大虾,四川佬晃悠却不能,今天他们将在,军垦农场报到,成为后勤部的兵,虽然穿着整齐的军装,然而却每天和农业机械为伍,庄稼和昆虫为伴,展开他们的军旅生涯。这里只有士兵,没有心爱的钢枪,没有战车的轰鸣,只有各种农业机械的欢歌……
军号虽然依旧那么嘹亮,却不再有冲锋。军垦阵地需要的是按照节气,农时,抢收抢种,打农忙战。依据科学的经营和管理,迎接丰收后的喜悦。塑造成冀中平原的北大荒。
春播,夏育,秋收,冬藏。
稻麦飘香,鸡鸭成群……
。。。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呀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呀,
遍地是牛羊呀。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是江南,
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
(谢谢!待续……)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