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卖珍珠的摊子,我和小蝶沉浸在获得这串奇特珍珠的喜悦中,在手中把玩了好久,然后小心的收好。街道上非常热闹,有人摆了场子在卖艺,先是一个男人拿了把大刀挥舞了一阵,接着上来一个女的跟他对打,围观的人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喝彩,我却觉得,还不如电视上的好看些,索性没了兴致,带了小蝶到茶楼里去喝茶。
“小二,来一壶上好的龙井茶。”我进了茶楼,选了靠窗的位置,还未坐定,便冲小二吆喝起来。小蝶怪怪的看了我一眼,大概她没见过她家小姐这么不斯文的时候。我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男女平等,怎么就不能大声说话了。
“二位公子请坐,小店茶倒是挺多,就是公子说的这个龙井茶不知是什么茶,从不曾卖过。”
我倒忘记了,只知道自己喜欢龙井茶,却忘记了,龙井茶在唐朝时并不盛行,虽然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生产这种茶,唐代也有记载,但是远没有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很多人不知道龙井为何物。我爱喝龙井,也是因了那个人出生在西湖边上,每年新茶上时,便弄了好的来给我,便因此而着了迷。
“那把你们家的好茶给我介绍介绍。”看茶楼格调高雅,倚着街面,出入皆是文人雅士,想来是有好茶的吧。
小二也不含糊:“公子,喝茶到我们这茗香阁你算是找对地方了。这第一是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县,如今可是供奉朝廷的贡茶,一般的茶楼它可卖不起,这第二是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公子可知道,前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可带的就是这君山茶了。还有武夷岩茶,如今民间很是流行,再就是......”
“好了,小二,你懂得可真多,可比得上茶博士了,”我调侃他,不过也惊讶于他对这些茶的了解。听他这样说,文成公主前年出嫁,算起来是唐朝643年了,按唐历该是贞观十七年,此时的李世民都老了,我最爱的皇帝是老头子了,要是见了真人,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哦。
“公子过奖,老板吩咐过了,务必要对自家的东西了如指掌。公子喜欢哪种,小的这就端上来。”
“那就喝你们的君山银针吧。”向来只知道君山的丐帮天下闻名,没想到君山银针在唐朝这么著名的,读大学的时候曾经一起去岳阳旅游,在君山上喝过一回君山银针,这么多年以后在这个茶楼里喝,不知道什么滋味。
“姑娘,这里的茶难道还能比我们家的好?那可是老爷从外面搜罗来的。”小蝶撇嘴,她当然不明白在茶楼里喝茶的感受。
“小蝶,今天我们出来,你就跟着玩好了,别的不要管,让别人伺候你喝茶,不是很爽的事吗?”看来有必要给她洗脑,这小丫头心里的等级观念还很严重,她肯定是不习惯跟我一起被人伺候着喝茶。
“可是公子,我.....”
“好了,别再罗嗦了,等下端上来你喝就是,喝好了我们去划船。”我打断她的话,转头看着街上人来人往。
我正自期待,小二端了茶水上来。这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精品,细看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
那店小二摆好了茶碟,在大茶壶里倒了半壶水,凉了几分钟再倒了茶叶进去,那茶汤慢慢的呈现出杏黄色来,而银针却根根直立而上,几番飞舞后团聚一起立于杯底。
看这小二泡茶,虽然没有现代泡茶的熟练技巧,倒也懂得几分了,便问他,看他知其端详否。
这小二见我考他,也不着急,仍是慢慢往我和小蝶的杯子里倒满一杯,又缓缓的递了给我,然后才说话:“公子见笑,这君山银针,采制要求极高,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另外还有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又因这黄茶不比红茶,乃是摘的枝上嫩芽,若是用开水冲泡,喝起来是极涩的,所以等这开水稍凉了再泡,就去了这层涩味,保留了茶叶的芳香爽口。公子请用。”
“公子,这回我可长见识了。”小蝶听了店小二这一段说辞,由衷的发出了这么一声感叹,我示意了她一个眼神,让她也知道了这在茶楼里喝茶的乐趣。
“恩,说的不错,谢谢了。”我赞许的点头示意他下去,和小蝶二人慢慢品起茶来。我并不是个会品茶的人,只是爱极了茶楼里的氛围,装作文人雅士般的在这里消磨时间。不愧是静安街上第一茶楼,果然是好茶叶,闻起来芳香四溢,细细的抿一口在嘴里,茶的味道便散开来,滋味果然醇甜。
“公子,这茶味道有这么好喝,看你陶醉的样子。”小蝶甚是不解。
“你是傻小子,喝茶不能像你那么喝,你那样是牛饮,得慢慢的小口喝,要解渴呢去楼下喝大茶壶里的去。”我看她那喝茶的样子不禁想笑。
正喝着,那店小二又上来,手上仍是端着一壶茶,笑了对我说:“公子,这是那边的公子请您喝的一壶茶。”说着指了指另一端靠窗的位置,一位穿着蓝衫如文人雅士般的公子正冲我微微抱拳,看来就是他了,我亦冲他微微点头,算是表达谢意了。
这壶茶一放在桌上,顿时香气散发开来,我微微的吸了吸鼻子,这是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喝一小口,顿时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公子,这是什么茶?”小蝶好奇的问我。
“这是上好的铁观音。虽然比不得银针和毛尖出名,但是味道独特,回味甚好,你也喝喝。”递了一杯给小蝶,又朝那送茶的公子拱了拱手表示感激。
到这个地方怪事真多,喝个茶还有人送茶喝,怎么看都不认识的人,难道他认错人了?按理说不应该啊,我满脑子的疑问。
“这位公子好眼力,喝的出这铁观音来。”正想着,那送茶的公子已站立在我们桌旁,忙起身相迎,让他坐了旁座。
“兄台过奖,这铁观音虽不是什么名茶,但口感却是极佳,又有暖胃之功效,是故在下也略知一二。”
他见我这么说,更是惊讶,想来唐朝时期,这铁观音只是在民间还有,还上不得台面,我却知道得相对详细,他自然惊奇了。
“在下刘士杰,在静安城中开了间茶铺,专门搜集各种名茶好茶,适才见兄台与小二对话,对茶颇有了解,想来是同道中人,幸会了。”古人真是文绉绉的,好烦人,想认识我就直说好了,还先送壶茶来考我。
切,不过,古人这么孤陋寡闻吗?我对茶的了解,不过皮毛,在他看来怎么就成了同道中人了?似乎对我还挺推崇的。
“你家开茶庄的啊,那以后有好茶我可要去讨一杯喝。”我跟他一点也不客气起来,向来就讨厌这一套繁文缛节的,我现在女扮男装,先忽悠忽悠他再说,以后的事谁说得准。
他显然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第一次认识就主动提出要去喝茶的:“还问请教兄台尊姓大名?”
问名字啊?告诉他好呢还是不告诉他,嘿嘿,这样好了:“在下兰葵。”我把兰葵的名字告诉他,以后有麻烦也是找兰葵,绝对不会找上我,我实在是太聪明了,自己都佩服起自己来,而对面的小蝶,此时是眼珠子瞪得溜圆。我却不管他,心中暗自得意。
别了刘士杰,直奔河边而去,茶喝够了自然是要去划船的。只是这河边,之前看到的小船早已离开,都荡到河中央了,旁边只停了一艘大船,看船上上上下下来往的人,好像还是很有点身份的人租了准备游河的。
这是一只龙形船,船身巨大,吃水并不深,船上摆了各种各样的物件,四周设有观景平台,又有丝带飘香,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正想着,只听船上一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大声在喊:“赶紧把那花都搬上来,李大人的轿子马上就过来了。”
这个李大人是谁?大人物吗?管他呢,上去看看去。
拉了小蝶,掏出折扇,一步步踱了过去,正好碰着那管家模样的男人,不等他说话,先问了他一句:“李大人还未到么?”
他回答说已经到了城里了,一袋烟的功夫能到,见我带了书童,一副文人打扮,气质非凡,又知道这是李大人的船,也不好拦我,怕得罪了李大人的宾客。于是我带着小蝶就这么轻易的上了这艘金碧辉煌的大船。
这浑水摸鱼的本事,还是当初在报社实习的时候学来的,那时候为了去采访,吃了不少闭门羹,也总结了不少敲门的经验,再到后来,所向披靡,星期一上午到省政府采访,也畅通无阻。这招,据说是那些宴会虫儿惯用的伎俩,混到宴会酒席上吃一顿,餐桌上反正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会得罪谁。跑新闻的那会儿听说,北京有一群人专门干这事,等哪个酒店办酒席他们就混进去白吃白喝。
如今我带了小蝶混进来,倒不是为了白吃白喝,既然没得船给我划,混上来玩玩也不错,不能白来了一趟,大不了被他们发现,也不至于把我们丢下水去吧,更何况,这船这么大,不见得李大人会绕着圈跑吧。嘿嘿。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遇到~了”内容快照:
『遇到~了』
“小蝶,我们先在船尾看看。”这会儿船~正陆陆续续的~来人,不过我一个都不认识。“姑娘你看,怎么~来这么多的~子。”小蝶指了指正~来的人。确切的说是~来了一群美~的~子,这些~子个个风华绝代,若是一起走在大街~,回头率肯定百分之百。其中一名着~杉的~子,在这群~子中间又尤为突出些,只见她轻挪微步,~杉微微飘舞,举~投~自是一番风韵。她头~的金钗在阳光~发出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