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听了竺彩云的这番议论,都争相表示赞同,并规划起每人要讲多少故事,仿佛马上就要赴豫园聚会似的,一个个就都站起准备要出发了。可是,金秋桂是一个做事老成的女士,她就说了:
“众姐妹,竺彩云姐姐的话讲得太好了,但我们不能凭一时性子,说走就走了。我们得回去把这些天要聚会家里的事给安排好。不然,我们就像疯了的女孩不着家一样,让家人揣摸不着我们。再说,到时每个人要讲些什么,当然最好是像讲故事一样,有血有肉有骨有情节地谈论些事,使大家从中有感悟,有教益,也要做些准备。否则,就是漫无边际地瞎聊,那样既伤神又无意义,还不如回家躺在**养神呢!”
卢晓芬插过话说:“对,对,要围绕一个话题,就針对实事求是而说,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讲。我看电视上香港凤凰卫视台有个主持人叫杨錦麟的先生,他主持的节目有‘有报天天读’、‘天天焦点’、‘天天点评’,还有一个最耐人寻味的‘浮世绘’,讲述的是世界万象、人间百态的故事。杨先生中年老成,嗓音宏亮,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很有些幽默诙谐。我看我们的故事会也将人间大舞台的生旦净丑揭示出来,描摹出一幅幅世态潮汐中的‘浮世绘’。”
夏玉芳也像个学者样,立即赞同并作解释说:
“‘浮世绘’一词,源自日本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一种专门描绘武土、游女、和以乐舞偕戏为业的艺人(日本称优俳等人物),以及田园风景为题材的绘画称谓,其画以色彩明艳、线条简练为特点;‘浮世’就是现世的意思。卢晓芬的倡议,就给故事会冠了一个很雅的名,让我们一起拍手赞同吧。”
大家立刻鼓起掌来,都说明天豫园见,就起身道别分手了。
翌日一早,大家果然来到了豫园。他们穿过仰山堂,只见一座大假山隔池相望,山高12米左右,是用2000吨武康黄石堆叠而成,气势磅礴。大家拾级而上到假山亭阁坐下,四周由蜿蜒起伏的五条龙组成的围墙,造型精緻,龙头高昂,有吞云吐雾气势。
豫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园面积仅2亩许,但山石池沼、大厅堂室、亭轩楼台一应俱全,花墙小廊布置得宜,使小园曲折迂回,疏密有致。内园建有古戏台,对面是“点春堂”,“点春”是因宋代文豪苏东坡诗句“翠点春妍”而得名。“点春堂”曾是太平天国时期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军的指揮所。五位女士和三位先生聚会的假山亭阁,坐落在“春风吹皱一池春水”畔,四周种有奇花异草,这园中有山,山下有池,池畔有阁,真是曲中通幽,宛如仙境,实在是好友相聚敞开心屝谈天的胜境。
周汉夫喜读诗文,就又有些文绉绉地说:
“各位女士,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山中听梵呗,现亭中听‘浮世绘’,会觉得耳目一新。能读无字天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参与诸女士的故事会,实在是高尚之至,定受益匪浅。只是我还有一个想法,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每天我们必须有一位主持人。不然,人人头顶一片天,人多嘴杂,谁也管不了谁,那聊起来没个准,就等于是在弄堂听街谈巷议,虽然有味但太淡。”
竺彩云说:“汉夫子先生的话很对,为了我们‘浮世绘’活动的快乐和有意义,我们是得每天有一个主持人,有些规矩。否则,像赶集一样一哄而散。我提议第一位主持人由大家推选,大家尊重他或她,第一轮故事讲完,便由他或她指定第二轮的主持人。这样轮流下去,既可以彼此之间得到平衡,也可以让每个人领略到当主持人的责任和使命。”
她的话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都不约而同地就推选她为第一轮女主持。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金秋桂描摹的“浮世绘”——”内容快照:
『金秋桂描摹的“浮世绘”——』
第一轮《浮世绘》第一轮由此开始,竺彩云首任主持人。大家围绕某些决策人不实事求是所带来的危害谈起,故事耐人寻味。竺彩云高兴地接~公选,便发话:“‘浮世绘’故事会现在开始,大家尽可能发揮自己的聪明记忆和~才,围绕实事求是的主题,话振国兴族立~~人之~本,故事长短不~限制。不过,我们首先还得从披~决策方面不实事求是所带来的危害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