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夫描摹的“浮世绘”——
捕风捉影
一群在市委党校学习仕途有望的乡镇党政干部,仅仅
从广播里听到音,就误以为市委书记当上了中共中央委
员,便迫不及待地到书记家报喜。
卢晓芬女士讲的慕申栾自作聪明、不尊重自然规律、主观武断,既害人又害己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同感慨:有的说,组织部门一讲到领导班子配备,就大肆张扬现班子成员文化素质如何较历屆的高,其实不然,有些人只是突击混了一张文凭,并无真才实学。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有的讲,领导干部缺乏实践经验也是不行的,浮在上层想当然,哪有不坏事的?!
周汉夫情绪激动地说:
“尤其糟糕的是,这些头头往往都是一些不老实的人,他们总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占大便宜,结果就招致长远的禍害,老百姓只有跟着遭罪。”
女主持便顺水推舟,请周汉夫讲新的故事。周汉夫便说道:
今天,我要描摹的是另一副丑恶嘴脸。我不客气地说,中国的事,坏就坏在一些政客们对上阿谀奉承,使劲巴结;对下摆官架子,耍弄权威。现在,我就举证描绘一下这张嘴脸。
那是正值党的某屆大会召开时,某地级市市委党校学员——所属乡镇党政干部,中午在校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新一屆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单,其中有一名中央委员的名字与本市市委周书记的名字同音。顿时,在他们中沸腾开了。因为进党校的干訓班学員,都是作为上一级领导班子“第二梯队”的培养对象,所以在这里“仕途中显身手”的氛围是很浓、很浓的。如官场中某书记、某县(市)长,或某部长、某局长资历如何,本事如何,谁上得快,谁有后劲和后台,等等,这些也都在他们的课外研究中,而且占的比重还不轻,还研究得比较有深度。遇上周书记能当上中央委员这样的大事,当然就更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了,便情不自禁地又开展了课外讨论:
“哇噻!我们周书记当上中央委员啦,这可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喲!”
“可不,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说明我市在中央心目中有位置;第二,说明周书记威望高,影响大,受到中央重视,前程无量,很可能是省部级正职接班人,我们市能出国家栋梁人才,这是全市人民的光荣,我市这个地方还真是人杰地灵呢!”
当中也不乏有老成稳重的,他们还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就也议论道:
“现在还只是从广播里听到音,确切的名单得等晚上七点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字幕才能清楚。”
“是呀,说不定也还有同姓同名的呢?”
立刻,他们的议论遭到相信主流派的反对:
“怎么会不是?周书记是党代表,他年轻有为,难道还怀疑他不成?”
“现在改革了,打破资格用人早有先例,我看我们周书记会出现奇迹的!“
面对这些对周书记充满希望的人,这些老成稳重的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万一真的是呢?那以后周书记还不记上我们不信任他的账吗?改革年代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鲜事出现的。于是,他们在强大的信任主流派面前,不便再强辩了,只能是抱着“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而那些满以为周书记是中央委员的朝气蓬勃的年轻官员们,自然是止不住激动的心情,合计着喜事要快报快贺,要立刻去周书记家向书记夫人报喜祝贺,以示对周书记的衷心拥护和爱戴,甚至有的从更深层次来认识,认为这可是于今后自己仕途发展有利的大好表现机会。
他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立刻自发地集合了四、五个同僚(学員),买了鞭炮,一行来到周书记的官邸门前,就辟哩叭啦地点响了。书记夫人出来问怎么回事,众人就都齐声“恭喜,恭喜”、“祝贺、祝贺”,说他们从广播里听到了周书记当上中央委员的喜讯啦。
书记夫人虽然将信将疑,但看到大家这样虔诚,就也不好说他们什么,只是嘀咕道:
“惊动大家啦,何必这样呢,何必呢!”
当然,晚上七点钟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新一屆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字幕,就把这些报喜的官员的美梦给搅碎了。
后来,周书记从北京回来知道这事,真是啼笑皆非,就来了一顿尴尬人批评尴尬人的训斥,还把这几位从“第二梯队”名单中给刷掉了。
此在老百姓中传为笑话,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还遭马蹄踢了一脚。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说这好笑不好笑,笑中有不有悲?我说完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竺彩云描摹的“浮世绘”—— 小 国 之 君”内容快照:
『竺彩云描摹的“浮世绘”—— 小 国 之 君』
竺彩云描摹的“浮世绘”——小国之君n~善于用先打人、后给块糖吃的假惺惺的仁慈~段笼络属~,从而掩盖自己专横霸道的乖戾,人称该厅为“国统区”。~主持很专注地听完周汉夫讲的故事,顿生感悟地说:“德国杰出的警句诗人西里西乌斯曾说过:世人~,天堂并不是不设防的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