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怎样逃出家门的,又到哪里去了呢?
与萧红一块长大的同村人,有一个叫陆振舜,比她大4岁,当萧红在哈尔滨女子中学读初中时,他已经是哈尔滨政法大学的学生了。因为这两个学校相隔较近,在进入初二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街上遇见了,由于小时候曾在一起玩,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一见如故。在哈尔滨碰见了老乡,特别是儿时的伙伴,感情一下子就贴得很近了。此后,他们经常利用星期天,在校外见面谈心,一来二去,不知不觉,就有看不见的风媒在彼此间传递着甜蜜的爱的信息,到了青春怒放的花季,爱情成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他们之间的悄悄来往,因为严守了秘密,老师和同学们都是不知道的。这是萧红人生中一个真正自由恋爱的对象,也是她的初恋。她暗暗地与陆振舜来往,想借他的力量来帮她对抗父亲的包办婚姻,摆脱家庭的枷锁,获得个性的自由,至于结婚的事她还没有去考虑,因为她当时还受着父亲的高压和王家的纠缠。
她被学校取消了学籍,又马上面临着与王恩甲完婚的危险,王家是地方一霸,是有名的地头蛇,有权有势,实在是得罪不起啊。在这兵临城下之际,有什么办法呢?萧红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陆振舜。她把自己的一切告诉了他,请他赶快想办法帮助她脱离险境。
陆振舜的家这时移住在哈尔滨的太平区,家里比较富裕。为了救自己的初恋情人,陆想出了“暗渡陈仓”和“金蝉脱壳”之计,他毕竟是一个大学生,有较高的智商呀。他想,要帮萧红摆脱纠缠,唯一的办法只有离开哈尔滨,到另一个较远的地方去。那时候,陆家对儿子与萧红暗中恋爱也是不知情的,如果知情也是坚决反对的,因为他们也不敢与王家对抗。陆振舜当时在哈尔滨读大学,要离开哈尔滨决不能让家里人知道。好在陆有一个好友在北平,他的爸爸是北平中国大学的教授,他请求朋友帮忙,先把自己的学籍转到了中国大学,在北京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他又对家里人撒谎说,他要在暑假里到北平去治病,因为他得了严重的肝病,需要很多钱,又从家里骗了一些现金。这样就又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他自己先到了北平,留下路费给萧红叫她随后就去,他到火车站来接她。
有了可靠的依赖,下一步就是如何脱离险境了。
在被学校取消学籍之后,萧红并没有立即离开学校,她与同学们和老师告别,大家都对她报以同情之心,并且都痛恨校长不该屈服于权势,更恨那个为非作歹的“王八蛋”王庭兰和她可恶的父亲。有的还给了她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支持,主张她到外地去继续上学,因为她是学校一个难得的高材生呀。一个十分优秀的才女,竟被她那个“官迷心窍”的父亲给折损了,多么可惜呀。为了摆脱她那个讨厌的家,为了她的前途和幸福,她只有永远离开父亲了。在父亲逼迫之下,也在陆振舜的设计和两个好友的帮助之下,她在松花江边**了一双鞋和一件衣服,用石头压在那里,随后由一个好友送她到哈尔滨火车站坐上了去北平的火车,另一位好友把萧红写给她父亲的信,送去给了张选三。张选三看到了女儿的信,知道自己的愚蠢行为酿成了大错,他还跑到了松花江边,去看了女儿的衣服和鞋。他内心十分痛苦,但是却没有哭出来。官场的小丑,为了自己地位的升迁,为了自己的虚荣与面子,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为代价的,这种人的心肠已经比虎狼和蛇蝎还要狠毒了。
1930年7月,萧红到了北平。这年,萧红挂20岁。
到了北平之后,陆振舜把萧红安排在女师大附中读高中,他自己在中国大学政法系学习,把两人的住宿地选在一个叫“二龙坑”的地方,距各人的学校都很近,上下学方便。
二龙坑的居所是一个有八、九间民房的小独院,房租较便宜。萧红和陆振舜分别住在北屋的两头,有走廊相连。房前有两株枣树,枝叶摇摆,显得很幽静。在搬进来以后,曾经在东北读书、家住北平的陆振舜的同学,一个一个到这里来看他,星期天的下午,这里成了同学们聚会的场所,小屋子热气盈盈。同学们有时带来酒和零食,围在桌边,边吃边谈,谈笑风生,他们海阔天空,大侃神侃,也谈些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不时引来阵阵大笑。萧红每次都坐在窗户边,她还是很少说话。有时被热烈的气氛感染,才附和着说几句,她仍然有着沉重的心事。这一群无忧无虑的大学生,话说开来,常常忘了时间和场合,要等到巷子里传来卜卜的打更声,才肯起身离去。
萧红来到北平,又有了上高中的机会,她当然高兴。可是,她却没有想到,这种机会是别人给的,而且别人对她还抱着其他的目的。陆振舜因为年龄比萧红大一些,又不很尊重萧红那种天真与单纯。萧红天真地认为有陆大哥的帮助,可以完成自己的学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陆振舜却把这次帮萧红逃离家乡,看成是与萧红实现私奔的绝好机会。
陆振舜有时候以恩人的身份在萧红面前出现,在没有朋友来的时候,在他心里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到萧红的房子里来陪她,跟她聊天,谈笑,并且说一些男婚女嫁的事情,在语言上暗示她,她已经是属于他的人了。有时候,甚至毫无顾忌地要亲她,抱她,不知羞耻地提出了同居的要求。作为思想单纯的纯真少女萧红来说,她情窦未开,非常讨厌男人对她的不文明行为和过分的要求。她想,她能够挣脱封建家庭的枷锁,虽然搭帮了陆的帮助,但是她逃来北平的目的,是想继续读书,而不是构筑自己的爱巢,她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改变一种婚姻方式,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另一个人。在这种经常是两个人生活的空间里,而且自己的上学、生活费用又全靠一个男人来维持的特殊环境,她要真正不受这个男人的约束,是相当困难的。对他的非分之想加以拒绝,有时候弄得两个人都非常尴尬。为了让陆振舜对她尊重一些,消除他一些非礼之举,萧红想利用陆的朋友来劝说和开导他。与陆经常来往的朋友,走得最多的是北平的李洁吾,因为来往多了,萧红也熟悉了,知道他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人,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她的表兄(指陆振舜)对她有越出常轨的企图,希望朋友给他一个忠告。一次,李洁吾来了,萧红把写好的信当面交给他,嘱咐他回学校以后再拆阅。但是,李洁吾是一个直性子人,他想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于是当面把信拆了,李洁吾看了很生气,当着面又把陆振舜骂了一顿,弄得萧红非常难堪,也让陆振舜对萧红产生了隔膜。
在陆、萧、李三个朋友的来往中,曾经有一次很有意思的谈话。那是他们三人一起去一家影院看电影《泣佳期》,这影片讲了一个有才华而非常贫穷的画家,与一个流落街头的少女浪漫相恋的爱情故事。看电影回来的路上,他们结合影片谈到了人生的实际问题。李洁吾深有感慨地说:
“我认为爱情不如友情,爱情的局限性太大,必须在两性间、青春期才能够发生,而友情却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因而友情是最牢固的。”
萧红马上意识到李洁吾是在暗示她不能与陆振舜结为恋爱对象,而陆振舜也隐约感到李是在提醒他,对萧红的帮助不应该是有条件的,陆也想他与萧红在一起是不牢固的。但是,他没有附和李洁吾的谈话,倒是萧红听李的话很和她的口味,于是更明白地表白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友情还不如伙伴可靠,伙伴走的是一条路,有共同前进的方向,可以永不分离。”
陆振舜感到他与萧红走的真的不是一条路,萧红追求的是女性的自由,而他追求的是女性对男性的温存与依附。他认为萧红追求的虽是一条自由解放之路,但是,这条路在当时的中国是走不通的,即使一时能走下去,也有碰壁的时候,于是他突然说道:
“那路要是走到尽头了呢?”
“世上的路是无尽头的。”
少女时代的萧红对自己的追求充满着信心,对未来的自由解放之路怀抱着无限希望,她深情地反问道:
“谁能把世上的路走尽呢?”
这出自少女的充满哲理和含涵深刻的话,让两个男人都无言以对,大家都同时沉默起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五章 逼鸟归笼”内容快照:
『第五章 逼鸟归笼』
过了10月,北平的天气一天天地在转凉,而陆振舜从家里带来的钱也快用完了。他与萧~从7月份逃到北平,一切开支都是他在支付:吃饭,租房,~学,~街,什么都需~钱呀。现在钱快完了,生活马~就~面临着困境,何况天冷了,还没有冬天的~~,家里~取暖,煤炭也没有,困难与冻馁在迫近着~天真的年轻人。寻求自由如同玩火。陆振舜想起了他小时候见过的田间里的飞蛾~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