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世纪之交的现代江湖 [目录] > 第1章

《世纪之交的现代江湖》

第1章第一章:祸起萧墙(1)

作者:云流野老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在这里,我只想用自己那还不太成熟的笔墨,真实的记录下草根阶层的那么一些人真真实在的生活轨迹。

爱也好,憎也罢,任何的褒贬,在那滚滚而逝的时间面前,都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毕竟,往事如烟,这一切早已过去,只留下那再也难以企及的无限追忆了?

——以上是为题记

高建武人生命运的改变,是从一首歌开始的。

那首歌的歌名叫做《驼铃》。

那是一部什么电影之中的主题歌抑或还是插曲,高建武到了这会,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那部电影的名字是叫做《戴手铐的旅客》还是《巴山夜雨》什么的,因为时日已久,高建武到了这会,也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只记得,那首歌在当时非常的流行。

其时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个春夏之交的杨垂柳依的好天气,高建武正在蕲县铺咀乡一个比较偏远的乡村中学里读高三,聪明内向,成绩拔尖,是被老师和家长都一致看好、认为铁定了会考上大学的那种好学生。——而考大学在当时仍是许许多多的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的唯一途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形势蔚为壮观。

高建武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在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爹娘供自己读书的艰辛,因而读书极其的刻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知道校园外面的世界此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为期半年的“严打”。(“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简称。)

当时在那所乡村中学里就读的,以家境贫寒的乡下学生居多。又因为在当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能够或者愿意供自己的孩子读到高中的家长并不是太多,一般家长都是让自家的孩子草草的读完了初中,能够识文断字、出去了不受人蒙蔽即可。因而在通常情况下,是绝少每一个乡都会建有高中的,一般都是两到三个乡这才有着一个高中部,学生的生源也就相对分散。又因为生源相对分散,多数学生家里离学校的路程相对较远,学生又以住校的居多,一个教室大小的房间就是一间宿舍,一般都是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年纪的同性别的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就是那种向下层的老式木架床,一间宿舍能住下几十乃至上百号人,跟一个大车店没有什么两样。每个星期六下午放学后,照例都是学生们放假回家,补充下一个星期柴米咸菜的日子。——一罐头瓶子咸菜就一个星期自己拿铁杯子或者铁饭盒去学校伙房里搭伙蒸出来的板结板结的大米饭的日子,相信在那个时候大多数来自乡间的孩子都是不会陌生的了?——到了星期天的下午,又是学生们急急忙忙的赶着返回学校里去上晚自习的关口了,高建武当时正肩背了米袋子和咸菜瓶子走在乡间的那条土石机耕路上,因为寂寞,就扯开了嗓子唱起歌来。——唱的就是那首《驼铃》。

他并不知道,就在此时,正有一辆装满了自临近的桃花乡严打而来的犯人的双排座的箱式货车从他的身后摇摇晃晃的开了过来。当他正声情并茂的唱到“送战友,踏征尘,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的时候,那辆箱式货车“吱嘎”的一声,就在他身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车门开处,打货车前面车厢里凶神恶煞般的就跳下了几个身穿制服的五大三粗的汉子来,从四下里向他环围了过来,内中的一人边走边叫道:“他妈的,你这个狗娘养的,胆子不小啊你,心中没有红太阳,你还在这里送战友了你?”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祸起萧墙(2)”内容快照:

『第一章:祸起萧墙(2)』

本着一般平头老百姓对于~制~的人与生俱来的那些畏惧心里,还没等高建武~清楚当时的状况,那人~中拿的那~短棍子早已重重的杵到了~~前了。——高建武毕竟还是一个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里孩子,在当时并不知道那人~里拿着的那~短棍子就是带电的警用电棍,他忽地遭到电~,~~地一震,向~稍稍的向~跳起了少许,然后就~~的摊倒了~去。肩~扛着的那个装有~一个星期吃的大米和咸菜的白色的面~袋子也一~子就扔出

~~

>> 阅读第2章 第一章:祸起萧墙(2)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