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命运突变
1960年的秋天是我永生难忘的命运转折点。
就在这一年,我的父亲由于身患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于八月五日中午时分在益阳地区人民医院不幸去世,年仅四十一岁。
噩耗传来,全家顿时笼罩在巨大的不幸和悲痛中,我们仿佛是走进了漆黑的夜晚,眼前没有一点儿亮光。虽然此时我并不懂得思考未来,也不知道思考父亲的突然离去对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但是,当我听到母亲悲痛欲绝的哭喊,当我看到所有亲友和乡亲们悲痛的表情,已经隐约感觉到我们的命运将从此改变。
记得邻居家的三婶婶眼里饱含眼水,拉住我的小手说:“可怜的孩子啊,以后没有爹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老天爷你怎么不开开眼,往后这一家幼小可怎么活啊”。听到这样的话,我幼嫩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我顿时完全明白了父亲去世对我和我们全家意味着什么。从众人的眼里和他们悲伤的表情我看得出来,从此苦难已经无情的降临到我们头上。
父亲的丧事办得非常简单,一口薄薄的棺木是东拼西凑用杉木圆条做成的,根据当地的风俗,死在外面的人遗体是不能进入屋里的。乡亲们在屋前的禾场上用家里的竹垫子搭建起一个灵堂,请来村上的两个道士为父亲的亡灭“超度”了一晚。第二天出葬时,我们姐弟四个走在送葬队伍的前面,大哥坐在棺木上“压丧”。十六个“金刚”抬着父亲的棺木朝墓地缓缓的移动,我们不时的回头阻止队伍向墓地推进,希望这一刻能尽量延长……
前来送葬的亲友和父老乡亲人很多,人们为父亲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和悲伤。从灵堂到墓地沿途经过的住户人家都有乡亲出来放鞭炮,表达对父亲的尊敬,这让我们快要瘫软的身子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支撑力量。
父亲从此安息在祖先的墓地,我幼小的心灵上从此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那是一道一生也抹不去的伤痕啊!
父亲去世的阴影很长时间都笼罩在我的心头,我常常独自一个人坐在自家门前发呆,茫然的望着天边的云彩,期盼着父亲从早点从外面回来。
每到夜晚,我总是盼着听到父亲回家时熟悉的脚步声,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夜又一夜的失眠……明明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再也不会回来,却总是在白天盼望,在梦里寻觅,好多次从噩梦中惊醒。
父亲病逝的经过是后来听妈妈给我们讲的: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母亲总是在医院陪伴着病重的父亲。由于那时我们年纪还小,去益阳的交通又不方便,一直到父亲在医院去世时,我们兄弟三个都没能去医院会一会父亲的活口,没能去看上一眼病危的父亲,这成为我们一个巨大的终身遗憾!
从父亲住院治病直到他去世的那些日子里,母亲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煎熬。那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十分匮乏,父亲整天在村里为乡亲们忙碌,人感觉到很不舒服了也不去医院检查一下,一直拖到病情恶化已经起不了床了,父母才不得不匆匆筹措一点钱去益阳地区人民医院治疗,但此时已是病到晚期,医学已经无力挽救父亲的生命。
医院了解到我父亲是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并没有由于未交齐医疗费而停止为他治疗,欠下医院的医疗费后来政府给予了减免。
母亲陪父亲去医院治病后是大姐在家带着我们姊妹几个。此时,大姐胜英18岁,二姐胜雪14岁,大哥胜朋9岁,小弟胜春刚4岁,我当时是七岁。
父亲病逝在医院以后,村里的乡亲们立即组织四个壮劳力,带着轿子抬杠连夜往益阳医院赶去,接回父亲的遗体。益阳离我们村有七八十里路,当时已经是下午,村上没有交通工具,去益阳的班车本来就很少,末班车也已经走远,乡亲们全靠走路。
村上的四个壮劳力两人一班一路上不断轮换地抬着我父亲的遗体往回走,母亲一边哭喊一边跟在轿子的后面。
路上的行人不时的投来带着疑问的注视目光,人们纷纷为抬着个死人急急赶路的人让路,偶尔也有人问起“你们这是要去哪里?”但得不到清晰的回答,谁也没有心事去讲这些令人悲伤的闲话,只是一个劲的赶路。
没有人为这些汗流浃背的抬轿人送上一碗水。渴了,他们就近在沟港里用双手捧起一点水解渴。在那个遭受苦难的年代,人们都自身难顾,似乎已经精神麻木,谁也顾不了那么多。死人在当时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即使死者本是不该死的青壮年人也不是稀罕事。那些个问这问那的人多半只是出于好奇心,人们的同情心不知到哪里去了。
几个乡亲抬着我父亲的遗体走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将父亲的遗体接回到家乡。
我可怜的母亲,承受着巨大的悲伤还要拼命跟在轿子的后面走上几十里路,此情此景,即使是有钢筋铁骨的人也难以支撑下去,但她没有倒下。
一个多月来,母亲已经被父亲的病魔折腾得面容消瘦,身体十分虚弱,她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模样。我的母亲眼泪已经流干,眼眶深深的,声音嘶哑。看到这幅模样,乡亲们都为她担心,生怕再出现意外。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压垮我母亲的坚强意志。她后来跟乡亲们说,如果当时不是想到家里还有几个年幼的孩子,自己根本支撑不到现在。
只有经历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到“少年丧父”的苦痛,只有从苦难的煎熬中挺起身板的人才能真正弄懂什么叫坚强!
我可怜的童年,那些灰暗的时光,那些难熬的岁月,让我把这些过去埋藏在心底,让它成为我人生的前进动力,向着光明的未来进发!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依顺~愿”内容快照:
『依顺~愿』
第七章依顺~愿我的~亲是个很执着很坚~的人。父亲去世时,~亲还不到41岁。亲友们曾经极~劝她“~堂”,或者“招”个~~来帮助~养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亲坚决不同意。有亲戚甚至已经为~亲物色好了人选,听说对方很乐意来我家帮助~养孩子。对亲友们的好意,~亲婉言~绝。有一次大舅父来看望我们一家,~亲对他讲出了心里话。~亲对大舅父说:“半路里”夫妻很难相~,为了几个孩子不以后被人家嫌弃,为了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