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们村最漂亮的姑娘赵连梅从省城回来了。
赵连梅两年前去省城给她表哥家看孩子,中间一次也没回来过,很多人时常念叨,"这小妮子长得跟个水葱似的,是不让省城的小伙儿看上,不回咱这个穷山沟了?"有人就不服气,说,"屁吧,她长得再漂亮也是农村户口,人家省城的小伙儿能要她?"还有的说,"农村户口怎么了?农村户口找脱产干部的多了!赵连梅那样的人尖子,一般的城市小伙她还不一定跟呢!"
可是不管人们怎么说,赵连梅还是不声不响地回来了。
赵连梅回来的时候,正好村里考演员。
入冬以后,公社要求各大队必须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上午韩贵田去公社开了个会,下午回来就忙着考演员,大喇叭一吆呼,全村就沸腾了,太阳还没落山呢,大队部西边的场院里就摆上了几张桌子,一群放了学的孩子就抱着板凳到场院里占地方去了。紧接着锣鼓一响,就好比干草垛上倒了汽油再点上一把火,男女老少的**腾地一下就燃烧起来了,人们大呼小叫着从四面八方向大队部方向涌来,热闹的就像过年一样。
赵连梅不知道大队里考演员,她从省城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车到东郭庄大桥,下了车看看既熟悉又陌生的山山水水,心里想,离家还有8里地呢,如果俊生能来接我该多好啊。
赵连梅所想的俊生姓李,是我们村第一个进入县剧团、后来又调到地区文工队工作的脱产干部李玉安的儿子。李家和赵家相隔一道墙住着,赵连梅和李俊生从小青梅竹马,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两个人常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她娘马凤兰把李俊生当亲儿子一样看,如果有了好吃的,哪怕只是一块糖,马凤兰也得咬成两半一个孩子一半。长大以后,两个孩子更是难舍难分,村里人都觉得赵连梅肯定嫁给李俊生无疑了,而且还觉得只有赵连梅才配嫁给李俊生。因为李俊生家在村里相当有地位,不说别的,全村的孩子都把父亲叫爹,把母亲叫娘,李俊生和他妹妹香子就叫爸爸妈妈,洋气的叫人喘不过气来。而李俊生又长得非常帅气,还多才多艺的,将来又能接他爸的班当脱产干部,全村除了赵连梅这样的漂亮姑娘,谁还有资格嫁给他呢?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赵连梅去了省城不久,李俊生竟和大队书记韩贵田的女儿韩红芹订了婚。
韩红芹在我们村也算是长得不错的,中等的个头,大大的眼睛,曼长的脸儿,村里都说她有点像《红色娘子军》里那个琼花。但是韩红芹跟赵连梅比起来就逊色多了,打个比方,韩红芹是山菊花,赵连梅就是山茶花,美故然都美,但总是让人觉得不在一个层次上。
韩红芹从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李俊生,但是她娘找人到李家提了好几次亲,李玉安都没有同意。两年前,也就是赵连梅去省城不久,在《红灯记》里扮演李玉和的李玉安在一场演出中不知哪根神经出了问题,把共产党唱成了国民党,结果成了*********,在批斗会上被打断了腰成了瘫子不算,还丢掉了脱产干部的身份,下放回了老家。这样一来,原先那种让全村人仰视的地位一落千丈,李俊生走在村里,非但没人再像以前那样讨好地对他微笑,就连最让人看不起的要饭光棍武三妖见了他也敢大声喊着他的小名说:"生子,你小子甭再涨饱了,你爹一完蛋你也跟着坏菜了,下一步跟他娘的我一样,别说找七(媳)妇,八妇你也找不上!"也就在这种时候,韩红芹却再一次开始了对李俊生的苦苦追求,这使得正处于痛苦与绝望中的李俊生深受感动,再加上一直担心村里会对他爹李玉安再搞"专政",为了寻求韩贵田的庇护,尽管心里想着赵连梅,但他还是与韩红芹订了婚。
赵连梅并不知道李俊生和韩红芹订了婚,那时候的通讯工具不发达,她娘她爹又都不会写信,她是不会知道李俊生和韩红芹订婚的。因为不知道李俊生和韩红芹订婚,她也就怀着美好的爱情梦想回来了,她一回来,原本平静的石棚峪也就再也无法平静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马凤兰及王宝银”内容快照:
『马凤兰及王宝银』
赵连梅她娘马凤兰一听锣鼓响比谁都急。别看不识字,早年间却在小~团里~过,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马凤兰的。如今虽然已是快五十的人了,但是只~锣鼓~一响,哪怕家里火~房呢,她也会撒~往外就跑,用她~赵二草的话说,那是八头黄牛也拉不回来。不过今~到锣鼓~,马凤兰却先去了李俊生家。多年以来,马凤兰往李俊生家跑已经成了习惯,早晨起~后眼都没有睁开就往李俊生家跑,中午晚~~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