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为爱呐喊的男人-彭成 [目录] > 第8章

《为爱呐喊的男人-彭成》

第8章五千本小人书“吃进肚”

作者:飘潇竹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决心“浪子回头”的彭成,很快又变回了原来那个跟人打架的野孩子“黑将”!而且这一次不是跟孩子打,而是跟大人打,是为了给父亲“报仇”。

父亲虽然长年在外,在家的时间很少,但儿时的彭成对父亲的感情特别深。

父亲在村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做过一次“贼”,曾经为了两个饥饿的儿子而“偷”过生产队的大麦,更重要的是,他与村里其他男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父亲不甘平庸,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走出封闭的小村庄,敢于去外面的大世界闯天下,他见过的世面和吃过的苦头都是村里其他男人所望尘莫及的。他做过医生,贩卖过布票、粮票、煤炭、开过砖瓦厂,他去过江西、安徽、湖南,他睡过江堤、草垛,甚至还讨过饭……

无论别人怎么议论父亲,在彭成和弟弟彭启明的心中,父亲永远是世界上最好最有见识的男人。

每次父亲回来,无论赶路赶得多么辛苦,无论钱袋多么羞涩,他总是会为他的大儿子彭成买上几本他最喜爱的小人书,再为他的小儿子启明买上几个他最喜欢吃的苹果。

父亲似乎天生深谙一种生存的艺术。他能把贫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把苦日子都能嚼出甜头来。

记得有一年的腊月,接近年关,生产队里抽干了一个小池塘,给每家每户分了鱼。彭成家里也分得了三条很小很细的鱼。父亲却神奇地将这个三条小鱼变成供全家人吃了七天的美味。前六天都吃鱼冻,到最后一天才把鱼刺和鱼骨都咬碎了,吃进了肚子里。那美妙的鱼冻,以及父子三人碰着头嚼鱼骨头的快乐感觉,永远地刻在了彭成的记忆中,让他在日后觉得无论怎样的美味佳肴,都比不上那鱼冻和鱼骨头的香美!因为它浓缩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的慈爱与智慧。

父亲回来的日子,是他们一家人最开心最幸福的日子。

可是有一次,回家的父亲却给彭成带来了莫大的痛苦。这一天,当彭成放学回到家里的时候,看到的竟然是一个遍体鳞伤的父亲,他躺在**,额头上搭着一条白色的毛巾。看到父亲这个样子,彭成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

母亲告诉他:父亲是被人打成这样的!

父亲与人合作承包的砖瓦厂因为生意没做好亏了钱,宣布解散了。那个合伙人把责任都归到父亲的头上,对曾经亲如兄弟的父亲反戈相向。他带着家里兄弟们,跑到彭成的家里,把彭成的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还抢走了他家里的自行车和稍稍值点钱的东西。

听了母亲的诉说,怒火在彭成小小的心灵中腾腾燃烧起来,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黑将”在彭成的身上复活了!他曾经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路见不平都会拔刀相助,又怎能容忍自己的父亲受到这般的欺凌侮辱?!

怒火冲天的“黑将”大吼一声,挣脱了母亲和弟弟的阻拦,拔脚就往门外跑去。他举着一根粗粗的木棍,冲到打父亲的那户人家,从门口一路“杀”进去,俨然武侠片中的为复仇而拼命的勇士!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孩子,而且人单势薄,很快便败下阵来。尽管他被那家的几个兄弟揍得鼻青脸肿,但他一点也没有退缩的意思,反而愈战愈勇,大有一种“就此为正义而牺牲”的架式。幸好母亲及时赶到,哭喊着拼命将他拖出了“战场”。一路上,他还骂骂咧咧,几次企图挣脱母亲的手,重回“战场”。

这是“黑将”的打架生涯中输得最惨也最悲壮的一次!也因为这一次的输,让彭成突然非常非常地渴望自己快快长大,他觉得只有长大了才有力量,只有长大了,才能更强大。

为了能尽快长大,彭成更加频繁地跑到大伯母那里去听大人的故事,特别是《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这些关于大英雄的故事。

在童年彭成的眼中,大伯母是最有智慧的。虽然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会说书,她的嘴中总有说不完的精彩故事。她不仅把故事情节讲得绘声绘色,人物鲜活生动,而且故事里还总是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大伯母很懂得深入简出地把深刻的故事与普通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彭成和他的小伙伴们吸收到了大量的精神营养,比起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更为受益。

或许是受大伯母说书的影响,彭成从小就爱上了小人书。那时候的小人书,文字不多,但每一页都配有栩栩如生的图画,让人看了之后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彭成起初是因为在小人书上看到了大伯母讲过的故事,心中很是兴奋。看了几本之后,发现很多伯母没讲过的故事,也能在小人书上看到。那些小人书讲的大多是古今中外最经典最传奇的故事,有关于帝王将相的,有关于爱情传奇的,有关于硝烟战场的,有关于解放斗争的,有关于儒雅书生的,还有关于武侠英雄的。忠肝铁胆、英勇神功、坚贞爱情、大忠大义、治国谋略……这些全在那一本本小小的小人书中。后来,彭成对小人书的痴迷几乎到了**的地步。只要供销社里来了新书,他都要想方设法把它们买下来。看完之后,便把它们整齐地摆放在一个木箱子里,这样日积月累,他竟然收藏了几千本小人书。

他买小人书的钱从哪儿来呢?

那时的彭成,有三条生财之道:

第一条,卖河鲜。就是在河里摸鱼或到河边的码头抓螃蟹去卖。运气好的时候,弄到一条大鱼可以卖好几块钱。

第二条,捡废品。能卖钱的废品不是到处都有,为了能补贴家用和买小人书,彭成颇有钻研精神。他总结出了一套捡垃圾的经验:要找废铜烂铁就去邻村一个大型砖瓦厂的垃圾场;要找塑料纸和塑料鞋等,就到乡里的一些塑料厂去捡,或者在每家每户的垃圾堆里也能掏到一些值钱的“宝物”。一到星期天,彭成就背着一个蛇皮袋,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开始了他的“寻宝”旅程,哪儿有垃圾堆,哪儿就有他的脚印。

第三条生财之道,更是绝。那就是“以书养书”。当他收藏的小人书越堆越多之后,他突发奇想,何不在街上摆一个租不人书的小摊?由于,他的小人书品种齐全,租金便宜,生意特别好,很快就够他买几本新的小人书了。那些新书被他看完后,又加入了出租的行列,这样一来,他的书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最多的时候,他的小摊差不多有5000本小人书!

5000本小人书就是5000个经典的故事,也是5000条做人做事的道理,都装进了彭成小小的脑袋里,给了他丰厚肥沃的精神滋养,让他迅速成长起来。

虽然彭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好,但他的见识与志向却早已超出同龄的孩子。

因为看的英雄故事多了,他的心中便也有了一个英雄的梦想。他不想一辈子困在这个穷乡僻壤,他想出人头地,他想干出一翻大事来。

可是,怎样才能干出大事来呢?他还没想好,更不知从何做起。

潇竹感言:

《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那时的彭成,正是前者。在大伯母的故事和几千本小人书的熏陶下,他的内心充实了起来。他有许多的梦想,他希望能像故事中的英雄一样,干一翻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路在哪里呢?当时的彭成,如果要跟人比学问,他可以滔滔不绝说上几个小时,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当代的,他几乎比大伯母还会讲了。可是,在学校,他的学习成绩却烂得很,每次考试能及格都很难。这样下去,考学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事,又如何去干大事呢?

亲爱的读者,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许多人之所以碌碌无为,不是因为没有学问,不是因为没有志向,而是空有学问和志向却缺乏行动的能力。

如果你是那种“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你怎么可能成功呢?

我们的主人公彭成,会成为这种“思想巨人,行动矮子”吗?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怎能让爱我的人失望?”内容快照:

『怎能让爱我的人失望?』

彭成的“不务正业”终于惹恼了~亲。趁彭成不在家的时候,~亲把他视为珍宝的几千本小人书从木箱子里倒出来,点一把火给烧了。当彭成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宝贝们”变成了一堆灰烬时,气得几天没跟~亲说话。那时的彭成怎么能理~一个农村~亲的良苦用心呢?“儿~,你是农民的儿子。你~想跳出农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考学!考不了学,读那么多小人书又有什么用呢!它们只

~~

>> 阅读第9章 怎能让爱我的人失望?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