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的形成
地球早期的形成,现在还是一个谜,还有待于进行科学的探测和研究,但根据牛顿万有引力的定律,地球的初期应当是一个较小的球状物体,这个较小的球状物体的主要构成成份应当是岩石,以后在地球磁场的引力作用下,将太空中在地球引力范围之内的尘埃、颗粒、石块、冰块等物质吸附到地球上来,逐渐形成了地球早期的地质结构,这一地质结构就是:
地表是冰层,冰层以下温度在零度以上的地方有液态水,冰层及液态水以下是岩石。岩石下面是地壳,地壳内有岩浆(岩浆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内温度过高所形成的,这种过高的温度已持续了几十亿年的时间,现在这种过高的温度仍然使岩浆在流动或喷发)。这是地球早期形成的地质结构。
以后随着地球天气、气候、温度、环境的变化,历经了几十亿年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现在三山六水一分田的格局。即:海洋、地幔、岩石、地壳、岩浆这样一种地质结构。
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宇宙碰撞的说法,说地球是由于宇宙中物质的相互碰撞形成的。这一说法如果始于最原始的,即地球磁场的引力作用形成之前,地球还是一个十分微小物体的状况下,可能是成立的。
有人提出,地球初始的形成,即整个太阳系的形成,是由宇宙中的原始星云产生而来,这些星云是由气体和颗粒构成的物质,并围绕中心转动,以后中心形成了太阳,其外围的部分形成了行星,从此也就诞生了地球,这一说法称之为“星云假说”。
根据太阳系的状况,这一说法还是比较贴近实际的。
但是,第一、这一说法它同样是在物质的相互碰撞中和引力的作用之下才产生的。
第二、即然是在引力的作用之下产生的,中心形成了太阳,那这些星云中的物质、尘埃、气体、颗粒、石块、冰块等就都应当存在着一个运行规律,那就是都在向中心靠拢。在向中心靠拢的过程中,行星和卫星的形成除碰撞外还靠的是引力。
第三、这一“星云假说”否定了卫星分离说(即卫星是行星发生碰撞事件后被分离出去的,仅凭行星和卫星上的物质基本相同和形成的时间基本相符,就认为卫星是从行星上分离出去的说法,显然证据不足)它应当是太阳、行星、卫星都是在这种星云中产生的,而不应当是太阳和行星产生于此,却把卫星排除在外。木星有18颗卫星,土星有9颗卫星,这些卫星显然不是从木星和土星上分离出去的,其它行星上的卫星也应当是如此。
第四、行星和卫星初始的形成,由于星云中所分布的颗粒、气体、冰块、石块等物质均匀度的不同,所以行星和卫星形成后,其行星和行星、卫星和卫星、行星和卫星上的物质并不完全一致,就导致了有的行星和卫星形成了如水星、火星、月亮一样的球体,而有的行星和卫星,如地球和木卫二(木星的第二颗卫星,还有一些行星和卫星)就形成了冰球一样的球体。
第五、这一星云假说也否定了宇宙膨胀的说法,持有宇宙膨胀的观点是不应当有此说法的,因为两者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即然星体在彼此远离,星云中的物质就会越来越远,就不会发生太阳系形成于星云之说。
还有人说,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后来变冷了,这一说法是不确切的。
如果地球的早期是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那它是不会变冷的,它的温度也不会降下来,恰恰相反,它的温度还会升高,还会继续的上升,它会发展成如木星一样的行星,它还会发展,甚至会发展成为一颗恒星。
地球上的物质,比如岩浆,在冷却时它就是固体(如山体),在高温环境中它就是液体,温度再高时,如太阳一样的温度时,它就会变成如太阳一样的高温物质了。
有人说,它的温度之所以降下来,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变成了大量的雨水,降落到了地球的表面,使地球变冷了,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
试想,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它还会有大量的水蒸气存在吗,人们不妨做一些试验,达到了100度的沸点,一壶水被蒸发消失需要多长的时间,400度以上的高温蒸发掉一壶水又需要多长的时间,1000度以上的高温要蒸发掉一壶水又需要多长时间,一万度以上的高温蒸发一壶水又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它的温度起码应当达到1000度以上,这样的高温环境下,水蒸气只能被蒸发消失,它还能存在吗?
可能有人会说,在远离它的大气层中,温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请问,金星上的温度是400度以上,它还够不上是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它的大气层中有水蒸气吗,有代雨的云层吗,它能下雨吗,它的温度下降了吗。
木星是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木星的大气层中有水蒸气吗,有代雨的云层吗,又连续不断的下雨了吗,它的温度又降下来了吗,它不但没降,相反它的温度还在继续的上升。
太阳也是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太阳的大气层中有一丝一毫的水蒸气存在吗,它能下雨吗,它的温度又下降了吗。
如果地球的早期是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由于连续不断的下雨使它的温度降下来,后来变冷了的推理成立的话,那么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将不复存在了,它们的温度都降下来了,也都变成了冰冷的球体了。
水蒸气,水滴,代雨的云层等这些它只能存在于0度以上,100度以下的温度环境中。
在0度以下,水蒸气,水滴就会成为冰粒、冰雹、冰块。
在100度以上,所有的水蒸气,水滴,代雨的云层都将会被蒸发。
所以,一个火热高温的球体,是不会有水蒸气存在的,也不会产生水蒸气,更不会形成代雨的云层,连续不断的下雨之说更是天方夜潭。
地球诞生之初的球体形成后,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它所吸附的是宇宙中冰冷的物质,如:冰冷的颗粒,冰冷的尘埃,冰冷的石块,冰冷的铁质元素及冰冷的冰块等。一直到现在,地球还偶有陨冰、陨石降落的现象发生。
现在人类已经探明,木星的第二颗卫星——木卫二是一个冰球,基冰层的厚度达到了50公里左右。
既然木星的第二颗卫星——木卫二能形成如此的冰层,那地球的早期同样也能形成如此的冰层。
因此,木星的第二颗卫星——木卫二与早期的地球一样,所吸附的物质应当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以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不同,受各自条件的限制,而演化的程度不同罢了。
地球的形成现在还有许多的不解之谜,还有待于人们进
行深入的探测和研究。
2003年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二章、地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容快照:
『第二章、地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地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无垠大地美无边,~川河~海洋远,生命植物安全居,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球~,它有自转、公转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些,~现了地球运行的基本规律。1、地球的自转:地球以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这种自转速度的形成,它应当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