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吴恨 [目录] > 第4章

《吴恨》

第4章第三章 争锋

作者:谭英明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风流才子伤别去,又忆百花凋零时;万千繁华皆成梦,魂魄犹绕姑苏台!

季札泪洒望天台,远离故国而去;时近拂晓,屈狐庸眼含热泪,仰天长啸:“老天呀!老天!你当真要抛弃我们吴国吗?!公子之才,不在齐桓、晋文之下;若能君临吴国,足以建五霸之功绩,辅翼天子,姬姓血脉之中兴可以立待!不想造物弄人,公子志向着实不在天下,奈何?列位先君——老臣无能,不能以死相争,令公子回心转意,一念之差,纵公子远去,岁月流逝,何日是归期?老臣真是吴国第一罪人呀!”

沉吟片刻,忽然想起季札临去之时,曾预言吴国必出明君;将信将疑之下,屈狐庸只得怏怏回到殿内。此时殿内一片寂静,众人一夜无眠,昏昏欲睡;只有公子光眼望殿外,毫无睡意。看见屈狐庸进殿,公子光霍然站起,目光炯炯:“先生!叔父何在?”

“公子——公子——公子他、他已经离开姑苏,前往中原去了!”

声音虽然低沉,但屈狐庸的话无异于晴天霹雳,将众人震得目瞪口呆,公子光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片刻之后,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上前,责问屈狐庸;单舌难胜众口,屈狐庸手足无措、窘迫之极。

忽然,公子僚一声怒吼:“够了!够了!!够了!!!”众人愕然,呆在原地。

公子僚对屈狐庸深施一礼:“敢问先生——叔父为何置国家社稷于不顾,脱身独去?”

“回禀公子!延陵君志向不在国家,愿归根中原;老臣驽钝,无法强阻,请公子降罪。”

“当真不能阻止?”

屈狐庸还没来得及回答,公子光朗声说道:“叔父心思,昭然若揭;国家社稷,视如粪土。想我吴国四代君主,不是叔父之父,就是叔父之兄,动之以亲情,晓之以大义,余昧王更是执手叮嘱、洒泪而逝,旁观之人谁不心碎?然而叔父依旧始终不为所动,何况一个老朽之臣,片面之语?!敢问先生,叔父临去之时,有何话说?”

摆脱困境,屈狐庸半天才回过神来:“延陵君临去之时,说上天方眷顾我吴国,必定有明君定我吴国社稷。”

“所以,”公子光顿了顿,“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于众公子之中挑选德才兼备者,立为新君,以断绝内外之敌窥伺之心!列位臣工,请更换朝服,正殿公议!”

旭日东升,辉光四射;昭阳正殿,金碧辉煌。众大夫峨冠博带、刀剑铿锵,分列两旁,庄严肃穆;众公子鱼贯而入,各怀异心。公子光昂然而进,直奔君主宝座,端坐其上;举朝哗然,议论纷纷。公子僚大怒,拔剑,公子盖余、烛庸操利器紧随其后,直奔公子光;公子令狐、猛获毫不示弱,拔剑护持公子光。双方剑拔弩张,形势一触即发,群臣失色,徒呼奈何。蓦地,宛如晴空霹雳炸响在耳边,一人厉声大呼:“不得无礼!大王临终之际说甚话来?如今大王尸骨未寒,你等兄弟随即刀剑相向,是何体统?!”

众人属目,原来却是华登!公子光不语,公子僚夺气,众公子弃剑于地,羞恨交加。为缓解紧张气氛,屈狐庸出班说道:“储君未定,请暂且空出宝座。”公子光依依不舍而下,气氛顿时缓解,众人暗松一口气。

华登朗声说道:“国家多难,当立贤君;延陵君旷世奇才,众望所归。然而他拂袖而去,明示天下无意为君;无可奈何,我等只能退而求其次,于众公子之中选贤德之人继承大统,安抚内外。”

话音未落,公子光抗声而起:“父辈兄弟四人,诸樊王为长兄,我乃是寿梦王的嫡长孙,诸樊王的长子;叔父余祭王、余昧王相继即位,延陵君弃国而去,依次相及,应该立长孙;立我为王,顺天应人。”

公子僚大呼:“子承父位,自古如此!兄弟相传,乃是因为祖父寿梦王爱惜延陵君的才华,所以一改旧制,希望王位依次相传,成全延陵君;如今既然延陵君周游天下,无意为王,那就应该恢复旧制,父死子代,我是余昧王长子,应当立我为君主!”

“若是论贤德,你哪一点在我之上?!”公子光大怒。

“兄长若是不服,你我何不各持利器,一决雌雄,胜者为王!”公子僚俯身拾起宝剑。

“若是怕你,妄为英雄!”公子光针锋相对,站起。

眼看局势不可收拾,群臣连忙上前劝解,乱作一团,选立储君在一场闹剧之中草草收场。

入夜,屈狐庸府内灯烛辉煌,亮如白昼;群臣无所适从,纷纷来到,问计。

眼看群贤毕至,屈狐庸起身行礼,众人纷纷作答。屈狐庸说道:“建立新君,刻不容缓,长幼争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观者心伤;不知各位同僚,心属何人?”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华登说道:“延陵君离去之际,唯独先生在场;不知延陵君可曾有所嘱托,希望先生告知我等。”

“唉!当时事出突然,老朽忘了问了,再议,再议!”

一片叹息,声闻内外。突然,一人大笑:“这件事何必再议,小人不才,为大家一决!”

众人惊视之,原来却是王孙雒,年方十三;华登不悦:“黄口孺子,怎敢口出狂言!”

王孙雒大笑:“那么小人告辞。”扬长欲去。

屈狐庸连忙起身:“深谋高见,何必老朽;救国良策,常在少年。危难之际,请公子畅所欲言。”

“二公子争位,各执一词,理由充足,无可厚非。”王孙雒说道,“然而公子光谋略高深,无人可及;我斗胆说一句——延陵君弃国而去,深夜出奔,这一切似乎早就在公子光意料之中,因为当先生奔入殿中宣扬消息之前,公子光便坐立不安,眼望殿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当先生进殿,还未开口,公子光便一跃而起,急切地询问延陵君的下落;当先生说出真相之后,我等乱作一团,又是他号召群臣朝服登堂,谋立新君;然后,众目睽睽之下,他直登宝座,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明白,他才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他的城府深不可测,真是一个可怕的人呀!”

趁王孙雒叹息的当口,华登插嘴说道:“那么公子的意思是——立公子光为君?”话语之间,难掩欣喜。

“不!”王孙雒坚定地说道,“恰恰相反,我认为应该立公子僚。为什么呢?公子光为继承君主之位,可谓费尽心思、机关算尽;若是立他为王,恐怕后世之人会以为王位可以用智谋取得,那么奸诈之徒就会周旋于群公子之间,奋其诈谋,行波作浪,扰乱国家。公子僚为人,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心直口快,心胸坦荡;而且论起亲疏关系来,公子光是先君余昧王的侄子,而公子僚是余昧王的长子,如今大王尸骨未寒,我等废亲立庶,于理不合;日后九泉之下,我等有何面目与大王相见!?”

一番话说的大家心服口服,于是定议。

群臣各自回府,华登快步追上王孙雒,抚mo着他的背部:“公子谋略过人,华某佩服!”

王孙雒头也不回:“其实屈狐庸早就决定立公子僚为王,只是怕得罪公子光,对自己不利,借我的嘴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罢了!”

“那你就不怕?”华登不舍。

“都是血肉之躯,谁不怕死;但人生在世,忠义为先。为国家社稷,我不敢避死,是非公道,但由后人评说!”

目送王孙雒远去,华登仰天长叹:“自古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王孙雒不避死亡,为历代社稷着想,可谓国家之宝!”

公子光听华登说出群臣决定立公子僚为王,不禁勃然大怒,恼恨交加;然而木已成舟,无可奈何,于是深恨王孙雒;华登以大义劝解,公子光也爱惜王孙雒才情,怒气渐渐平息。

于是公子僚即位,是为吴王僚。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四章 伍奢之死”内容快照:

『第四章 伍奢之死』

江淮自来多情地,吴楚刀兵几时休?不是荆楚先自废,吴戈何日~郢都?楚地半天~,庄王问鼎时!以一己之~~衡整个中原的楚国终于迎来了自己最黯淡的时刻,外有~大的吴国虎视眈眈,内有接连~的弑杀夺位,内忧外患之~,荆楚大地风雨飘摇,暗~涌动。。。。。俗话说‘圣贤不出,忠臣~骨,~佞奋起,小人得志,亡国之征兆。’此时的楚国,出了一个大~臣——费无极!楚

~~

>> 阅读第5章 第四章 伍奢之死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