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刘海涛,家里兄弟四个他老小,人都称他刘四,本地人,只见他头戴棒球帽,上身穿一特大号西服,下身牛仔裤,裤腿都要开叉了,脚上一款杂牌运动鞋,鞋带有一根开了拖着地,下巴上留着稀松的胡子,年龄三十刚出头,可加上这一身儿,整个一奔六的配置。
刘四平日里没什么正事,专靠卖些小玩意儿小古董小字画给来往的游客,说是小古董,其实都是些假货赝品粗制滥造的玩意儿,正经卖这些的人已经很多了,而且人家是有门有脸儿有摊位的经营,有些经营的好的有实力的已经在园内开了门面,可他哪有那个本钱跟心力,只是混口饭吃而已,开封城里名景古地,只要是人扎堆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今天本想着天气好,就来这了,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这个经营,在园子外面基本是卖不出去的,本地人都脸熟,再说谁买这些破玩意儿,也只是糊弄糊弄那些外地来的游客罢了。所以说只有混进园子去才是走上了小康路的第一步,人生的机遇都是给那些有空可钻的人准备的,平日里有好多次因为人多也都混进去过,只是今天惨了些。
门口周围是不允许胡乱支摊儿的,往大了说影响市容市貌,往小了说影响园子内部生意,刘四的眼睛不只属于大姑娘小媳妇,更属于城管和物业管理者们,背负着双龙戏珠的危险,游走在风口浪尖之上,眼睛一直维持在5.2以上级别没敢下去。
晌午都蹉了他还没卖出去一样东西,脏王庙可没有午休的习惯,刘四正准备吃饭呢,见远处来了位跟他一样头顶帽子的中年人,鼻上还架着一副墨镜,看模样倒干练,后面跟着一个小伙计,路过他摊位的时候扭头瞅了瞅,刘四一看生意来了,便忙招呼二位过来,买不买另说,有看上的再谈价等等。
二位看似瞎逛的,并没有什么心思看这地摊破烂货,都走过了,只是听他吆喝才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戴墨镜的歪头盯着他地毯上的一堆东西乱看,转身回来,弯腰又看了看,然后俯身蹲下来从地摊上拿起一个瓷瓶端详了两眼。
瓷瓶粉青色,上口小有宽平的沿儿,底儿较口略大,肚儿饱满,釉面上有着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看着跟用锤子砸开花的冰裂玻璃一般,色泽品相还算圆润。
墨镜大爷看完放下,打趣地问:“这个玩意儿。。。。。。”
还没等他说完,刘四便兴高采烈地竖起了大拇指夸道:“师傅,您真是好眼力啊,一眼就逮住了好东西,一看恁就是行家,这个我给你说,可是我们家祖传嘞,压堂嘞好东西啊!”
他这人,也没什么生意经,只有一条不死定律:只要是人家看上的东西,他都会主动举起祖宗八辈、千秋万代、历史悠远的文化大旗,说是自家祖传。
墨镜大爷只是微微笑了笑,正欲起身,又被刘四拉住说:“大爷,其实不瞒你,俺家要不是急用钱,俺媳妇有病要住院,俺妞又等着上学,我是说啥也不会拿出来卖的,我对不起俺爹俺爷,更对不起俺列祖列宗啊,我不孝啊。。。。。。”
说完仰天长叹,还差点挤出几滴泪来,有时候刘四自己都感叹应该报报什么中央啥学院的,只是心里想刚才是不是有点过了,情节有点太老套了吧,弄得自己都想笑了,心里说:太夸张了太夸张了。也难怪,半天才来这么一单生意。
那位中年酷哥不知道说什么好,又不好打断他的表演,就直接问:“多少钱?”
刘四见他寻价,知道有门,心想这瓶子是上个月从表舅家里抢的,你说这亲戚虽然远点,但毕竟还是亲戚,那王八蛋竟然要我50块,磨了半天才又塞给我一包两块五的烟,太黑了。做人还是要善良厚道实诚点,于是伸出两根手指头一叉:“8000。”
墨镜大爷这次没微笑,而是直接大笑,话都不说,站起来就走。刘四一看形势不妙就急了,心想我他妈的开价估计太离谱了。于是赶忙拿起瓷瓶,起身上前拦住他俩,大嘴咧得都变了形了,要不是耳朵挡着,都开到脑门子后头去了,连连陪笑:“这可真是正宗嘞宋朝龙泉窑啊,你看看这花纹都裂成啥样啦!”
刘四没再说什么关于祖宗的话,估计也不好使,而是报上了瓷器的窑名,其实他对瓷器还是略懂一点的,不然也不会干这份遭罪的活,再说不来点官方术语怎么忽悠住人,心想这家伙有可能是铲地皮的。
大爷听他说是龙泉窑,便驻步又接过来看,脸上又恢复了刚才的微笑,呵呵地说:“样子倒是龙泉窑的样子。”
刘四见他这么一转一说,浮着的心又咽了下去,连忙客套:“就是就是,师傅,你再好好瞅瞅,要真不喜欢,恁看看别嘞也行。”
可能是这位眼镜侠对这号称宋朝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窑又称哥窑的东西没多大兴趣,没看两眼就又放下,问刘四:“这些全在这呢?”意思是说你还有别的宝贝没有,刘四刚开始没明白过来,可不都在这吗,幸好他脑子还算快,突然想起了昨天下午混进相国寺里给人送货的时候无意中捡到的一样东西,那是一幅密密麻麻的画。
不客气讲画的乱七八糟的,甚有梵高、毕加索后现代主义风范,但是那画确实是副中国画,而且旧的很到位,虽然有点破口,但没有色差和白斑,纸张绵柔,装裱还算讲究。
他因为平时对画不感什么兴趣,所以也没有那个鉴别能力,心想管它是真是假呢,我只是个生意人,又不收藏这些个,干脆拿出来让他们看看,如果他们喜欢了看上了,能卖了最好。
那幅画没放包里,开得太宽塞不下,索性就用报纸包着绑在大包外面,看着跟小半根甘蔗似的,刘四明白了老头的意思,急忙说:“有有有!”
墨镜大爷:“那就拿出来展一眼吧。”
刘四取出那画,老爷子半弯腰接过来,退去报纸,打开端详。只见他随着画卷的不断拉开,身子又缓缓蹲了下来,明显要比看那名窑耐心的多,最后竟然连黑墨镜也摘了下来。
刘四看他看得那么认真,心想莫非真碰到真迹了?本来自己也不懂,再说这老头到底是真懂假懂也吃不准,也可能他只是喜欢书画之类的宝贝,还可能他这是不懂装懂怕我唬他,更可能的是他完全就是一个上当对象。
字画背对着他被慢慢展开,刚开始心里还在打鼓,后来竟然在纸张背面看到一样东西时差点没笑出声来,便赶忙捂着嘴低头岔气半天。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六章 名人出没”内容快照:
『第六章 名人出没』
原来画的背面靠里的~分竟然写着小学生的乘法~诀,哈哈,真是~命~,你说这玩意儿能是真的吗?这么悠久的年代能有阿拉伯文化移植渗透~来?这么珍贵的~能让孩子们当黑板~写~画吗?刘四想笑都不敢笑,他内心在感慨造画者~酱油的技术实在高明,但却没管好自己的孩子,没擦好~~,同时内心也在祈求老天,千万别让这~大傻帽看出来。世事总难预料,该遇不该遇的都来得太离奇。等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