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就要落山了。
山间里落日前的一段时间是格外热闹的,一群群鸟雀旋来旋去,在林间欢叫个不停,仿佛是在向同伴炫耀一天来的收获,也好像是在向同伴讲述今天遇到了什么奇闻轶事,喧闹声把整个山林都染红了;像彩绸一样的夕阳如同旗帜一般飘荡在林间树梢上,柔和而有漂浮,如梦幻一般。
在一座绿林掩映的山上,一座简陋的庙寺沐浴在夕阳里,虽没有幽静的钟声,却也显出几分与世无争的悠闲。
寺庙内,一位老和尚正打坐在团座上,双手胸前平端,微闭双目,一副平静安详的神色,与夕阳下的山林溶合一色。
“请问大师,这里是桃花寺吗?”一位女人的声音,话似泉滢莺鸣,金珠溅落玉盘,韵味十足。
“阿弥陀佛。”老和尚微微竖起一掌,慢慢睁开眼睛一看,面前站着一位绝世美人,约二十四五岁,面似的桃花,眉眼鼻口都长得如画龙点睛般恰到好处,似乎经过神工鬼斧雕刻出来的一般,而身材更如一支水仙玉莲,娇媚而飘柔,撩招魂魄。老和尚已经八十五岁了,十五岁削发,修行了整整五十个春秋,几乎成了四大皆空的高僧,但心里还是一震:这女人真是太漂亮啦,让人不敢相信她是人间之女人。有诗为证:
不是人间风月种,乘霞飘落世尘中。
羞花闭月若能拥,云雨宵宵梦不空。
老和尚静回过神问道:“姑娘来到敝寺有何事呀?”
女子道:“我是从五十多里外的一个村子里来的,听人说这个寺里有一个掷儿窑是吧?我是来求掷儿的。”
老和尚微微点点头,心里明白这女子的来意。
说起掷儿窑,得慢慢说起。
这雷山真是苍天巧设的神奇杰作。七八年前,老老和尚初来到这山上时,见有一处平坦之地,没有树木却长满了青草野荆,在荆草中,老和尚细细一瞅,发现一座两人多高的大石,竟是一座天成的如来佛像,心里亦喜亦奇;再看看旁边十米处的荆草丛里,亦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大石,竟像坐在莲花台上的观音。老和尚惊奇沉思之后,就在此地方圆百里化缘一年筹了一些钱财建起了桃花寺,自己也就住了下来。
桃花寺正寺建在如来佛像上,如来佛像位在寺内正中央,与寺天然而成,因为不是人工雕塑,增添了香客的几分神秘感。而十米处的那座观音像,仍是露天的,老和尚却砍去四周乱荆杂草,提来清水用毛刷刷洗一遍后,竟是一座羽白色的石头,端庄淑静地坐在莲花台上,更奇的是观音腹下有一碗大的窑穴,大约窑穴里常常积下雨水,因此呈黑青色,老和尚怎么也刷不去,与羽白色的全身成反色,更像是女人的**。
老和尚敏思苦想了三天,心里猛然大悟,拿来毛笔粘浓墨汁,在观音的腹上写下“掷儿窑”三个字,字体似睡非睡,直而欲倒,倒却又稳,像大师书法又是学童练字,但又好像隐藏着什么玄妙。
桃花寺建好后,每年三月三赶庙会的这一天,方圆百里来此烧一炷香卜一下运气的人很多,如同赶腊月集一般,当然,更多的是一些年轻的女子;有真正结婚多年不孕的,自然也有刚结婚以求一个好兆头的,甚至也有为了生男生女掷投几枚石子赋予一种精神寄托的。昔日沉静的雷山顿时有几分人气起来。
破四旧以前或者北宋时期的这座寺庙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没有记载,也无人考证,但现在雷山上的桃花寺就是这个样子。
半年后,方圆百里便传开了:凡是不孕的女子只要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来烧香拜佛后,站在十米处,如能向“掷儿窑”里投进小石子就必会怀孕,据说十分灵验。投不进去的只好明年再来。于是,近两年三月三这一天前来向“掷儿窑”投掷的不孕女子竟有数百人之多,成了桃花寺的一道亮点。当然也有新婚不久的年轻女子在这一天了来求个吉利的。
老和尚见漂亮女子是来求掷儿的,又一声“阿弥陀佛”后说:“求掷儿,只有三月三这一天灵验,其他日子不行。”
漂亮女子显然有几分失望:“还有这些讲究的?三月三不是才过去几天吗?难得现在掷石子不灵?”
老和尚说:“凡是都有定数,亦有定规。”
女子十分无奈,想了想又道:“我听人说大师是得道高僧,会预卜未来,能否给我卜占一下?”
老和尚点点头:“姑娘欲卜什么?”
女子说:“大师就卜一卜我来此寺的心愿是否能实现。”
老和尚道:“姑娘赐一个字。”
女子左右看看,见老和尚身后的如来像竟是天然的石佛,便脱口说出“像”字。
老和尚竖起单掌说声阿弥陀佛,闭幕沉思一阵后道:“看似终不是,不是亦还是;定所原为空,空时好乘风。”
女子听后不懂,欲请老和尚明示,老和尚却道:“姑娘羞花闭月,仪态似仙,若能在此住九九八十一天,定能心想事成,万里乘风。”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庙里的第~”内容快照:
『庙里的第~』
漂亮~子见老和尚让自己在寺庙里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心想事成,也没犹豫当即应了,管他是庙寺还是和尚,住~就住~,自己来求“掷儿窑”是最大的心愿,作为一个~,还有什么比不孕更令人懊恼和绝望的?八十一天转眼就会过去,八十一天后自己若能怀~孕,那就是大喜大贺的事。再说,这个庙寺就这一位老和尚,没见有其他和尚,老和尚难道还能吃了自己不成?这样一想,漂亮~当然不再犹豫。漂亮~子~邬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