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古代的人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注重的是“脑思维”,古人相信“心感应”,也就是天人感应。他们相信人类所有行为都与星座以及宇宙万物相关联,因此一到该出个大事了,必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征兆出现。
比如一条大青蛇什么的突然爬到皇帝老儿的龙椅上吐唾沫;又比如地震司非常昏庸,分明预测出洛阳大地震,却因为提干入党等诸多心思萦绕于心,秘不报告造成生灵涂炭;又比如,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不知道是谁家的母鸡中的战斗机突然变成公鸡(由此看来,本山大叔的小品是有历史渊源的)。反正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于是,汉灵帝急召群臣,对于种种异象展开研讨。当时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反正现代我们给予很高评价的这么个叫蔡邕(公元133年-192年)的人,他竟然大放厥词说,母鸡变成公鸡是一帮太监干预朝政造成的。这就是古人的思维方式。换做现代,我们会说是卵巢萎缩雄性激素分泌导致这样的一堆屁话。不过因为皇帝也是古人,所以他觉得蔡邕很有道理,因为他自己也感到宦官们把持朝政,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于是,皇上长吁短叹一番就回宫了。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叫蔡邕的显然是胡说八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依然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蔡邕在经史文学书法音乐的造诣都非常高。有一次,他看见工匠用扫帚在墙上乱画,居然就悟出了一种叫“飞白书”的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后来这种扫帚体风靡一时,以至于人们争相摹仿。他听见农妇用柴火烧火做饭,一听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就知道是块绝世的好桐木,于是才有了举世无双的“焦尾琴”。
他自己了不起也就算了,连生个女儿也很了不起,叫蔡琰(公元177年-?),民间称蔡文姬。据说她不仅才艺绝伦,而且过目不忘。当她6岁时听父亲弹琴,隔墙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大惊,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她创作了一首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至今流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我们的老祖宗还是很敬重所谓“玩琴的”,可是到了我们老爷子这一代不知怎么就变了。当年我抱个吉他在街头唱歌,就被我老爷子提着他的“扫帚体”满街追打,说我是小流氓。当然,至于我为什么最终没有如愿以偿地成长为一个流氓,还是要感激我曾经接受过的扫帚教育。
不过当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追星,比如就有一大帮子太监确听到消息后,认为蔡邕这个人没有什么科学常识,不能够用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问题,于是联名上奏把蔡邕放了长假。于是这个可怜的蔡邕从此就流浪江湖,
但是再怎么说蔡邕也是杰出的什么什么家,在当时也属于业内权威代表,在各行各业都有一批按照我们现在说法叫“蔡丝”的那么一帮人,于是很多“蔡丝”大臣就联合起来对抗太监们,也没心思治理国家了,搞到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这就是当时史书和后代演义中对于汉末乱世起源的说法。可见追星未必是什么好事,追不好也会生灵涂炭的。
话说那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公元?-184年),一名张宝(公元?-184年),一名张梁(公元?-184年)。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他们是后来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但是那时候的张角本来学习成绩就不怎么好,而且估计人有些锈逗,所以老是考试不及格,做不了官,家里也没什么后台可以通融,于是渐渐他就有了些愤世情结。
愤青张角有天愤愤地进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也许是老人觉得张角这个孩子还是很善良的,就把他带到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说:“这个就是《太平要术》,你得了这宝贝,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有异心,必获恶报。”
张角拜问姓名。老人说:“吾乃南华老仙也。”边说还边时不时放几个闷屁,放完化阵清风而去。
当然,这一小段记载是不见史书的,而且这个什么神奇的破书也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眼光把这一段当作张角自己瞎编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完全相信史学家,那么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无法得到合理解释了。所以有的时候我基本觉得历史还是很可疑的,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比如象对待那个不太有科学常识,但是很有其他天赋的XX学家蔡邕那样。
据说张角得此书,日夜攻习,竟然就学会呼风唤雨,号称为“太平道人”,而他两个兄弟则自称“大医”。
中平元年(公元184)正月,疫气流行,张角立即收了徒弟五百多人,云游四方,散施符水,为人治病。根据历史记载,此人的医学造诣还是很深的,而且因为治病不要钱,属于义诊。跟我们现在的义诊所不同的是,我们义诊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没病的人忽悠成有病,而张角是把有病的忽悠没病了,因此深受百姓爱戴。慢慢地,张角成了人民心中的活神仙,信徒越来越多,百姓家家供奉张角神龛。
张角于是设立三十六方,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总有四五十万人,宗教势力非常之大。从这点有历史依据的记载看来,如果不是张角遇见了那个什么仙人板板,那么他何来的神奇力量?或者,我们也可以解释为,张角是那个时代比华佗更伟大的医学家?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张角如果临死也能够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让弟子记录下来,也许就成为中国的耶稣也未可知。
因为这些张角的信徒需要一个统一标记,就都在头上裹了条黄巾。这在当时很是流行,就如同中国在某个年代几乎人人都以有一顶黄军帽为荣一样,这足以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子弟兵的真实感情。
不过张角不是子弟兵,出名后就不安分起来,因为他觉得不仅是百姓拥护他,连政府高层里也开始有人信奉他了。宦官中常侍封胥、徐奉等当时就非常追捧他,并且约定暗中起义。暗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当时很多老百姓都用白土在自己门上用扫帚体涂画上“甲子”两个字,表示拥护。还有许多人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赶去投奔,以至于争先恐后,造成交通阻塞,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一万多人。
历史总是那么相似,耶稣身边有个犹大,张角身边也出了个叫唐周的弟子,他偷偷告发到朝廷,于是皇帝下令追捕张角一党,黄巾起义被迫提前。从当时历史记载看,确实是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皇帝实在是非常头疼了,火速降诏,令各处军阀协助讨贼。并且派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三人,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伐。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大耳朵和~兄弟们”内容快照:
『大耳朵和~兄弟们』
且说张角~犯到幽州。幽州太守刘焉,名字和人一样蔫,闻得贼兵将至,~贼众我寡,打起来~吃亏,随即出榜招募义兵。顺便说以~,这个幽州太守刘焉其实就是后来被刘备夺了益州的刘璋的父亲。真可谓是养虎为患。榜文贴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这个人偏偏也是不甚好读书的,~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字玄德。历史似乎总在给我们一个假象,办大事的人跟文凭没什么关系,跟~氓匪气却有关系。史书~说刘备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