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尖峰传奇 [目录] > 第10章

《尖峰传奇》

第10章第七章、波司登,登上世界最高~ 文 / 大旗飘扬

作者:大旗飘扬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七章、波司登,登上世界最高峰 文/大旗飘扬

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波司登明星新年联谊会上,著名导演谢铁骊说:“我在俄罗斯看到中国的波司登非常振奋,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波司登在那里每件售300美金。这一切都表明,一个民族强势品牌已屹立在世界名牌之林。”

是什么使它如此辉煌?

是它的质量、是它的设计。

更是它成功的“尖峰传播”“抢占最高点”企划战略……

波司登的成功为中国营销史谱写了一个经典案例。

1998年3月下旬,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刊发了一条消息:“‘波司登’挑战世界最高峰”,全文如下:

为纪念人类首次双跨珠峰10周年及中国与斯洛伐克建交5周年,我国南方常熟一家羽绒服装企业——江苏康博集团,受有关部门嘱托,为中国登山运动员制作登山服。

这是笔者刚刚从18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中、斯联合登珠峰壮行会上获悉的消息。

1997年10月,经中国、斯洛伐克两国政府批准,1998年春,中国登山队、斯洛伐克山岳联盟共同组队攀登珠峰,此后,国家体委中国登山协会开始为中国队寻找登山服制作厂家。“波司登”以过硬的质量,以及多年行业榜首的地位一下子引起他们注目。当康博集团接到中国登山协会这项任务后,非常高兴,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连夜研究,立即采购面料,精心设计、缝制,哪怕是一条拉链,一粒钮扣,都倾注了康博人的心血。他们采用国产GORE-TEX面料,充绒是450克,含绒量80%,为登山队员制作了防风透气,保暖性极强的登山服。

40件印有“中国波司登登山队”字样及登山标识的登山服做好了,康博集团的老总高德康亲自将它们以及康博人制作的“中国波司登登山队”队旗连同康博人的一片爱心带到壮行会,送到登山队员手上。

据悉,这次活动将兵分两路向珠峰进发,最终运动员将把印有“中国波司登登山队”队旗及“波司登雄居中国第一,挑战世界名牌”的金属牌放到8848米的这一世界最高峰。

这篇报道预告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壮举即将实现,这次壮举因为有了波司登的加盟而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峭壁千仞,冰川纵横,气象万千的珠穆朗玛峰,象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屹立在青藏高原的南部。海拔8848米的珠峰由于多变的天气情况、险恶的高山环境成为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也正是因此,珠峰充满了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登山英豪前来朝圣膜拜。

1998年3月27日,由8名中方队员、14名斯洛伐克队员组成的“中国波司登登山队”开始了联合登山活动,于当日到达珠穆朗玛峰下的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大本营位于珠峰北面的绒布河谷,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20公里。绒布河是珠峰北坡的三大冰川--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和西绒布冰川的融水以及部分泉水汇集而成的冰水河流。绒布河畔还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寺庙--绒布寺。那经历了悠久岁月的寺庙、佛塔和经亭在人烟稀少的绒布河谷显得幽静冷寂。登山队来到这里,几顶整齐的帐篷和忙忙碌碌的登山队员使这里顿时充满了生气。

根据协议,联合登山活动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4月3日到4月底,为准备阶段。主要作登山的前期准备工作:修筑上山道路、运输物资、建筑营地(计划在海拔8300米以下搭建6个营地)。

登珠峰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新闻,但对斯洛伐克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斯洛伐克建国五年来,还没有登上世界之巅的记录。斯洛伐克队临行前的送别会是在总理府举行的,斯国总理亲自为他们送行,并强调,这是向世界展示两国友好关系的良机。虽然进山前定有协议,不管谁登顶都是联合队共同的成绩。但中方人士明白,让斯方登顶要比自己登顶重要得多。

由于中、斯两国初次合作,关照斯方客人是这次活动的主旨,加上这次活动没有协作人员,于是准备工作就由中方队员承担了。

在波司登登山队的中方队员中有一个藏族小伙子次洛,他的登山生涯只有一年。中国登山协会**曾曙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次洛大加赞赏,他说:“培养一个登山运动员一般得需3~5年时间,才能看出眉目。而次洛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次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嘎东乡人,生于1974年。他的家乡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就在他出生的一年,他的同乡潘多成为世界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他的家乡是个登山英雄辈出的地方。

次洛回忆儿时的生活,动情地说:“那些虽是几百米的**,但由于天天到山上放羊,倒也锻炼出了一个好身体。”15岁后,他先后在济南和北京的西医中学读书。1995年,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他学习刻苦,热爱体育,尤喜长跑、踢足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投身到了现代登山运动。

那是1997年7月,原国家地矿部筹备组织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准备攀登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该峰海拔8012米,是攀登高峰的运动员们进行热身锻炼的好地方。消息传开后,次洛心动了,他想:自己学的是西医,高原适应能力强,又懂藏语,参加登山队非常合适,还可以了解现代登山运动。

次洛下定了决心,一封态度鲜明的申请书送到了校领导面前。10月初,这位青藏高原之子又回到了梦萦魂牵的高原故乡。谁知,当次洛和另外5个队员经过数天的努力,攀到7850米处时,却因天气恶劣,积雪过深,无耐含泪而返。虽然出师不利,但次洛表现出的良好素质、与队员们无私的合作风格、勇挑重担的刻苦耐劳精神,给中国登山界的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试身手的攀登活动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年轻的次洛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好的锻炼,他深有体会地说:“登山不仅要有强健的体力和高超的技术,更应拥有坚强的意志。每天要有新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必胜的心态,一步一步地努力迈向顶峰。”

在大本营做准备工作,得非常耐心细致,体力付出也十分巨大。这里的海拔已超过了5000米,空气稀薄,大气的压力只相当于海平面的一半,因为缺氧,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次洛的身体优势在此时就发生了巨大的作用。次洛一边默默地抢着活干,一边又在积极备战。

准备工作虽然十分艰苦,但在工作之余观赏珠峰却是一番难得的享受。晴朗的天气里,早晨五点多钟,当周围的姐妹峰还在贪睡的时候,珠峰已经悄悄起来“梳妆打扮”,披上五彩缤纷的朝霞,开始了它新的一天。晚上10点多钟,夜幕早已隐没了群山,而夕阳却独独照耀着它的顶部,象戴上了一顶耀眼的金冠,昂首天外,一览宁静的夜空。这一切都是它作为万山之首、地球之巅的明证。

在晴朗的白天,还可以欣赏到从珠峰顶部冉冉升起的“珠峰旗云”。“珠峰旗云”仿佛是一面以珠峰为旗杆而随风飘扬的旗帜,这是珠峰特有的景观。因为在海拔7500米以上,强劲的高空风使大量的冰雪无法积存,岩体暴露,风化程度高,就形成了大面积的碎石带,阳光一照,受热很快,就形成上升气流,便将升华的蒸汽向上输送,遇冷就形成了云,而珠峰的高度恰好与云的凝结高度相近,所以形成的云正好就“挂”在珠峰顶。这一奇观就被人们称之为“世界最高风向标”。

准备工作就在紧张而又激动的状态下进行着,4月25日,中方队员按计划将20瓶氧气、帐篷等物品运到了7790米处,建好第五营地。4月底,一切工作俱已就绪,5月初,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突击登山。

5月6日和8日,中、斯两国运动员共同组成两个小组进行第一次突击登顶。然而,第一次突击登顶却因为山上积雪太深导致迷路而失败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七章、波司登,登上世界最高~ 文 / 大旗飘扬”内容快照:

『第七章、波司登,登上世界最高~ 文 / 大旗飘扬』

第七章、~司登,登~世界最高~文/大旗飘扬接着,5月18日再次组织突~登~。由于前期营地工作消耗太多的~~,3名主~队员伤病尤其严重,中方队员只能由年轻的藏族队员次洛和纳西族队员木司君担当大任。但是,这次行动也失败了。主~是由于设备不~,又因为了照顾斯方队员支援出去四瓶氧气,导致小木当晚在8300米营地因缺氧出现嗜~现象,翌日晨被~醒后~忙~~,没有~戴好就出营

~~

>> 阅读第11章 第七章、波司登,登上世界最高~ 文 / 大旗飘扬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