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那个金秋 [目录] > 第6章

《那个金秋》

第6章(六)进城拜姑父

作者:鸟人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在镇上等了半个小时的车,赶到县城已是中午。我在一家小吃店要了一份酸辣粉,坐在小板凳矮桌前,吃着数年未到嘴边的酸辣粉,心里真的是酸酸的。吃过酸辣粉后,我去了超市买了两瓶诗仙太白,这也算是重庆特产,分了袋装,一家一瓶酒一条烟,以我的经济实力,百块钱以上的东西,也算是厚礼了。提着烟酒先去了小姑家,小姑开的门,她风风火火地接过我手里的东西,递我拖鞋,然后把我让进沙发里,给我洗了水果,开了网扇,问我回来路上的事情。姑父也在家,他正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漫不经心地向我有句没句地问了些话,然后问我在干什么,有什么打算。我说准备开饭店,小姑乐呵呵大吃一惊地问了我一句:“真的吗!”

我说:“是的。”

姑父睁眼看了我一会,没有说话,他是个聪明人,心里头可能正在嘀咕我的来意。我也没有多说。就算借钱,我也不会跟他明说的,这是向来的约定。小姑是个要强的人,她不希望我们明里向她借钱,要私下跟她商量,好让她有个对策,这就是女人好面子的苦衷。姑父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时走到我买的东西前,翻看着问道:“这是些什么?”

“哦,是我一点心意。”我立刻站了起来。

“哦,诗仙太白,好多钱一瓶的哦?这是什么?烟吗?”

“是的,淮安的特产。”

“唉呀,你买这些干吗?来就来吗,去浪费!”小姑风风火火地从里屋走了出来,她一边走一边揉着面霜。

“这烟怎么样哦?二十几块钱一条的吧?”

我站在那里,真的是无言,本想说点什么,话也给咽了回去。我笑了笑,坐到沙发里。“礼物小,不诚敬意。”

坐了一会儿,我站起来对小姑说,我想去二姑家看看。小姑打电话给二姑,她正在茶馆打牌,叫我们去她家,她立刻就回来。外面太阳毒辣,小姑开窗看了看,转身对我说,“睡个午觉,外面热得厉害,等太阳下山了,我们再去找她,她也没什么事,随时都有时间的。”我也不好强求,只得带着不快的心情在她家睡了一会儿,空调开得很低,重重的冷气袭人,我闷闷地睡了一会儿,好不容易等到了太阳西去。我和小姑下得楼来,外面热得像火炉,大街上人来人往。二姑打来电话,叫我们到学府广场等她,于是我们又慢慢地向上海大道游去,一路坡坎,梯子。刚到电信大楼,二姑就同我们撞了个正着,她还是老样子,厚厚的粉底,苍白的脸,红红的口红,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穿着一件轻纱薄翼的衣裳。变胖了,细看就会发现腰间的肉重重堆积了一层。

“我们到常风菜馆,他家的猪腿肉弄得蛮好吃。”

二姑向来好客,吃吃喝喝的事最在行,在这方面,她是不吝啬的,相对于小姑家来讲,二姑家完全两样,不管是二姑还是二姑父,都以享受为主,花钱大方,买卖上从来不斤斤计较,这也是两个姑父合不来的原因。二姑同小姑走在一起,聊着女人间的一些话题。

“张妹儿买了件八十块钱的衣服,我觉得就那样,她硬是说穿上去好看,有的人品味真的很低,真的是钱也花了又没买件好的衣裳。”

“那种女人,贱货,骚娘们儿,前不久还同郑老板眉来眼去的,人又不漂亮,还在个风流!郑老板又是个什么东西,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

“那天我在舞厅就见到他们两人,蛮亲密的!”

“要攀就攀个有钱的!谈情说爱,顶个卵卵儿!”

她两的谈话我早已习惯,就像我现在的人格一样,无可厚非的事情。人的变化真的可怕,望着白发的母亲,我的内心就会不由自主的忏悔。母亲,尤如我的宗旨,从小与生具有的崇拜心理,让我对她神一般敬畏,在我心中,母亲如同圣水一样洁净,我担心自己的缺失,污染了她的心底,一种无来由的自扰,不断地矛盾着我的心录,不安与憔躁,在每一个选择的十字路上,我都显得力不从心。懒懒地听着两个亲人不停地讲着闲言碎语,我希望每个人都变得圣洁,可我自己也因不洁而在腐烂!

杨广政一直没有给我打电话,因为我不是他生命中的人,也算不上情人,如果除了这些之外又没有血缘上的关系,那么我们两人很浮浅,纯粹过着堕落的生活,他不关心我我也不关心他,有时对他说句关心的话都觉得很违心,看来,这种可怕的关系终像海滩上的纹路,随着潮水的来来去去而褪尽,也许两个闲聊的女人说得对,除了金钱留下,还能有什么?

我们三人坐在一张八仙桌前,饭店老板同二姑熟悉,他们开着黄色玩笑,二姑父打来电话,叫我们先吃,不用等他。姑妈挂了电话,叹了口气,骂她女儿不听话,不识好歹,骂了一会儿喝了口凉茶,便叫老板弄菜,二姑家的女儿琏,初中未毕业,辍学后一直闲在家时间长了便认识了几个社会上混的男孩子,并同一个放高利贷的男人谈恋爱,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实在叫家人担心,为此,两人工也不打了专心回来看护女儿,希望不要毁了琏的一生。然而,不久几外男孩子把琏骗到巫溪,一连好几天没有音迅,吓得二姑人都晕了,东找西找,打电话一直不能联系上,最后报了警。结果琏自己打电话回来了,说她人在巫溪,身上没钱了,叫姑父到巫溪去接她。

吃过晚饭,我们从学府广场一直步行到立交桥,二姑家租的房子就在附近,也就是小姑刚进城时租的地方,这地儿也不算陌生。楼前是一个大的广场,空旷的坝子挤满了人,许多人在排队跳舞,音乐震天,热闹非凡。小孩子们穿着旱冰鞋在人群中滑来滑去。尖叫声充斥着人群。小姑问我去不去跳舞。我笑了笑,说了声不,然后同二姑一起上了楼,小姑却跳舞去了。我把开店的事详细地对二姑讲了一遍,也说明了我找她的理由,二姑听了很高兴,她说如果二姑父同意,她是很乐意去的。当时也于对资金的考虑,我临时邀请她能够加入,并向她说明了饭店的地理优势和未来前景。二姑听得很痴迷,但也很犹豫,她觉得这方面还不能做主,要等姑父回来了再商量。当然,二姑的条件也很高,如果她要到江苏去帮我料理饭店,那么她的一家人都得去,她说她不希望与姑父分开,这样对一个家庭不是太好,她更不同意把琏一个人留在家中,觉得自己差点儿就失去她的宝贝女儿。我知道二姑的心情。心定是女人,又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想到的都是方方面面的事情,二姑父曾经同她闹过离婚,她不放心二姑父,觉得两人在一起,彼此都较放心。我觉得这个要求也不成问题,姑父已是而立之年的人,手里又有技术,人也灵活,像他这样聪明的人,到江苏找个开车的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琏,找服务行业找个事学着做做。

九点钟的时候,二姑父终于回来了,身后跟着琏。琏长大了,已不再是十来岁时候的她,她一见到我欢呼雀跃,又是抱又是跳,小巧的个子,头发衣服都弄得很时尚。这个小姑娘至于她现在的样子,我并不深感惊讶,因为她从小就有些另类,而且性格也特别外向,我们接触过一段时间,从感情来说,还是免不了有些牵挂。二姑父坐在对面的凳子上,他变得谦和多了,眼睛里也多了些实在,年龄也在他脸上画下了痕迹。由于几天的疲惫和奔走,整个人显得力不从心。他说自己本也在准备弄些事,要不是琏给耽搁,恐怕已完成。他说的事就是在飞机场附近办养殖场,现在听了我的计划,他觉得开饭店较为顺利,从赚钱的角度上来说,也来得快。如今搞养殖不容易,成本高,时间周期长,而每年的瘟疫也叫人担忧,政府虽说有些补贴,但得有一定的规模。而且着手于各方面的材料备案,费尽了周折弄好了手续,才可以完成申请,做什么都容易,但与政府打交道就叫人头痛,政府里的程序由政府里几个人定,茫茫在外的人一到里面就感觉进了迷宫一样烦心。

小姑很晚才从广场回来,整个人软软地歪在沙发里,心不在焉地听我们几个人讲话,对于她来说,这些事都不太重要,只当是听一些闲聊罢了。她也会问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许出于好奇。小姑是个很头脑的人,别看她心不在焉的样子,也许她往往会记下我们所聊的每一个字,她会把这些内容带回家同小姑父再继续,这就是一个女人的可怕用心。本来我是打算向小姑借点钱,没想遭了小姑父一翻热嘲冷讽,内心倍受打击,这也是我花言巧语力求拉笼二姑父同我合作的原因。我是个没什么头脑的人。知道自己算计不过小姑父,既然难于啃他那只硬馒头,那我就退出他的圈子,也不是坏事。当然,我也说明了自己的计划,二姑父去了江苏找开车的活计,琏也找个营业员什么的干干,大家听了也是笑意不断,沉默得满意,二姑父还说,这样一来是件好事,不仅找准了事,也断了琏的不良之路,让她更快更好地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断了联系。

加到家中,我打电话给杨广政,把自己在重庆的事向他细说了一遍,他没有什么意见,表示支持。我对她说,我已向二姑一家承诺,如果饭店亏了,我会把他的股金原数退还,杨广政没有说话,我赶忙解释作出这种承诺的理由,自己认为,他们为了这个饭店,迁动一家,千里迢迢去江苏淮安,而这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陌生到了极点。从中又是我作了鼓动,我负有全权的责任,我不想因此而负了他们,他们也是我的亲人,如果那样,我会终身报憾而永远抬不起头来。杨广政在电话那头“嗯”了一声,然后对我说,“你自己作决定,生意的事,也不要太苛责自己。”挂了电话,我一个人站在窗前想了想,觉得杨广政产得也对,但是我真的不愿意伤害他们,还是自己吃点亏的好,也不能让别人羞肚皮。

事情看来进展得比较顺利。二姑、小姑、大姑约了时间上我们家来聚一聚,小姑买了鲜菜等东西同二姑一起坐车到镇上,母亲刚好在小镇上卖菜,她们一起从镇上赶了回来,大家开着玩笑,其乐融融的样子,见了叫人开心。一大家子人围着灶台忙活一顿团圆饭,七十多岁的奶奶也被琏从老屋接了来,老老少少一大家子的人,安静的小屋,一下热闹非凡。父母到镇上背了两箱啤酒,还是江苏的雪花干啤。二姑父小姑父同孩子们一起打牌,我在厨房帮母亲料理,虽是炎热的夏天,却好是宜人的春节年间,真的,好久没有这样聚在一起了。

坐在丰盛的桌面前,大家举杯干了酒,边吃边谈起了饭店的事。在我的计划中,父母为我筹了钱已足够了,不想再拖累他们,希望他们继续留在家中打理这个小家,等生意稳定了,有了发展,再把他们接到淮安去玩。然而,姑父和姑妈执意要他们两人同我们一起去江苏,说店里正需要人,还不如自家人一起忙活,他俩可以帮店里理理菜,打扫打扫卫生,总比在家晒太阳担粪强。我坐在凳子上想了想,这本是实话,两位老人在家,被太阳烤得像焦碳,何不拉上他们同我一起去呢?其实,起初我也这样想过,但我考虑到母亲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多年来对二姑二姑父有着不好的见解,我不希望大家走到一起不快乐,更何况又是合作的事。一扯到利益上,大家难免会斤斤计较起来,更何况,私下里母亲和父亲是非常反对我与二姑一家人的合作,他们说这一家人老老小小口碑都不好,狡猾第一,你我这么老实的人,怎能猾得过他们?父母说的话未曾不对,只是我一时愁于资金的筹措,时间又紧促,我不想再把事情拖下去,想到杨广政随机应变的人,要是一时错过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父母可能也知道我的苦衷,同时又碍于面子,既然话都出去了,还不如就这个样子。鉴于此种局面,我当时心存反对,,可几个长辈这么热烈地搓和,我实在不好推却,再说,父母的眼神里也存有那么几许希冀,我不能伤害他们!

于是,我点头说:“要得!”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七)离家交金”内容快照:

『(七)离家交金』

父~凑了三万块钱,他们说,有两万是他们自个儿的,有一万是我三姨的。三姨常年在广东打工,她把钱存在老家,而存钱的事都是由我父亲帮忙。当然,我并不确信这个说法,对于家里的帐~,父~从来都不对我说实话。自从~大学后,我就不再傻傻地追问他们这些事了,我知道,自己是无权~~涉他们的,而且这样~也是作为人的~耻。带着父~三万块钱去了银行,当天二姑拿了一万五给我,说先~一半,以后再补~。出于小辈,我真

~~

>> 阅读第7章 (七)离家交金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