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孩子还缺少什么?
在我还没正式成为妈妈之前,小侄子果冻是一家人最津津乐道的宝贝。虽然我身在北京,果冻的很多趣事也会时常经由爷爷奶奶和嫂子她们传递过来。跟许多家庭一样,果冻日常的上下学接送,基本都是由爷爷奶奶负责。相对而言,果冻更喜欢爷爷接送他。因为爷爷性格乐观、幽默风趣,和蔼可亲自不必说了,关键是爷爷经常会给孙子惊喜——用自己的私房钱偶尔给孙子买点小零食。关于这个话题,最有趣的莫过于果冻还在幼儿园期间的一则趣事。
果冻所在的幼儿园,是市里的一所公立机关幼儿园。跟许多同类幼儿园相似,孩子的晚餐一般在下午四点左右就结束了。这天,可能是挑食的果冻又没有好好吃饭,一放学就蔫蔫地扯着爷爷的手说:“爷爷,我好饿啊,给我买点吃的吧。”
“又没有好好吃饭啊?”孙子的可怜样让爷爷禁不住心疼。“说吧,这会儿想吃点啥?”
果冻几乎想都没想,小手指向了幼儿园马路对面的一家面点摊。“馒头!只要吃一个就好了。”
“又吃馒头啊?爷爷怎么没觉得馒头有这么好吃啊?”爷爷对孙子的回答毫不意外。没办法,这孙子从小就爱干啃馒头,这让年逾古稀、吃过多年苦的爷爷不太好理解。现在的孩子一般都爱巧克力、面包啥的啊,看来孩子还不是真的挑食,只是有自己的口味喜好罢了。
爷爷一边想着,一边牵着果冻过马路。走到面点摊跟前,爷爷跟伙计要了一个馒头,趁伙计装袋的工夫,伸手往荷包里掏钱付账。
这一掏不要紧,翻遍所有荷包,竟然只有一张公交卡和一包纸巾,一分钱都没有。爷爷傻眼了,愣在原地。
“爷爷,怎么了?馒头不新鲜吗?”果冻看着爷爷的表情有些奇怪。
“不是……这个……”爷爷看着伙计递来的馒头,一张老脸竟然红了起来,“不好意思啊,今天出门着急,忘记带钱了,你看……”支吾半天,爷爷的那句“能不能明天再付给你”还是没好意思出口。
“爷爷,好饿……”果冻的肚子看来是真的饿了,捂着肚子蹲到地上。“果冻啊,爷爷今天忘记带钱了,要不爷爷先赶快带你回家吃饭,你先忍忍?”
“不嘛!爷爷没带钱,可以去那里拿啊!”
顺着果冻的小手,爷爷看到了一旁的ATM柜员机。几个人正有序排队等候。
“爷爷,没钱的话到那里取就好了啊,我看好多人都是这样的,排队完到那里摁几下,钱就出来了……”
爷爷有些无语。很想跟孙子解释为什么自己不能从柜员机上取钱给他买馒头,又突然发现这个问题的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急得冒出汗来。
尴尬场面因为偶遇一位老邻居得到了解决。邻居家的老大爷很开心地掏出五毛钱,买了一个馒头给果冻,解决了果冻的饿肚子危机。虽然老大爷坚持说这个馒头算他请小果冻吃的,但如临大赦的爷爷还是赶紧说回家一定还钱给他……
回到家,爷爷的这个尴尬段子成了一家人的笑料。嫂子趁奶奶收拾厨房的时候甚至打趣道:“您看看,肯定是忙着藏私房钱,忘记留点存货在荷包里了……”
这个故事传到我耳边,莞尔一笑过后,引起了我更多的深思。作为一名财经作者,关于“钱”的话题,几乎是我每天工作中无法回避的核心。可是直到今天,我才觉得,对于我们的下一代子女,我们过分强调了智商、情商的早期培养开发,却一直忽略了财商这个重要环节。可不是吗?卡奴、房奴、月光族、啃老族……所有这些新名词,都是21世纪才发明的。这些年轻人之所以会在成年后出现如此多有关财商的缺憾,恐怕与我们前些年忽视对孩子财商教育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已经被倡导了若干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忘记了身处的这个时代越来越商业化、物质化?曾经有一位已为人母的朋友跟我感慨:要不干脆把孩子送回乡下好了,至少先在相对淳朴简单的环境里成长几年,晚一点被城市里的金钱物质诱惑。可是,其实我们都知道,逃避不是办法。孩子终究要长大成人,未来的一切,无论好的坏的,他们都要亲身去经历,去体会。作为父母的我们,现在能做的,是让孩子还在身边的时候,多得到一些我们正确的培养和指引,从而获得更健全的人生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培养出踏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既然大家都认同智商、情商虽有天生的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得到改善提高,那么也请大家和我一样相信,财商更是如此。关于“馒头”的这个小插曲,其实已经透**不少关于财商的问题——钱是什么?为什么买东西不能用其他东西交换而必须使用钞票?为什么钱不可以随心所欲从ATM柜员机里取得?为什么有借就有还?……
很幸运,今天的我,也成为了一位六岁男孩的妈妈。和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一样,我们的三口之家在这个大都市里幸福地生活着。孩子即将上小学,他的爸爸已经为他入学的事情忙活了好一阵,却没有刻意在孩子面前提起解决这些问题所面临的麻烦和困难,包括在经济上的压力。作为七十年代生人的他,经历过北漂的艰难和大都市奋斗的坎坷,在对待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却与多数家长较为急功近利的观念相反,深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所以,都说儿子跟妈妈最亲,在我们家,儿子却明显更亲近他爸爸。私下里老公也曾开导我,两个家长带一个孩子,肯定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啊。谁叫我是学经济学出身,说话做事总是一板一眼的,所以,唱红脸的机会就留给他了。
与许多家庭相似,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一家人只有晚餐能比较固定地在家吃。所以,晚餐成了一家人沟通交流的最好机会。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歇尔?杜克的“家庭讲述计划”表明:家庭聚餐时,在餐桌上讲述‘家庭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让他们与同龄人友好相处。研究人员说他们对进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特别关注,因为这一时期对个性和自我观念的形成特别重要。
儿子也习惯了在晚餐上给我们讲述在幼儿园里的相关趣事,包括一些冷不丁会冒出来的奇怪问题。关于上学的话题,是最近晚餐的核心主题。可是,从今天起,我想在饭桌上开始一系列崭新的话题,这些话题,都与“钱”有关。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2节:星期天的休闲晚餐:富豪是这样炼成的(1)”内容快照:
『第2节:星期天的休闲晚餐:富豪是这样炼成的(1)』
cha~ter01星期天的休闲晚餐:富豪是这样炼成的章前语现在之所以有~来~多的年轻人变成卡奴、房奴、月光族,还是因为小时候接触到的理财教育太少,也就是财商不~!而大多数白~起家的世界富豪在教育子~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总结一~他们这方面的观点和~法,能给我们的理财教育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为了奖励儿子小学~学~成绩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