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禁忌游戏 [目录] > 第2章

《禁忌游戏》

第2章作品相关:洛丽塔这一网络热词的起源

作者:刀锋漫步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洛丽塔,这一网络热词来源于小说《洛丽塔》。1954年,《洛丽塔》完稿后,“对几个上了年纪阅读能力差的人来说,是一部令人憎恶的小说”,于是先后遭到四家神经紧张的美国出版社的拒绝。此书在美国尽人皆知,是把它当做一本“黄书”来读的。从1955到1982年间,此书先后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遭禁。

1955年9月,历经挫折之后,《洛丽塔》终于在巴黎得到奥林匹亚出版社认可,并获得出版。在宽容的法国出版后,屡屡被批评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说,也是由于这部小说一眼看去必定会产生的这种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况也是如此。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英特网上键入主题词“洛丽塔”,所搜出的全部网页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瑟情)。

关于小说,争议的焦点自然是有关艺术的社会责任问题。《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称:“《洛丽塔》无疑已是图书世界的一桩新闻……”《洛丽塔》争议的关键和最令人难解的是,纳博科夫对道德问题显得很没兴趣。许多人的阅读动机可能确实出于要看一看《洛丽塔》到底有多“不道德”,好奇的读者总是由它联想到因为色情描写而引起世界性争议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尤利西斯》。一位论者自觉找到了被这种含混性掩埋了的真义,称《洛丽塔》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但另一位论者却发现:《洛丽塔》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

面对不同的议论,作者纳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确:“在现代,‘瑟情’这个术语意指品质二流、商业化以及某些严格的叙述规则,那也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在色情小说里,必须有一个个性描写场面。此外,书中描写性的场面还必须遵循一条渐渐进入**的路线,不断要有新变化、新结合、新的性内容,而且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萨德那里有一次花匠也被叫来了)。因此,在书的结尾,必须比头几章充斥更多的性内容。”纳博科夫也说:“《洛丽塔》根本不是瑟情小说。”

《洛丽塔》是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年4月23日--1977年7月2日,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曾被公认的二十世纪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另有与此相关的歌曲、名词和时尚风格。

《洛丽塔》最令人叹服的成就之一就是,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的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并没有给亨伯特的欲望世界赋予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感。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醉心于操纵幻觉的魔术师。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情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作为他的欲望对象,洛丽塔只不过是亨伯特意识的产物,是他异想天开地企图从外部的现实和时间中抢夺出来的一个幻想。

小说描述了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H·亨伯特(HumbertHumbert)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逝,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Thechildlove),他将“小妖精”定义为“九到十四岁”。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CharlotteHaze的14岁女儿洛丽塔(Lolita),称呼她为小妖精。

洛丽塔恣意的挑逗亨伯特,使得无法亨伯特自拔,为了亲近这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小说中的女孩原名桃乐莉·海兹(DoloresHaze),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Lolita)或罗(Lo),因此作为书名。后来女房东发现自己的丈夫与女儿的不伦之恋,一时气疯往外跑,被车子撞死。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两人尽情的缠绵。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不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藉著一次旅行的机会脱离继父的掌握,使得亨伯特一直无法寻获。

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2500美元的支票,还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再续前缘的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枪杀了那个带走洛丽塔的剧作家奎尔弟(作品中被女主角认为是东方天才哲学家),1950年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十七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而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作品相关:正太与御~”内容快照:

『作品相关:正太与御~』

正太,正太控,正太情结是网络~词起源于日本漫画。正太,标准的正太是指12岁的短发东方~孩,因此,严格来说西方~孩子不能称之为正太。所谓正太控是指对8~14岁左右之~~孩、少年哥哥弟弟本~及以这两者为对象的绘画、漫画、小说~有~~爱情、感情的人或关爱这个年龄群~的人们。不过,一般人们不管年龄大小,只~是长相可爱的大~孩形象都引申为正太。

~~

>> 阅读第3章 作品相关:正太与御~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