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就是一出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姝仙走过去拍一下耶律楚材的肩膀,“我知道先生是辽宗室耶律大石的后人,如今成吉思汗天命如此,不如先生归了他,想法让他接受你的治国方畋。我想,先生当年和敦勇来这里求学,为的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吧。”
“你怎么称呼?”耶律楚材第一次见到姝仙,敦勇见耶律楚材满腹狐疑地望着姝仙,便想向耶律楚材介绍一下姝仙,姝仙用眼色制止了敦勇。耶律很认真地打量着姝仙,“看你的装束象宋人?”
“嗯,我叫秦英。”姝仙不想说出自己的身份,她只是觉得耶律师楚材象个大孩子,也许和敦勇二人和力会说服他的。“大辽初建时是何等的令世人惊叹,那时上下是何等忠诚团结、不怕牺牲,何等英勇强悍而所向披靡,但是,到后来还是免不了改弦易辙江山易主。能学以致用才是最主要的,我和敦勇是江湖上的朋友,这一次来,只是觉得如果耶楚先生不见外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给我们说一下,也好有人帮你分析一下。你总是囿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你外公,还有你母亲,都是挺急的。”
“你知道我外公还有我母亲吗?”耶律楚材有些激动了。
“是的,你表妹黄戎,她现在为了你的家事,都忙碌得不知去向,作为你家人的朋友,我也是挺着急的。”姝仙看一眼敦勇,见敦勇有些发愣,便冲敦勇挤一下眼睛。这时,敦勇才发现姝仙天真幼稚的一面。
“楚材兄,你知道你为什么叫楚材?”敦勇拍一下耶律楚材的肩膀笑到,“楚材晋用。”
“也有道理的。”姝仙微笑一下说,“也许你先父当初也就是预感到时局会有动荡,用你的名字暗示了你。楚材晋用,好吧,不如先生就顺天顺命,暂且归顺成吉思汗。不过,也许你归顺他以后,他会对你言听计从的。”
“最好能让听你的。如果他处处听你的,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吧。”敦勇也觉得姝仙的话有些道理,“楚材兄,不如就先归顺了成吉思汗,想办法让他撤兵。这仗总是没完没了地打下去,受苦的还不是天下苍生?”
仙葩生朔漠,
当暑发其英,
色映金沙丽,
香芬玉井清,
倚风无俗艳,
含露有新荣,
试植天池侧,
芙蕖敢擅名。
敦勇看着耶律楚材写的诗,他让一个小卒去弄些酒菜,说是耶律先生想写的东西,要有酒助兴。纳牙阿嘲笑着从门外离去,他不明白文人会有那么多讲究,但他从里面的谈话中已听出了耶律楚材愿意归顺成吉思汗了。纳牙阿把耶律楚材从一个小房子请到另一片大房子里。
敦勇望着厅内的摆设,他觉得这里的一切与汉人无异,丝毫感觉不到身在异族。
“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重用儒生。”耶律楚材见到子聪和尚和海云法师时郁闷的心情好多了,他和敦勇喝起酒来也很尽兴,只是在提到大金即灭的眼前事实时,多少有些伤感。铁木真南下伐金,大金的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在完颜阿骨打率领数千人起义,领导了对辽国的反抗斗争,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灭辽国,建立了金国。随后又南下攻宋,俘虏了徽、钦二帝。人口是蒙古人的40倍,军队是蒙古人10倍。金国如海,蒙古如一掬细沙。但眼前的事实是一掬细沙行将填平大海。“大金的失败可能是没有很好的利用汉人吧。我想,如果成吉思汗要想入主中原,不起用汉儒是不行的。”
“以汉人治人,确是一个高策。不过,最好还是先向成吉思汗说明不要杀生的道理,以仁治天下。”姝仙举起酒杯朝酒桌上的人示意一下,“金朝柔弱愚鲁的永济继位称帝,正好为成吉思汗伐金提供了有利时机。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金军主力大败,后军溃逃,伏尸百里。战金朝百年兵力销折溃散殆尽,其国遂衰。金将胡沙虎发动政变,杀死卫王永济,改立金宣宗。就算大金气数将尽,但成吉思汗打进中都后,下令将中都城府库的财物运往蒙古草原,还允许蒙古将士入城抢劫。金中都陷入一场灭顶之灾,大火月余不息,现在,中都城变成了废墟。他这样打打杀杀,要到何时?如果楚材先生能向成吉思汗进言,让他以天下苍生为念,你将是千古功臣。”
“只能尽人力而为之,看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已属天意。”耶律楚材饮干杯中的酒叹息一声,“天命难违,有时候,人是无能无力的。”
“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子聪和尚看一眼耶律楚材说,“现在成吉思汗已有回军打算,我观他对三王子窝阔台疼爱倍至,也许他有意传位于三王子窝阔台。”
“那也未必。”海去法师笑吟吟的,他看了一眼立在门外的身影,咳嗽一声说,“三王子是有王者之相,但他们四兄弟中,老大是术赤,老二察合台,还有老四托雷。要知道,蒙古人是把老小当守灶家传的。这正和中原传大立家是相反的。”
“你是说成吉思汗要传位的话,也只能传守灶的托雷?”子聪和尚有些不明白,他分明是和海云和尚说起过无论从相色还是铁木真的言行上,二人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成吉思汗是传位于三子窝阔台的。他不知为何现在海云法师说出的话却是模棱两可。“我是坚信三王子会登上大宝的。”
“那是成吉思汗的家事,咱们少叙吧。来,喝酒。”海云法师侧目看了看立在门外的影子,他在想着门外的人会是谁。“喝酒就要尽兴,来,咱们一醉方休。”
“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耶律楚材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他抹一下口角的酒水说,“不管是谁称汗治国,但我是要主张自己的策略。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不用汉儒,我是不会走出金莲川的。”
“楚材兄,言之有理。”敦勇给耶律楚材斟满酒说,“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选拔儒生做官,上言不要蒙军屠城,如是,楚材兄,也不枉咱们师兄弟一场了。来,喝。”
敦勇和耶律楚材喝酒的时候,内心却感受着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一直把晓涵装在心里,就算走到何时何地,他已经把晓涵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举起酒杯,她就在酒里。他有一种别人不会理解的寂寞,有时候真想沉在喧嚣的时空里,有朋友高谈阔论,还有酒喝,这样就不会有寂寞的来临。就算是醉酒,在时空的角落里,默赏着那美丽的寂寞之花,竟然也是异样的美丽。敦勇举起酒杯的时候内心却在品味寂寞,品味着寂寞的真谛。一个人静静的守望着夜空,痴痴的望着置身于苍穹的残月,那时的残月竟是如此的妩媚,如此的妖娆。那微弱的月光是格外的白,白的让他心碎。它的光默默的泻在地上,由物而影,一切都是那麽的静谧,那麽的寂寞。有时寂寞会让他默然泪下。他置身于夜色的下的河岸,望着那白色的浪花,形成星星点点的光纹,条条快快的邹折,去向远方了。就这样经年轮回着,到天老,到地荒。那样,他的心境便是那么的寂寞和怆然。月光下,他和晓涵牵手在河岸,河水拍打着细碎的浪花,那一片猩红展现在他的面前。然而,这已是一个梦。剩下的只是疲惫而孤然,结果谁都无法改变。他在孤独中默然,想象着那一朵极艳丽的花朵,那分明就是寂寞之花。细细的品味,其实,寂寞是一种意境,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品质。绝不可举手既来,挥之既去的。他觉得有的人虽然活得很可怜,却不知是那样的悲哀,总想用轰轰烈烈去掩饰那可怜的生命,常常走动串西,道听途说,极是嚣张,绕的四邻不得安静。在不经意间热烈的希望默然,希望独处,希望怀想,在寂寞的时空里,他觉得寂寞有时象一杯散发着芳香的绿茗,让他兴奋,在兴奋中潘然省悟一些得与失。有时他在想象中自己所要的那一份至爱也许是一株艳丽无比的罂粟花,让他痴迷,使他沉醉,但毕竟是一个令他迷惑的梦。他在静思感悟的积淀,思絮凝滞的悲哀在潜意识里他期望着能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人生聚聚散散,日子匆匆忙忙,生命在岁月中流淌。生命中总会有很多人走过,有些人在自己生命中会刻骨铭心,用一辈子牵挂,彼此无需太多的言语,却心照不宣,不用客套的寒暄,不用太多的承诺,却惺惺相惜,不用常联系,却总会彼此挂念。突然想起,那个人便会在你最感伤的时候,静静地陪着你,在你难过的时候,默默地听着你的诉说,即使不用太多的话语,在心里却觉得两个人一直是在一起的。他不明白,两个人情投意合、心灵相通、彼此欣赏、彼此渴慕,牵手在月光下的河岸是那样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那肩头的牙痕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眼下却觉得干什么都已经太晚了。晓涵离去的感觉不是虚渺的想象,也不是怀疑的幻想。是鲜活生命的呼应,眼睛与眼睛的渴望,心灵与心灵的交融,逝去的梦般的岁月,春已走,花已落,只是两个人错过了人生最美丽的风景,那种惆怅让人留连,那种思念让人心醉,那种离愁难以忘怀。敦勇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的时候,泪水也充盈眼中,放下酒杯,一声轻嗟。
“怎么了?”姝仙幽幽地望着敦勇,她不明白敦勇为何会如此悲伤。
“酒劲挺大的,呛人。”敦勇说着又拿起酒壶斟满杯中酒。
“几位,喝酒也不叫上我。”从门外进来两个人,其中一人笑吟吟地走屋子,朝几个人抱拳当胸,“几位乃当世高人,难得一聚,以后,这江山也就靠你们了。”
听到屋子外的声音几个人都愣住了。
进来的是两个人,窝阔台和忽必烈。窝阔台率中路军过黄河,占领同州、华州和京兆东南部分地区,牵制屯驻在阌乡和渑池的合达和蒲阿率领的十几万机动兵力。秋天的时候速不台**潼关、蓝关。窝阔台率中路军由山西南下渡黄河,攻占河中府,入洛阳,直指开封,左路军**山东济南,右路军由拖雷率领,绕道宋境,下兵唐、邓,捣汴京之背。拖雷从凤翔南下之际,先派使者到南宋四川方面希望假道并约合兵灭金。结果使者刚到陕西青野原就被南宋守将杀死。拖雷大怒,于是破宝鸡后率军入大散关,进入宋境。南下席卷了大安军、利州、代州等地,又破武休关,经华阳等地取洋州,入兴元。先锋将领按竺尔向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假道,桂如渊被迫派向导引蒙军经凤关、金州今陕西安康,取房州。蒙古军北上,在武当山大破金兵,到达汉水南岸的钧州。从钧州渡汉水,进入金朝唐、邓地区,完成了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的战略计划。中路军在窝阔台的亲自率领下,于这年十二月攻克河中府。金朝虽然迁都卡京开封,但其灭亡的结局已成定局。
成吉思汗对于灭金已是胜券在握,他在考虑打下江山之后有谁替他掌握江山的问题上确是煞费苦心。术术是他的长子,察合台和托雷都没有窝阔台忠厚,他只是在内心隐陷地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就是以后自己百年之后把江山交给窝阔台。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便有意在战争和为人处世方面对窝阔台进行锻炼和培养,把开平一带交由窝阔台经略。窝阔台把开平也就是金莲川这一带有意交给托雷的四儿子忽必烈进行管理,因为他还有好多战事。
窝阔台和忽必烈叔侄二人听到屋子内几个人的高谈阔论,笑吟吟地走进屋子内。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七章 宿州学院”内容快照:
『第七章 宿州学院』
子聪和尚没有想到三太子和皇孙忽必~会突然造访,他示意酒桌~的人站起来。“耶律先生愿意效命成吉思~,三太子,这也是天~苍生一大幸事。”子聪和尚说着招呼着窝阔台和忽必~坐~来。“知道了。”窝阔台和忽必~叔侄二人坐~来之后,窝阔台把酒向酒桌~的人示意一~,“来,刚才我说,以后的江~就靠你们几位了。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起来也不是易事。我知道,成吉思~打~江~,江~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