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事的人,是不会爱热闹的,总是在那“灯火的阑珊处”独自默默地想自己的心思,可是就是想也是徒劳的,只是空想罢了。
李白的诗写到,“借酒消愁愁更愁”林倩茹是借书消愁了,林倩茹在读李清照的词《武陵春》,倩茹觉得女词人写得多么地好呀,她写出了自己在国破、家无、丈夫去了后的思念之重,也写出了思念之深和思念之愁及思念之苦。词人的《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轻叹永存天地间,飘飘然来,飘飘然去,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往往反反,反反往往,始终不散,就像这心海因风而起的涟漪,慢慢地荡漾于心间,惹人间无数感慨,无数的慨叹。
她何尝不是呢?她的心就是如一片云一样地在这天空飘来飘去的,悠悠荡荡地不做片刻的停留,心情也正如这动荡不安起风的海水,没有一刻宁静的时候,没有一刻淡定的时刻,大学是考上了,可是身边没有了蒋秀玉,心中的万般爱意不能表达,这让自己夜夜少眠,夜夜辗转反侧,心中的百般的愁绪,晚班思念越来越重了,心中的浓云渴望情感的风的雕琢,渴望情雨的洗礼,渴望而不得,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倩茹在读这首词,读着读着,自己就潸然泪下了,自己的愁还能向谁讲吗?当你有心事不能和任何人说的时候,任何人也不知道你的心事的时候,读书可以让一些人暂时忘掉自己的心事,忘掉自己的烦恼,可是对于林倩茹这个法子跟本不好用,反而会更加地引起她的许多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与蒋秀玉的“离愁”,真是“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呀,爱了,愁了,瘦了,真所谓如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所写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真是的这种断尽愁肠的滋味谁晓得?
都说读书的良药能治愈思念,能麻痹思念的神经,可是这个法子为何就对她无效呢?也许是思念成了一种病,一种不治之症,所以读书的良药就无效了。
是呀,一个奄奄一息的人哪还会吸收什么良药呢?一个思念入骨髓的人,外在的任何力量是不起作用的,也许只有得到那个人的爱才会解除致命的根源吧!
蒋秀玉考上了清华大学,在村里是第一个,在镇里是第一个。在县里也是寥寥无几的,记者采访的也闻讯而至,让他讲学习方法,他的经验都在报纸上登载了,全家人无比的快乐,父母扬眉吐气,蒋秀玉更是心花怒放,自己远大的志向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心的天空有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过。
那个少男不钟情?春风得意之时自己也不可能忘记一位同学,那少女的影子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她那一举手一投足的文雅,她那娇小的身躯,她那小小瘦瘦的标准的瓜子脸,她那让二月春风剪出的细细弯弯的眉毛,她那羞涩的表情,她那细巧而挺直的鼻子还透出一股灵气,她那羞涩神的眼睛……此刻,都一一地呈现在蒋秀玉的心中,多么想与她一起分享此刻的快乐呀?也许是她还不知道吧?
蒋秀玉早就迫不及待地去和老师打听到了林倩如究竟靠在那里,原来她是考出了省城的一所师范大学,心中暗暗地替她高兴,按捺不住自己喜悦的感情,急忙地给林倩如写了一封信。
写的时候好为难,作为一名理科的学生,自己擅长的是理科,对于写还真是弱项,不知怎样下笔才好,不知怎样表达才好,真恨自己不是作家,写不出一篇好的信来,自己的思想真是难以表达出来;真恨自己不是诗人,自己的信也没有诗情,不能很好地抒发出自己此时此刻的感情来;真恨自己不是画家,写得信没有画意,不能表示出自己的爱意来。
好在字写得还不错,他整整规规地用隶书给心爱的倩茹写了一封信,写完后他的心情无比的激动与高兴。
他一刻也不能等待了,他匆忙地走在去邮局的路上,她看着路边的小树在欢快地迎风跳舞,它们是在祝贺吗?,小鸟在唱歌她们是在庆祝吗?天空是那么地湛蓝、树木是那么地翠绿、花朵是那么地娇艳,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可爱、那么地美好,他虽然还没有真正地和林倩茹谈恋爱,也不知道清华大学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那美好的渴望让他在心中勾画出了种种美好的栩栩如生地形象来,轻揽住心爱的姑娘的腰,卿卿我我、谈笑风生、徜徉在花前月下,谈天说地,述说未来怎样建功立业,不由地一抹微笑忍不住地洋溢在脸上,别人看了他还认为他笑得莫名其妙。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等待无绝期”内容快照:
『等待无绝期』
林倩茹从小就没有朋友,小时候的朋友就是~~和弟弟了,可是他们是不会懂~心思的,所以现在的朋友就是书了,倩茹正在看刘永的词正读到读《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的词林倩茹可喜欢了,她~这词是~情并绘,词~绵悱恻、~沉婉约。词中的“凄、苦、惨、悲、~、恨、愁”贯~始终,让她不~再读了。“多情自古伤离别”人间最苦是情种,“离别”是导致“最苦”的直接原因,这不是说的多情的自己吗?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