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不是喊口号,谈何容易。从初中二年级下半年开始,我基本上就没听过课。理科直接放弃了,叔叔是副校长兼历史老师,他客观冷静地认为,以我的文化功底,这辈子也搞不懂数理化了,或者没那个时间。我只能用速成大法,狂背书,走文科路线。
于是,我玩儿命了。不就背书么?我把崭新的课本摞在面前,开始夜以继日的死记硬背过程,老师讲的我全部不听,不是不尊重他,是确实听不懂。期间写过两封发骚的信给“媳妇”,只收到她一封鼓励的信,让我加油,并且不要分心,同时不要再写信给她,打扰她正常的备考计划。
我只坚持了两个月,因为那是特殊的一年,应该说,是伟大的一年。我认为那一年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典型的无趣的书呆子(我“媳妇”除外)。
那一年,乔丹绝杀爵士,然后宣布退役。那一年,齐达内横空出世,罗纳尔多突然状态全无。
超级大赛年,我实在挡不住那样的诱惑,又看世界杯又看NBA还得背书,我是神仙也忙不过来。
代价是:高考败北,我“媳妇”顺利考上广州一所大学,眼看要离我远去了。
气氛凝重的家族大会。
我奶奶,我妈妈,我爸爸,我哥哥,我姐姐,她爷爷,她奶奶,她爸爸,她妈妈,她,我。缺席成员:她弟弟,她妹妹,我嫂子,我姐夫。
外族不参与,低龄不参与,原则问题。
会议的议题是该怎么办。女的考上大学了,男的很可能修地球,或者修汽车,总之完蛋了。人生的轨道上,列车虽然有小维修小意外,但也算平稳行进。4岁到18岁,14年来,为了维护这门亲事,在我们背后有不为我们所知的故事。
我家早已跳出农村,爸爸果断停薪留职,**警察的一身虎皮,下海做生意。机械加工厂生意越做越大。农村那个小学校有一半的教室是他出资重盖的。从小村通往县城的柏油路也是他发动朋友一起修的。村里的风言风语很多,老梁家就是图钱,才订了娃娃亲。其实老梁比我爸的年纪小了一轮都多,性格耿直,从来就没那想法。一气之下和我家交往逐渐减少。要不是为了两个孩子的事情,很少在一起。
梁家曾经也是村里的大户。农村讲究劳力多,梁叔兄弟五人,俗称梁氏五虎将,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但随着各自成家立业,父母老去,他和妻子勤劳简朴,却跟不上形势的瞬息万变,能供养一个女儿读书已经不易了,接下来还有一儿一女,负担不可谓不重。
以当时小农的逻辑,女儿考上大学,就算是全家看到光明了。我们那地方,能出个大学生绝对是爆炸新闻,老梁家祖上积德,修来的福气。
简而言之,先是他家配不上我家,现在我家又配不上他家了。现在看来,这是很荒唐的逻辑,但在当时,连我都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我奶奶的意见是:不管怎样,订亲了就不能不算,要不早点办了亲事。
我妈妈的意见是:办亲事也得领结婚证,到了年龄再说。
我爸爸的意见是:听大家的安排。
她奶奶的意见是: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先结婚(奶奶英明)
她爷爷的意见是:听老婆的。(爷爷也英明,咳咳)
她爸爸的意见是:不排除退亲的可能,要看大学毕业后什么样子。
她妈妈的意见是:听丈夫的
搞笑的是,没人问我们俩的意见,从头到尾虽然说的是我们的事情,但我们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个会开得很紧张,甚至有点剑拔弩张的意思。我们俩反倒落个轻松。她说出去给大家倒水,我跟着说去帮忙。
“乔丹真的退了啊?”她问。
“嗯,再也不打球了,我的偶像。”我回答,没想到乔老爷子后来从奇才复出。
“齐达内的头球很厉害吗?”
“他的盘带更厉害……”
我们扯完闲话,相约去城里的公园走走,不理会那帮故弄玄虚的所谓大人。
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答案要自己揭晓。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考大学!”内容快照:
『考大学!』
小城市的公园,无非是脏兮兮的假~,臭烘烘的~~,树~都一层灰蒙蒙的尘土。走来走去的~老少都被太阳晒到打蔫,生活如同一弯小溪,缓缓地~动。走出农村是第一步,走出本省是第二~。我发现在骨子里,我和她都不是安分的人,至少现在看来,我们有相同的追求。“我很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音其实透着~~的期盼,“我8月份就走了。你有什么打算?”我能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