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高晓磊,正提着最后一期《初春》穿过校正门。
《初春》是高晓磊费尽心血养育的私生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叛逆,在藩篱重重的校规中竟然意外蓬勃地发展了起来。更让主流媒体吹胡子瞪眼睛的是,他受欢迎的程度居然超过了《知音》《读者》等,晃晃悠悠成为济南市所有高校必修的厕所文学。有传说“你可以睡觉不穿内裤,但绝不能如厕不看《初春》”。
而《初春》对于高晓磊,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他是高晓磊和佘小薇的红娘。
他说小薇就像初春,永远给他带来希望和无尽的眷恋与感动;
小薇说他也像初春,永远是一只给人希望的潜力股,总能在大盘跌停时柳暗花明。
他爱着小薇,就像他做《初春》,一字一句,一点一滴;
小薇爱他,就像炒股,一起一伏,一冷一热。
最后一期的《初春》,晓磊特意命名为“告别版”。头版整版的墨绿封面,竖写着“告别”两个大字。这让即将各奔东西的毕业生们不自觉的眼眶湿热。校电台这两天也一直在循环播放着水木年华的《今天我们要走了》。“走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启程”;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却是“迷乡”。于是,歌是一天接一天地听,散伙饭是一天接一天地吃,而告别却被一天一天推迟,以至于平日里不怎么相熟的人却在散伙饭的觥筹交错中成为生死至交!
像当初追求小薇时一样,晓磊在报纸的最后一版,刊登了他对小薇的真情表白。他希望小薇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这篇告白。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小薇在半小时之前坐上了另一个男人的车。
发完最后一期《初春》,晓磊略带疲惫地迈进久违的宿舍。
“晓磊回来了啊!”舍长大春兴奋地叫道,“祝贺晓磊同志被光荣授予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学士学位!”其他人忙过来打边腔。
晓磊先是一震,他显然不知道自己竟然可以拿到学位证,内心里不禁感叹学校的制度是多么的神奇啊!接着,也就释然了,证于自己有什么意义呢?他灌了一杯水,抹了抹嘴道:
“我一个远方表哥前几天相亲。他此前不小心摔断了腿,落了残疾,相亲也就屡屡不第。那天来了一个高个女,身高得有1米3,看我表哥是个瘸子,十分不爽,但在媒人和双方家长的劝说下,勉强接受了我表哥。舅妈为了给女方一个希望,转身从屋里拿出来表哥的大学毕业证,那女孩定睛一瞧,撒腿就跑,边跑边喊‘瘸就瘸吧,还是个傻子’!”
“晓磊,你可别瘸了啊,不然你的下场比你表哥还惨哦!”一舍友接茬儿打趣。
“晓磊,你真不打算要学位证?那你怎么找工作呢?用什么证明你的才能呢?”王忠厚像穿糖葫芦一样穿了一串儿憨实的问题塞给晓磊。
“一个人的能力要靠盖了章的纸来证明,这就是社会最大的悲哀了。如果两张纸就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那女娲干脆别造人了,改行去办证吧!我只见过猪肉被盖了卫生章上市的,没见过妓女被盖了**章才上床的。”一谈到“证与能”的问题,晓磊总是情不自禁地眉飞色舞。
王忠厚像是给糖葫芦棍儿给顶了肺,悻悻地躺在**再不作声。
高晓磊来到阳台,高超的打印机正在出照片。
即将打完的这张是夏丽。
晓磊看着这个缩微版的夏丽,会心一笑。没想到这个疯丫头穿上学士服一本正经的样子还真像那么回事儿。仪态举止也平添了几多女人气。
高超正在紧张地收拾东西。
“摄影师怎么了,这是要去忙着开分店怎么滴?”晓磊对他开玩笑。
“我的硕博连读,学院批下来了!”高超兴奋地手舞足蹈。
“不是吧?就凭给张书记和卜天师拍了两张免费的照片,他们就断然让你硕博连读?他们也太不拿共产主义当回事了吧!由此看来,冲印行业是未来最具附加价值的产业了。”晓磊煞有介事地说。
“不跟你贫了,帮我收拾下这些东西,赶紧弄完手头未完的单子,不再接新单了。以后我就要全身心投入生物界了。”
“你肯定研究进化论。”
晚上只有晓磊和高超两个人的时候,晓磊对高超说:
“高超,谢谢你。虽然我并不主张拿学费换学位证,但我依然十分感激你能够帮我垫出3000元的学费来,这份真诚我高晓磊永远不会忘记。”
“晓磊,你也不要太嫌恶卜老师他们,虽然刻薄势力见风使舵是他们的天性,但他们无一不欣赏你的胆识和才能。卜老师甚至给我说,高超你代缴的这3000元我保证是一只潜力股,你会有丰收的那一天,我不相信股市,但我相信高晓磊。”
晓磊一时间竟然语塞了。他不知道这个社会还会给他准备多少意外的感受。
“晓磊,你下一步怎么打算呢?”
“我?我想去北京发展。那里竞争激烈,更符合我争强好胜的性格。”
“《初春》呢?你准备停刊么?”
“当然不。我把他转交给了翟子衡。”
“05级经管的富二代翟子衡?”高超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他是有名的败家子,你怎么可以把《初春》交给他呢?他懂个屁啊。”
“《初春》只有交给他才有可能继续活着。我已经制定了下一年度的规划,也完完全全交代给了翟子衡。按照我的规划,不出半年,《初春》就能全面盈利了。”
“那佘小薇呢?”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理想主义”内容快照:
『理想主义』
在外人看来,高晓磊是一个有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就像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叛逆者一样。闭~眼,他为理想而规划;睁开眼,他为理想而奔~。为了理想,他大二的时候用学费买了电脑(也自此打响了他与学校纠~3年的学费战),继而接触到了许多他前所未闻的人和事。那个时候起,他成晚地浮游在浩瀚的网络中。或许是天~中他与商结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生物报国”的理想被马云、李彦宏、柳传志等扫~得~然无存。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