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前的“5.12”,一个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初夏日子,阳光明媚,但不怎么燥热。我们一家人如往常一样,一清早,全家起床,梳洗完毕,把女儿勤勤送到幼儿园后,妻子燕和我各自到单位上班。中午下班回到家里,简单地吃过妻子做的午饭,俩人各自都有午睡的习惯,早早上床睡觉去了。14时10分,手机闹铃准时响起,我一如既往起床,简单地收拾妥当,匆匆踏上了上班的路程。妻子燕工作环境比我宽松些,我走时还在继续睡着,我也没叫醒她,让她继续做着她的春秋大梦。
我家住在民政局,离我上班的地方交通局有十多分钟的路程。一路上走着,街上的人们如平常一样,有的做着生意,有的在树荫下打着麻将,有的也和我一样,行色勿勿,或忙着上班,或忙着别的事儿。
14时28分左右,我已来到市场桥上,离单位不足200米。正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刺耳的“哗哗啦啦”的响声,一大群人大声地叫嚷着,从四面八方涌向马路的中央。我没有地震的经验,以为那响声是车辆撞击或是玻璃破碎的声音,心想是不是又出车祸了,大家又都跑到路中间去看热闹吧。我也跟着向马路中央走过去,但此时却不知怎么回事,感觉有些头重脚轻,步履飘浮的感觉。
还没走到路中央,更多的人从楼房里跑出来,挤向马路中间。我不知是怎么回事,只听见有人在大声叫嚷:“地震!地震了!”这时,我才明白那头重脚轻的感觉不是错觉,原来是地震。再仔细一看,笔直的马路如一条在风中飘舞的带子,又似一条受惊的大蛇,**而不规则的舞动着,路上来往的车辆好象失去了控制,跳蚤般跳个不停。街道两旁的高楼响声更加厉害,象喝醉了酒的醉汉,东倒西歪,我以更快的速度向空旷地带跑去,生怕那些醉汉般的大楼一不小心倒塌下来,砸着了自己。
这样的情形大概持续了三十秒左右,地震的震级明显地减小了,人们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我没有多少地震的经历,自然没有多少恐惧的感觉,只是本能的掏出手机,想问一下妻子燕是否起床了。可手机根本拨不出去,再打都是“网络忙”的回复。我急了,我们住的房子是九十年代初的老楼,质量应该没有现在的楼结实。我也不顾大伙的劝阻,一个人跑上了办公楼,准备用座机给妻子打电话,虽然座机是通的,但妻子用的是手机,照样是“网络繁忙”的回答。接着拨了几遍,都没能联通,我正准备下楼,又是一阵强烈的震动,我飞奔着跑到楼下,单位领导和同事都责备我胆子太大了,我倒象没事人一样,一笑了之,真是无知者无畏。
余震不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会有一次。大家都不敢走动,说不定下一次震动会更加强烈,倒楼、断桥或是地面塌陷,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随时发生。我们按照有经验的人意见,都集中在空旷的地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都猜测哪里一定发生了地震,说这地震绝对比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更加强烈。唐山地震时我还是没有多少感觉的小孩子,也就不知道当时强度倒底是个什么程度,但从懂事后的一些资料中知道,唐山地震死亡了30万同胞,这死亡30万人是怎样一个概念,又会是怎样一个惨烈的场面,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也和大家一样,也不敢乱动,只能傻傻地呆在那里,无望地等待着。
余震还在无休无止的进行着,时而强烈些,时而轻弱些,大家都在那里不知所措地呆着。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已到了15时30分,手机仍然拨打不通,与妻子无法联系上,又不知道女儿在幼儿园里是怎样一个情况。我不顾大家“不要乱跑”的一再告诫,终于决定要去看一看她们的情况。
在众人惊恐而又有些责备的眼光中,我离开了人群,女儿幼小无力,得先去看看她的情况!穿过街道,大概七八分钟左右的路程,就来到了女儿就读的幼儿园。一进到园里,只见里面七零八落,各种东西散落得到处都是,里面除了有一位正在准备离开的女老师外,已人去楼空,空无一人。我走上前去,问她孩子们都到哪里去了,她惊恐地望了我一眼,眼角似乎还有泪痕,说都放回家去了。我也没说客套的话,转身就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里,焦急地打开房门,屋内空空如也,没有一个人,妻子和女儿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只见各种家具被震得乱七八糟,女儿的一大堆玩具散落一地。我也没有心情去管那些东西了,心想既然屋内无人,一定是到哪块空地上去了。便匆匆忙忙地出了门,去找她们。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劫后重逢”内容快照:
『劫后重逢』
急急地找了大半个~午,还是没能找到她们娘俩,心里又急又怕,不知道她们去哪里了。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平日里~好的一个朋友建议说,学校~场空间大,很多人都到哪去了,何不去那里看看。我一听这话,说得在理,便象~住了救命稻草般,十分高兴地朝那块大~场飞奔而去。来到~场~,果然这个平日不让学生以外的人员~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有地带着孩子,有的伴着老人,有的坐在地~,有的神色不安地在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