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多人都说过,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于这句话,方俊原本是不信的,因为他心中一只由一个执念,那就是,社会既然培养了如此多的大学生,创办了如此之多的教育机构,那么,必定会有很多的职业等着他们去争取,一切都会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急也不用急,也用不着你操心,但当毕业的那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一切却真的不是那么回事了,四周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面熟的面生的,个个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托关系的托关系,走门路的走门路,方俊本来是不屑于此道的,但当面临同一个岗位要面对一百多位甚至几百位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他有点茫然了。当今社会的人才强国策略,就是人踩着人上去的,不得不说,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竞争机制,但同时,也突出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剩下的人怎么办,社会培养这么多人才用来干嘛的。
方俊就这样碌碌无为了半年,学校里所学的东西也都遗忘的七零八落,那些曾经为考试服务的知识本来就没有多少永久性,四年学习的东西有时候还不及一本好书来的意味深长。双学士毕业的他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是继续考研呢还是直接投入于社会的洪流之中,这个问题看似很难,但方俊只花了一分钟的时间便把一切想明白了,自己已经花费了近三分之一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难道还要在继续这样做教育忠实的奴仆吗?答案是否定的。
有时候把社会想得美好些不一定是坏事,但当你的憧憬超过社会的现实的时候,一切却又会变得糟糕起来。方俊是一个拥有极强的自信心的人,再加上拥有双本学位的他原本认为找工作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当面对各家公司的薪金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放弃。
他简单的做了一个算术,发现各家公司开始的薪金水平大约是他所在城市的平均物价水平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他得到这份工作之后,每天必须要为钱的事情而操劳,甚至于去菜市场的时候,必须要和菜市场的大妈为了几块钱的东西斤斤计较一番,甚至于他一年都买不起一身好的行头,每个月的钱除了交房租就只够维持基本花销,这种生活与他毕业之前想象中的美好大相径庭。不过话说话来,方俊觉得年轻人也应该吃的起苦,不过当这么一个岗位要面对着一百几十位应聘者**的争抢的时候,他很荣幸的做了一位彻彻底底的旁观者。
毕业之后,方俊参加了几次同学聚会,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甚至于幼儿园的,他都参加了一番,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25岁这个年龄段之中,更多的财富不是掌握在大学生这个层面的人手里,而更多的是掌握在初中高中学历的人手里,他的初中和高中的同学中,出了11位私人企业家,有两位甚至还是省百强的,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祖上的富荫,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你,也要比我们丰富的多。这在方俊自己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方俊一直觉得,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内心的思维是最具发散性的,而越来越大的时候,这种思维便被整个社会框架给框定死了,甚至还有社会上很多规则的羁绊。
方俊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很荣幸的做了一家大型KTV的领班,之所以称的上荣幸,因为这里老板给他的工资是他以前应聘那些岗位的几倍之多,或许这个老板是一个重学识的人,考虑到方俊的双本,或许,在老板眼里,学识高的人都擅长处理事情,所以方俊一进去便被安排做了领班。
当学历被这样用的时候,方俊感到了一种即荒谬又可笑的味道,他曾经一气之下把两本证书都扔进了垃圾桶,不过最后还是捡了出来,想想期间的诸多不易,他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这两张通行证给留下来,对于很多时候而言,老板认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的这两张皮。众多例子证明,当你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的时候,并且在这个岗位上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同进士出生的他们还会有意无意的翻一下你的老本,所以,这两张皮的可贵之处就在如此。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往事如梦”内容快照:
『往事如梦』
就职~岗的第一天,方俊就把大学里原先的几个好友约了出来,一桌子五个人,四~一~,都是~面孔,曾经在大学的时候都是一起~科打诨的主,此刻聚在一起,免不了寒暄几句。半年没见,人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饰~却可以看出很大的不同,外号“大~”的程功坐在方俊对面,一~笔~的西装~在~~颇有些人模狗样的味道,程功在大学的时候修的是法学,一张~巴能说~天,不过他也凭借这一~,荣登过校园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