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熄了。我们都躺下,但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于是打开手机,一个个地翻看电话号码,我的手在“周正阳”和“李森”的名字时停顿了。我在犹豫是否给他们发一个短信息。
这两个男人是我的“两把利剑”,也是我下决定到北京来闯荡的关健理由。
周正阳是北京一家杂志社的主编,他非常欣赏我,总是要我来北京,这是他的许诺。
他过去是一个书商,做了几本书后发了家,买了本刊号,在北京买了二层楼做杂志,他经营的是一家私人的情感杂志,品味不高,发行量却不低。在杂志里,他设计了一些“私房夜话”“性情之旅”之类的栏目,总是有大量的读者来信。
在我看来,他有才,有钱,成功。但却缺乏品味。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谈论选题,他特别乐意跟我谈论关于名人的隐私,或者*的选题,每次亲自约我写稿,我的稿子在他那里总是一次性通过。
“你若到北京来,一定能干得风声水起。我给你开一万元的薪水”他多次这样诚诚地劝我。
“北京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我回复到:“为什么偏偏找我?”
“但有才华的人也需要相互欣赏与喜欢,例如我就欣赏你,只有欣赏一个人才能用好她,不然,她的才华就是一枚钉子。”
“你欣赏我什么呢。”
“欣赏你的一切,你的眼睛,你的嘴巴,你的模样,还有你的身体。我总是猜想你的**一定很柔软,”他有时也会突然这样说。
我不再理会他。
不一会,他又发来一个并不可笑的笑话来讨好我。然后跟我解释: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如果一个男人不喜欢一个女人的身体就肯定对她没有兴趣。那才是女人的悲剧。
“被你这样的男人喜欢也是女人的悲剧。”我也这样调侃
他并不恼。
我们只是在期刊大会上见过几面,每次他都很客气,彬彬有礼,请我吃饭,跟我聊选题,全然没有了网上的*与风趣。在我的眼里,网上的他和眼前的他有着很大的距离。就像是两个人一样。
他的老婆还在老家,而他每个月寄钱回去:“我们只是名存实亡的婚姻了。”有一次在一次书会的酒吧里喝了很多酒后醉眼醺醺地跟我说:“你呢,你怎么样?”
虽然我对他没有什么感觉,但我能感觉他对我喜欢和需要。我有理由相信,到了北京,周正阳一定会引荐我进入北京的媒体。
而李森呢,是一家经纪公司的老总,他手下签有很多一线的大腕。他40多岁,光头,单身,富有,懂得音乐与创作,很有才华。我替他的旗下几名大腕级的明星做过专访,他非常满意。
有一次他请我吃饭时说:“你写的名人恋情是我见过写得最唯美,深情的,你的文笔太好了。你来北京吧,我一定能把你带出来。”
“什么叫“带出来”呢。”
“你会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很多钱,和有钱人的圈子。”他洋洋得意地晃动着双手,:“就像我这样,可以随便请你在最贵的旋转餐馆吃自助餐,可以随意到海外度假,晒太阳。”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已经飞到了法国的普罗旺斯,到那里去看薰衣草,是我心中最浪漫也是最遥远的梦想。
自从,李森跟我讲过这番话后,北京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梦可以飞扬的地方。
周正阳和李森都正值中年,都有钱有房有车,在北京有着成熟的人脉,都对我情有独衷,他们是我的两把厉器,我从来没有拿出来示人,但却知道他们威力无比。
有了他们,北京就有了坐标,指南针,方向盘。
我给他们分别他们和另外的几个朋友发了个短信息:我最终还是听了你们的劝告,我来北京了,明天早上就到。请多关照。
清晨五点半,一夜未睡的我就打开了手机,期待着短信息。许久过后,嘀哆一声,短信息响了,我惊喜地打开一看,原来是:北京联通欢迎你!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音信。
过了一会,车停下了,到了北京。喔,我心中的北京。
才早上七点,阳光就灿烂地照在大地上,到了北京,就突然能理解为什么那部电影叫《阳光灿烂的日子》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北漂了3-4”内容快照:
『北漂了3-4』
我站在西客站的外面,~机像关了一般寂静。不仅想像中的周正阳和李森没有任何音信,就连约好来接我的~友左佳迟迟没有~面。我看着自己沉甸甸的行李,一时徘徊起来。竹青以为~~友会来接她,本来打算送我一程,可站了一会她接了个~机,突然告诉我,~友今天~去中关村~一个品牌的宣传,来不了了。我们俩个被落空的~一~子同病相怜,看到我面~难色,竹青~快地说,~不你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