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社会里,死个人都不比现在死只小鸡小鸭让人有稀奇感的!没解放前期,人民是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饥寒交迫,哀鸿遍野,那真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那时国共两党的战争正进入白热化,在枪林弹雨中生存的老百姓日子的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这个孩子究竟该怎么解决呢?一个幼小的可怜生命,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活活冻死饿死吧!由于家家户户的日子贫困,孩子又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简直是朝不保夕,多个孩子无疑就是多了份沉重负担。最后经村民们开会商议决定,挨家挨户的来抚养。
说来也真是奇怪了,那是在他三岁时,一家姓莫的妇女在哄他时一时疏忽大意,本来是在地上玩泥巴的他,在很短时间内就不见了。于是,就惊动了街坊四邻,男女老少分头寻找,嘴里叫喊着各式各样的名字,在仅二十几户人家里几乎都有个不同的名字。不管是井里还是沟渠处,几乎是把整个村子犄角旮旯处都掏搜遍了,也不见其踪影。再说了一个小孩子还能跑到哪去了?这大白天的也不可能会被狼给叼走了?正当人们焦头烂额胡乱猜测之际,忽听在一棵高大的梨树上传来了儿童的咯咯笑声。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都聚拢到了那棵老梨树上,在为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怎么能够爬到那么高的树上去,并且骑坐在树杈上玩耍而颇感惊骇时,怪异的事情又出现了。阳春三月,梨花盛开,朵朵银白色,甚是好看,就只见那花瞬间开始枯萎凋谢了,并且纷纷飘零落下,转眼就铺满一地。
这种诡异现象无法能解其谜,凡是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人,都无不感到恐慌。于是,就有人说了:“定是他的爸妈阴魂不散,在跟儿子开玩笑呢!”
真是个奇婴!在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这话又给人们凭添了几许恐怖色彩,因为这事就发生在邱家的院子里。
从此,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才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真正名字:梨花!听上去倒像是个女孩。那时的人因没文化而愚昧,也不讲究合不合适(我曾有一个远房表哥,名叫石头,据说是他爸得了这个儿子却不知该叫什么好。老婆就对他说:你出去碰到什么就叫啥好了。他就黑灯瞎火地出去了,结果一脚踢到了一块石头,此名从这儿得来。我写用‘梨花’一名,其实是对《一树梨花压海棠》有其用意的。够用心良苦的了吧?嘿嘿——)。也就是在这天,有人发现在这孩子的胸口窝处生出了一个似痦似痣但又不像的东西,一个上了年纪经多识广的老太太在仔细查看后口吻肯定地说了句:“毒瘤!”
这话一出口,无疑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人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主要是害怕像当年的一次为害不浅的鼠疫会卷土重来!人们千方百计四处寻医问药给他治疗,但都枉然徒劳,不见其效果显著。时间一久,在人们庆幸没有瘟疫出现的同时,却看到了那“毒瘤”在跟随着梨花的长大而长大。就有人估算说:“看来这孩子的命不会长久!”
于是,善良的人们又开始再为他短暂的生命而担忧了。然而,出人想像的是,梨花却活地健健康康的,就连常见的头疼脑热拉肚子等小灾小病的在他身上也不曾发生过。话又得说回去,那棵梨树自从发生了那次骇人听闻的事后,从此花不开叶不长,如此三年一过,有人以为已经是枯朽之树,就想劈了当柴火,结果无论是以斧砍锯伐,其坚硬如铁,对所造伤痕一夜间就完好如初,这不禁令人又“敬”又“畏”,以后就奉其为“神树”,只是所有的人都对其避而远之了。
后来在梨花的身上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些莫名其妙,意想不到的怪事,曾有人想借助巫婆神汉的法术来一探究竟,企图破译这一连串的蹊跷谜团,但在“破四旧”、打倒“牛鬼蛇神”面前却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敢招灾惹祸,当时一不谨慎留神就会被冠以莫须有的小帽子给扣在头上的,会让你从此寝食不安,品质上的瑕疵足可让任何人来挑剔!当时口号是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其中自然也包括杜绝封建迷信的肆意蔓延。
在梨花十六岁那年,曾有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路经此地,看上去真是仙风道骨,慈眉善目,超凡脱俗,须如霜发如雪,道冠以枣木簪子别住了苍苍发髻,青蓝色道衫飘逸,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已经是个玉树临风翩翩美少年时,不禁有大惊失色之态。在他仔细上下端详了梨花片刻之后,颦眉蹙额有顷,口中便喃喃自语像是在叨咕些什么。然后把马尾拂尘抱于胸前,一掌竖立打了个稽首,口诵道号:“无量天尊!这位少年郎,贫道忧尘这厢有礼了。请问这位小哥,可否愿意跟随贫道出家,云游四海,浪迹天涯,处处为家,从此无牵无挂?”
那时的梨花在惊怯又腼腆中好像是个大姑娘,摇头退步,没有言语。
那道士就无奈地叹息道:“你若是不肯跟随于我,就难化解你身上的将来罪孽!”
有人就好奇了问:“道长,何出此言?”
那道士就直言不讳道:“此人乃是恶魔投胎转世,须以我的道法才能约束于他,不然的话,将来必会为害乡里!”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六)神乎其神”内容快照:
『(六)神乎其神』
一听这话,就有人愤然嘻笑道:“道长此言差已矣,你看他像个大姑娘,文质彬彬的,也从不讨人嫌,何来的‘恶魔’一说,真是岂有此理!说出这无凭无据的疯话,简直是信~雌黄,无礼取闹,耸人听闻暂且不说,是何用意?也太伤人了吧?”听这话就知道这人是有学问的。那道士则苦笑着说:“贫道路过此地,与他萍~相逢,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又何苦出言不逊来污蔑与他?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