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几千名员工面前作抑扬顿挫地声音说:“安达从未对员工要求苛刻,甚至加班加点,而有人却居然把工厂当作摇钱树,当作挣钱的地方。”
他在员工面前走来走去说:“我们要求大家精神抖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来,而决不是一个自由涣散,委靡不振,消极怠慢地员工。众所周知,一个员工拚命苦干的结果是导致一大堆次品,后果将不堪设想。”他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大家说:“这除了有损安达的形象,还证明你是一个低素质的员工。如果你想挣钱,那决不是在安达!”
他严厉的目光扫过面前每一个人。刘芳芳昂首挺胸地站在队伍里,她知道自始至终她都逃不过杜一伟的批评,那带着粤语的普通话犹如芒背在刺。
“这不是在乡下,光凭一身苦干蛮干就能打天下。你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你们已走出了家乡。远离了那片黄土地。而工厂也决不是你们家那块可以任意刨种的责任田,如果你们以为在这能刨出黄灿灿的金子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刘芳芳感到他犀利地目光穿过人群,直射到她身上。她简直无地自容,如果地下有条缝她一定会钻下去。
“你们必须记住这是东莞,特区。不要告诉我你们乡下人除了挣钱而拚命干活连命都不要了。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台机器,更不是一个处心积虑的赚钱狂。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与时俱进,高素质,高标准的现代化员工。”
刘芳芳在他大声训斥中挺直脊背.他的一番精彩演说博得了在场员工的一致认同,像每一次的大会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劝说
罗依林在车间品检时对刘芳芳说:“昨晚总经理看到你很晚还在加班,我想他一早批评的人是你吧?”
刘芳芳带着无限悔意,满怀惭愧地低下头,“嗯!”
罗依林帮着她抚平鞋子的皱褶,她感到有很多话要说又欲言又止。
“阿芳!从前我们厂有个员工连中午饭都不吃只吃两个馒头,但人家那是因为家里穷,而你不至于吧!”
“阿林……”
“我知道你最近心情不好,但这样会累坏的。”
她没想到她会一而再三地犯错误,她万分羞愧地说:“阿林,我知道了,以后我决不再违反厂规了。”
“这就对了。其实,阿勇叫你回去也是对的。”
“别说了,阿林,我在厂里已经习惯了。”她将电机踩得飞快。“这半年来他在深圳我在家里我们不也过得很好吗?也许分开对我们谁都好!”
罗依林走后,她心里了愧疚和自责,她没想到自己一次次在厂里引起轩然大波,还给阿林制造了麻烦,她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阿林。难道她真的非得回去吗?回到吴华勇那吗?不!她在心里坚决地抗拒。
走出办公室迎面吹来一阵凉爽的夜风,杜一伟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坐进轿车,发动油门,车开了起来。路边小店门口滞留着一些附近工厂的工人。如果说下班后女孩们喜欢逛街逛超市,但男孩们往往则有更多的喜好,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空间领域比女生更为广泛一些。比如在这昏暗的路灯光下拿着球杆打台球跃跃欲试,或者去网吧在网络虚拟世界沉迷于游戏做个勇士而乐此不疲。想起这些他不由得笑了笑。运动项目似乎永远属于年轻人。他也不能例外。像打保龄球、高尔夫球,在香港大草坪上踢足球直到踢得痛快淋漓为止。这些都远非那些农村大陆打工者所及,甚至是他们望尘莫及的。
想起早晨他在大会上的发言,来到大陆,来到厂里,使他感触颇深的是大陆人聋钱如命,不惜任何代价,不分白天昼夜,他们将各种陋习带到厂里来,而且他知道他们文化水平超低,厂里曾做过一次民意调查,他们普通文化初中,高中为最高学历,小学没毕业的人大有人在。问他们为什么不上学时,除了说家里穷,有的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说要文化干嘛,文化又不能当饭吃,还说早该出来打工的。瞧瞧他们的言论简直愚昧得难以置信匪夷所思不可思议的事。唉!想到这些他不由得深深地叹息,看来如何正确引导和将他们的思想观念扭转过来,还是件颇费周折和令人绞尽脑汁的事。
当初他来大陆那完全是父亲的意思,也是父亲的心愿。他曾在美国著名的学府省麻理工大学求学。他越来越喜欢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那儿的摩天大楼,街头匆忙的人群,神奇的好莱坞大片…..那儿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兼任董事长的父亲将他从美国召回是为了接替他的事业,父亲年事已高,他以为将这种委托和重任交给他那是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多时候,他以为那是父亲对他寄予的厚望和更多的锻炼机会。但他想将安达变得更美好的信念并没有挥之而去。
如何使安达这个五百强企业更上一层楼,在同类企业中崛起。如何管理好这些员工,充分发挥领导人物的核心力量和带头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主流,这真是一件棘手的问题。
杜一伟常住大酒店,从东莞驱车回香港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堵车常弄得人精疲力尽。
他冲了一个热水澡,煮上一壶咖啡。他边喝咖啡边审视着从厂里带回来的各种文件和资料。此刻,离开厂是他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刻。
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他几乎没在香港停留多久便来到了大陆。他时常怀念在香港的家。宽敞舒适的房间与他下塌的酒店毫不逊色。里面拥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科技现代化设备。中央空调、大屏幕液晶电视…..香港喝茶盛名的跑马地,尖沙咀……香港这个美丽的岛屿,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香港你不仅能欣赏到旖旎的风光,更能经常看到穿梭街头在那工作和生活不同肤色不同国家语言的外国人。
早晨,他在枕边的一本《体坛周报》中醒来,便开始晨跑,在越来越亮的晨曦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一起晨跑。呼吸着早晨的空气,他感到自己年轻又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大学时,他经常做一些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但都因后来繁忙的工作而放弃,只有晨跑,偶尔回到酒店做一些健身似乎还能坚持。
他动作麻利地换上西装,向停在门口的奔驰轿车走去。系好安全带,他看了看表,争取在九点以前赶到厂里。
他打开最新款的笔记薄电脑,各种鞋市场最新动态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源源不断。秘书已为他准备了一天的行程。除了香港,他经常坐飞机往返于世界各地。秘书往往会为他准备下一个要到达的国家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地理环境、不同气候,他穿梭于欧洲及东南亚国家,更好地评估和判断鞋市场的操作规律和市场效应。
如何打开国际市场,在同类产品中争得一席之地,独树一帜地创立自己的品牌,这一直是他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和信仰。
清晨,安达女工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成一字排开,淡蓝色的工衣,干净整洁的仪表和着装,却无法掩饰一张张年轻而又热情的脸。
杜一伟望了望齐刷刷地工人们大声而又响亮地说:“大家早晨好!”
“总经理好!”大家像虔诚地西方人唱诗祷告般回答。杜一伟愉快地看着这些精神抖擞地工人,同时也拉开了一天的帷幕。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崇拜”内容快照:
『崇拜』
“当你~一件品牌~装,~不了多久颜色和款式就会被淘汰,而~鞋至少~~个一年半载。”刘芳芳习惯了每周一早晨的总经理在大会~的报告和发言。那种普通话里隐隐的白话,就象打~铬印般~~~固地本土~音。他~迸~地说:“这就是鞋在同类产品中潜在的巨大的嚎头和商业价值,而鞋的革新与创意,鞋的卓~超群也正是支撑着我们鞋业人所孜孜追求的矢志不移地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