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中国式留守 [目录] > 第4章

《中国式留守》

第4章儿子闯祸(1)

作者:我是七寸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赶回蓥城大道,三嫂来不及等公交车,打了个摩的,风驰电掣般赶到医院,找到刘军住的病室。

室内共有两张病床,一张躺着刘军,一张躺着母亲。两人都挂着盐水。母亲醒着,刘军却脸色苍白地闭着眼;父亲则坐在两张病床之间,神情沮丧。

看到眼前这一幕,三嫂哀伤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玉竹失踪,玉树惹祸,母亲发病,真不知两个八十高龄的老人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父亲见三嫂来了,很是惊讶,又很高兴,像陡然见到靠山似的,激动得都哽咽了:“娟,你、你可算回来了!你要再不回来啊,我和你妈这二两命啊,就快给倒腾没了!”

三嫂听父亲哽咽,心里很是伤感。父亲是远近颇有名气的石匠,门徒众多,好歹也算是月牙村上得了台面的人物,一生办成过多少大事?没想到了晚年竟如此颓唐。石匠多半有石匠的性格,豪爽、坚韧、刚烈,但他见到儿媳时的释然与欢喜,惊讶与哽咽,却在在证明了一件事:他老了,不但已经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眼花耳背,而且心理也变得脆弱,一如经风易折的枯草,早已风光不再。他甚至比玉竹、玉树更需要我们这些后人的疼爱与呵护。

解放前,因为家里穷,父亲十多岁便跑出去闯荡社会,小小年纪便到重庆朝天门码头扛大包当搬运工。解放后,听说家里在闹土改,这才匆匆赶回来。分了田土。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田土少而贫瘠,根本就无力养活一家老小,他这才去学了石匠。

父亲自小扛包,在重**长大,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和蛮牛般的力气,加之为生活所逼,学徒特别用工,很快便成为月牙村力气、手艺都最牛的石匠,公家、私人有石匠活都爱找他,他也因此有了些名气,来拜师学艺的便多了。父亲带着一帮石匠打天下,帮衬着瘠薄的田土,总算勉强带着一家人熬过了漫长的贫苦生活。在我们几个后人的眼里,在那种年月能养活一大家子,并将我这个小儿子送入大学,父亲简直就是大能人,全村绝无仅有。

可是,就是这么个“能人”,眼下却如此颓唐。

其实父亲迟早得有这么一天。

我一直认为,农民最大的悲哀,就是对土地太过钟情。他们痴迷那几分瘠薄的土地,眷恋那几棵不打粮食的庄稼,目光因痴迷而短浅,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父亲就是这样。虽然石匠手艺帮衬他养活了一家老小,也帮他挣得了名气,让人一提到赵石匠就竖大拇指,但他对石匠手艺却没啥感情,总觉得那不是技术活,而是纯粹的力气活。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种庄稼。同样的地,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活儿,同样的肥料,有人的庄稼长势旺相,有人的庄稼却像受了瘟疫,对比鲜明。靠的是什么?是技术。父亲一辈子钻研他的种植技术,在本村算得上老庄稼把式,时常得到同辈人的夸赞。这些夸赞在父亲听来,有如天籁,妙不可言。因此,家里那几分根本不能养活一家老小的瘠薄田土,几乎成了他的命根,格外让他痴迷。他这辈子,除了吃饭睡觉和外出做石匠活,就都用于侍候庄稼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感情,我们这辈人已经完全不能理解。他常说:“农民,只要有地,就什么都不怕。”一个老人,侍候土地大半个世纪,眼睛只盯着墒情,目光不短浅才怪。而眼下是什么时代?是社会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大踏步进行现代化建设,工业化不断提速,城市化也正风起云涌,能容得了你短视吗?我有不少朋友,都是些敢于抛下土地进城的农民,他们大都活得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有的甚至比正宗的城里人更滋润。他们最可宝贵的经验,就是一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一辈子钉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是死路一条,也一定活得不舒坦!

这不,父亲总算感觉到活得不“舒坦”了!

玉竹失踪这几天里,他急得都快发疯了。眼下又出了玉树这事,母亲又发了病,他还能撑到现在,简直就是个奇迹。

“爸,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啊?”

三嫂稳了稳情绪,用很平静的语气说话。越是在老人们张皇不知何为时,做后人的越是应该沉着冷静,以成为他们强大的心理支撑。在这一点上,三嫂做得无可挑剔。

“你妈怕你着急,不准我打。娟,我们都快急死了你晓得吗?玉竹不见了,玉树又捅伤了人,你妈也病倒了,唉!不过现在总算好了,你回来了!”

“我都听董婶说了。妈怎么样?”

“我没事,就是出点鼻血,别听你老汉瞎扯。真没见过他这种人,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见风就是雨,没见过场面!”

听三嫂问起,母亲连忙宽慰。她躺在病**,脸色苍白,眼眶深陷。堆垒满脸的褶皱,一如风干的核桃。就是这枚经历了八十多个岁月风风雨雨的“核桃”,而今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不肯稍事停歇。如果不是病到一定程度,她是绝对不肯躺下来的。

这就是中国农民的母亲!在农村的旮旮旯旯,你随处可见她们忙碌的身影。可别小瞧了这些干瘪瘦弱的母亲,如今的中国,正是她们以自己的干瘪和瘦弱,锄着庄稼地里的草,养活着儿孙,也养活着共和国庞大的胃口!每每想起不知道是谁在狠心地压榨着“母亲”这个神圣的字眼,我心里便有着说不出的难过。

这些,三嫂作为一个农村女人是肯定想不到的。她只知道,母亲的病情不可能这么简单,但还是放心了些,毕竟人还醒着,还能说话。中国农民的母亲——当然也包括她这个已有两个孩子的女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毅力,这她非常清楚。

她指了指邻床的刘军,问:“他呢?”

“不好说!听医生说,心子被刺破了一个口子,出了很多血!”

父亲神情忧虑。三嫂的心生生地被他的忧虑给揪住了。刀子刺进了心脏,不论对刘军还是对玉树,甚至对双方家长,无疑都是致命的。对刘军而言,可能危及的是生命,是生理健康;对玉树而言,危及的却是性格和命运,是心理健康;对家长呢?是揪心、绝望、惶恐、悲哀……

“联系他家长了吗?发生这么大的事,可不能不让人家家长晓得!”

“联系了,柳老师去车站接去了。”

柳老师是玉树班主任。玉树读初中这三年,三嫂为了给那善于闯祸的混小子善后,专程从山西回来过多次,和柳老师打过几次交道。在三嫂的印象中,那是个有点小家子气的男人。

“买营养品了吗?咱们可别缺了基本的礼数,不然,人家家长来了可不好看!”

三嫂是个善于做表面文章的人,这些她不能不考虑到。官场上做表面文章,哄骗的是上级主管官员,谋求的是升迁和富贵。小老百姓做这种表面文章,无非为了不失礼于人。乡民和官员最大的不同在于,乡民重视礼节,官员重视礼物。

“还没呢。刘军这里还没完,你妈就倒了,我根本就顾得上!”

“那我马上去买。妈,你吃点什么?”

三嫂担心刘军家长马上到,有些迫不及待,买点水果营养品花不了几个钱,但缺了这个礼数,人家怪罪起来,可就担当不起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儿子闯祸(2)”内容快照:

『儿子闯祸(2)』

“我一个老婆婆能吃什么?快别给我买!娟,先想办法找到玉竹,再把玉树~出来吧。”~亲的心思不在吃~,而在玉竹和玉树~~。“找玉竹急不起来!”三~伤心地道。“那就先把玉树~出来!”“他躲哪去了?~躲让他躲去,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你还担心他长期躲着不出来?”三~以为玉树一定是畏罪躲了起来,~音里没好气。“哪是躲起来

~~

>> 阅读第5章 儿子闯祸(2)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