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岁月如歌 [目录] > 第6章

《岁月如歌》

第6章第二篇 懵懂少年

作者:谁解个中味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就在我们复课的同时,我们生产队三个在彭山读中学的年青人毕业回来了。这三个都是我祖祖他哥的玄孙,其中一个叫毛先道,是高中生,再一个初中生叫毛先林,是毛先道的同胞兄弟,另一个初中生叫毛先军。说来也怪,解放至今全大队拢共才出四个中学生,他们那一家齐扑扑的就出了三个。看来官厅榜的确有灵气,我们老祖宗的坟山上大约埋了弯弯木。其他人如何想不知道,这就刺激了我们祖祖名下的人。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如同《红楼梦》中荣府和宁府的关系一样,心想都是一个老祖宗下来的,他们的后生有那样的出息,我们为何就不能!我爸和毛先德还有军爸爸可能是很不服气,就把凡是到了读书年龄的子女都弄去读书,要跟那一家较较心劲,于是我弟弟,玉芳、长安(军爸爸的子女),毛秋,再加上琼华和我,我们这一大家先后就有六个人上学了。其中玉芳以前读过一年书,她就在中心校插班读三册。那时我们大队新开了一班一年级,这班的老师叫毛玉清,保安长安和毛秋就在毛玉清班上读一册。

谁知保安刚刚读了一年书,当队长的父亲就病倒了。父亲由于经常一贯的出工早,收工晚,常常干最重的活,以身作则处处带头,晚上还要熬夜开会,安排操劳第二天的活路什么的,常年累月没松过劲,就劳累得来老残疾复发,不断吐血,咳嗽不止,筋疲力尽,两三个月卧床不起,看不起病就过拖,再也不能做农活了。不得已辞掉了队长职务,从此就只能在家里做点家务活。这样一来,姐姐又嫁了,父亲又成了吃闲饭的人,六口人的家庭就只有妈和大娘两个半劳挣工分,我家就成了典型的劳弱户了,家庭负担特重,于是乎我爸就来了个丢卒保车,只准我读书,叫弟弟停学去学做农活,这样保安就成了生产队出工劳动最小的社员了,仓库搞粮食包装,他就去装包子,仓库转运粮食,他也推了个鸡公车与劳弱的毛守如打联手,别人推两包三包,他就推一包。有时下坡把包子翻在了河沟里,曹云虽然责怪他,但同时也帮他把粮食晒干,也让他继续推包子。

尽管这样,我家挣的工分值仍然称不回基本口粮,决算要倒找一百多元,属于重倒找户。怎么办?寒假中我爸病刚好一点,他就带我上山去夺松果打苦楝子,卖来给我交学费。他一边咳嗽一边呻唤着与我奔波了半个月,才挣了一元三角八分钱。看来这不是办法,于是我爸又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舅公家是编箩筐卖的,父亲不能做农活,就到借田我舅公家去学编箩筐。过了春节他去学了半个多月,掌握了基本要领后,就回来自己编,开始是用自家的竹子编,而且编得很难看,价钱很便宜才能勉强卖得出去,但就这样都比做农活强。于是他来了信心,大捆大捆的把竹子买回来,不但自己编,还教我和弟弟学。弟弟一收工,我一放学,我们不是在学花篾条就是在学编箩篼,父亲也放手,我们花的篾条粗细不匀他就拿刀给我们修整,我们编来要不得他就叫撤了重来。那玩意原本不是什么好神秘的事,纯粹叫熟能生巧。没过多久,我和弟弟就掌握了全套工序,渐渐的,无论是速度、质量、样式,我们都赶在父亲前头去了。父亲非常高兴地甘拜下风,从此他多半只给我们花点篾条,打打下手了。

我自从学会了编箩篼,对学校班上的事就不够热心了,按部就班的上课听讲,老师布置的事儿应付式的完成,话也少了,也不那么活跃了,更没以前那么赞了,只要一放学,就一门心思编箩篼。我们编箩篼常常编到晚上十二点过,弟弟始终要小一点,也或许是他做农活疲倦了的缘故,贪耍贪睡,常常因我带过而受到父亲的责备,有时甚至还挨打。每当弟弟挨打时,我就去把父亲挡住,为弟弟说好话,两边做好人。我们三爷子熬更受夜编箩篼挣的钱,除俭省节约的贴补家里的日常开支外,基本上够年底倒找的钱。那时除了我家编箩篼外,我们院子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不是掐辫子就是打草帽子,也是经常熬夜到半夜三更的才睡,以此来挣点油盐钱零花钱什么的。

有天晚上我虽然很晚才睡,不知怎么心里就有些烦躁,许久不能入睡。到鸡叫时迷迷糊糊的看到我的大哥毛先福与山外边的一个美女在黄龙溪耍朋友,美女漂亮极了,嫩葱花一样,脸如带粉的红苹果,但是个童养媳。比她大二十多岁又矮小丑陋的男人在街上到处找她。先福和她就躲着跑了回来。家里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结婚的酒席,于是这一对情侣慌慌张张拜了堂,怕那个男人找来,就随便吃了两口饭,慌忙跑到几十里以外的表叔家躲避去了。果不其然,他们刚走没多久,那个矮小丑陋的老男人就风闻着找上门来了。他屋里屋外没找到人,就坐在大门外的石条子上等待,向人们诉说他平时把她当亲妹子对待,想要啥就满足她啥,指头都舍不得动她一下,不防她就跑了,她就是他的生命他的全部,没了她他也不想活了。一直滔滔不绝的等到太阳落山后,才绝望地大声哭着走了。一会儿就有人来说,那个男人一回去就咬雷管爆死了。恍恍惚惚,就说先福又上前线打仗去了,只有漂亮嫂嫂一个人回来,睡觉时她就和我一起睡,只记得我睡在她身上,还没弄清楚是咋一回事,不知怎么就梦遗了。醒了一回想,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害躁,又不敢对人说,至此身体便多了一项功能,但同时心理也多了一份羞涩顾忌。

自从做了那次梦后,多少晓得了男女之间的事情,就不敢像以前一样随便与女同学接触了,面对女的特别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的,说话做事都显得迟顿害羞傻冒,又怕被人瞧不起,所以就有点回避女的,而偏爱与男同学打堆了。好在我除读书外有箩篼编,不知不觉,我们就读高年级了。我们之前读小学高年级的都要经过升学考试,其中要刷很大一部分下来。我们真幸运,到了我们这里就免了,全部上高一,也就是现在说的第九册。读高一时,我们官厅村和金华村两个村小的这一年级都是二十来个人,中心校的两个班也是各只二十几个人,于是我们四个班就合成了两个班,都到中心校去读。金华的合在一班,我们就合在二班,这样一班是五十人,我班是四十八人。于是我们就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教了我们五年书的启蒙老师毛庚第,临别时她忍住眼泪欢送我们,我们好多同学都哭了,她也忍不住,也哭了。

到了中心校,我们村小来的同学多少有些遭人歧视,我的中队长变成了小队长,赵学勤的班长变成小组长了,而其他的原班组级干部就没再任职。原本班同学也有些欺生,时不时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趾高气扬的情形,说话相欺和武力威胁不乏其例。记得街上的一个娃儿下课时无名白拱的说我“毛玉儿”,要吃我的“玉儿子稀饭”,还把我推到墙角,衣服都给我扯破了。我忍无可忍,一脚就踢在他小肚皮上,他就只有捂着肚皮圈在地上半天起不来的份了。不过我们的人受点委屈也好,大家更遵守纪律,更专心听讲,更用心学习,为争一口气。半期考试下来,我们村小来的同学总体超过了原本校同学的成绩。这下,他们知道了马王爷原来是三只眼,于是渐渐的他们就开始对我们平等相待了,乃至后来很多相互成了好朋友了。

第二期一开始,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换成了李仲全李老师。他当时就四十好几五十来岁了,有点口吃,有时一个发音要重复两三下才说得下去,不管热天冷天,平时就爱戴顶鸭塞帽。他既当我们的班主任又教我们的语文兼历史。他在解放前就是教书的,其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在全校是顶呱呱的。他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代表,教语文生字叫你自己先去查字典,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叫你自己先去总结归纳,教历史也是叫你先自己去提炼历史事件的思想意义。他先让大家动了脑筋后,还要大家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见解和心得,谁说对了哪怕是一点点,他都大加赞扬,说错了或回答不上来他也不当众批评,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作标准答案式的归纳总结,然后再叫你去对照自己先前的东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在他手底下读书,是智慧的启迪,是思想的飞扬,对于爱动脑筋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记得有天上历史课他在台上提问:“八年抗战我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们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第一个举手发言,我说:“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流血牺牲,二是有苏联老大哥的大力支援,三是美国在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李老师听我刚一答完,激动地说:“回答的相相相、相当正确!非非、非常的全面!读读读、读书就要这样来读!”我翻开刚发下来的复习题答案一看,神了!三条答案的意思完全一样,就是有几个字不同而已。

李老师见我读书不费劲,有天就叫我到他兼寝室的办公室去,他说你的功课我不担心,你该多读些课外书籍了。这对你升学考试有无帮助我不知道,但绝对是对你一生都有好处的。说着他就在枕边拿出两本厚厚的书给我,一本《红岩》,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叫我课余时间多看看,看完了又去换。我不看则罢,一看就看上了瘾,甚至着了迷。就像现在我们看连续剧一样,看了这节想看下节,看了下节更想看再下节。不但下课看,有时上课也偷偷地看;不但在学校看,在家里也照看不误,什么事都不做,箩篼也不编了,吃饭也在看书,在一灯如豆的光线下,晚上看通夜。说是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老师要检查测验的,家里也拿我没办法。

几天时间,我就把两本革命小说看完了。我到李老师那里,他问了下我读书的感想,无非是保尔的英勇顽强和许云峰江姐的坚贞不屈等,李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只是提醒我不要影响功课和其他同学,他又先后借了《岳飞传》、《西游记》、《水浒传》、《艳阳天》、《子夜》、《青春之歌》、《苦菜花》、《创业史》、《新儿女英雄传》、《山乡巨变》等书给我看,那段时间是我读小说的最高峰,真把嘴都给我乐歪了。但是,我父亲却不乐意了。他见我长时间不沾篾条,说复习功课,又整晚整晚看的尽是小说,况且才读高三,复习功课也还未到冲刺的阶段,于是断定我在扯谎,我又死不承认。父亲最恨孩子在他面前扯谎,且最恨扯了谎又死不认帐的孩子,他就生了很大的气,不准我看书,断我灯油,坚决不让我再去读书了。说读书反而把人读坏了,还不如不读的好,弟弟保安都在做活路,你就做不得?

我读不成书,在家使了两天气,李老师就来家访了。父亲自然把我的恶劣行径与老师进行了交流,李老师听后非常生气,他首先为自己的过失向父亲道了歉,然后严厉地批评了我一顿,说我太令他失望了,从今后不准再找他借书了。再然后他对父亲说,你的娃在班上成绩好,聪明,爱动脑子,孩子犯错还是以教育为主,不要断送了他一生的前程。爸说:“聪明不聪明都是小事,品行才是做人的根本。就拜托李老师您给我严加管教,这娃儿性子犟,不行就给我打!”李老师说,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家庭把他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后生。通过李老师做工作,我才又回到了课堂。不过李老师从此不借书给我看了,并对我说,还有一期就要升学考试了,从现在开始要把精力放在功课上。从那以后,我与父亲就有点顶顶撞撞的了。

就在我们读小学高三的一天夜里,琼华的母亲陈大嫂突然大吐血死了,她的父亲毛先元又是个副队长,要操心队里的事情。琼华占老大,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才几岁,家里没人操持,琼华就要退学。李老师赶紧到家里来给毛先元做工作,结果是默认她每天只上半天学,缺课时布置的作业由我给她带回来她晚上做。琼华是又要读书,又要打草帽子,又要做全家的家务事包括洗衣煮饭油盐柴米等等,也可以叫作半工半读或半农半读吧。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在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身上,长姐当母。可想而知,琼华究竟有多劳累!反过来说,毛先元在那么艰难的境况下还能同意琼华半天读书半天操持家务,随便换成哪个来当这个家长,都实属不易。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二篇 懵懂少年”内容快照:

『第二篇 懵懂少年』

那时农村在搞四清运动,~阶级斗争,戴有地富反坏帽子的人日子不好过那不用说了,就是生产队、大队的~们,都~来搞什么面对面、背靠背的斗争,人人过关,人人~楼。主~是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作风。谁的思想右倾了的,谁在哪家吃了饭不给钱有多吃多占的,谁有~关系或作风霸道的,都~出来一一清算。问题轻的批评教育赔退后继续使用,问题严重的撤职批斗查办。当时我们生产队驻的四清工作组的同志~李开美,县

~~

>> 阅读第7章 第二篇 懵懂少年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